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第38届全国头脑奥赛落幕 青岛获14个一等奖

2017-02-27 09:01:29
来源:青岛日报
责任编辑:帛幼

原标题:第38届全国头脑奥赛:青岛获14个一等奖

在昨日结束的第38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中,我市获得14个全国一等奖,大约占一等奖总数的四分之一,继续保持与去年相当的骄人成绩。其中,青岛天山小学、青岛23中、即墨通济实验学校获得各项目的一等奖第一名,太平路小学获得富斯卡特别创造力奖。2018年第39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将首次走出上海,在青岛举办。

2月25日、26日,第38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在上海大学附中举行。本届比赛中,有来自德国、韩国,俄罗斯以及上海、北京、山东等14个省、市的大中小学、幼儿园450余支参赛队参与。

青岛代表队共有35所学校42支代表队,参与 “有本事就来抓我们”,“奇特的机器人”、“来源于Omer的灵感”、“套材结构”、“超级英雄的悬念”、“搬家”等六个项目的角逐,获得14个全国一等奖。其中,青岛天山小学、青岛23中、即墨通济实验学校获得“超级英雄的悬念”项目的一等奖第一名,青岛太平路小学获得富斯卡特别创造力奖。青岛太平路小学,青岛实验初级中学,城阳区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头脑奥林匹克特色学校。

在此次 “超级英雄的悬念”的比赛中,天山小学、23中、即墨通济实验学校均获得这个项目的第一,显示出青岛学生较高的创新、艺术能力。“超级英雄的悬念”要求参赛队创造和呈现超级英雄在三个不同场景中挽救创造力,表演的结尾将是一个“悬念”,让观众们期待后续将发生什么。青岛23中参赛选手针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低头族、缺乏合作等社会现象,结合平日在参与社会实践、参加志愿者活动中积累的体验和感悟创作出具有丰富想象力、挑战传统思维模式的剧本,描述了一位意料之外的超级英雄三次施展超能力拯救即将消失的创造力的故事。学生在道具制作上充分凸现了对生活中废弃物的利用,如用一次性勺子、吸管和防撞条等废弃物制作了精美的道具和背景,并用幽默诙谐、生动夸张、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演完美地诠释了剧中人物的不同特点。

富斯卡特别创造力奖项代表了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的精髓,奖给比赛中有突出创造力的队伍,鼓励有创造力的想法和冒险精神。太平路小学此次参与的题目是结构类项目“套材结构”,需要7位参赛队员自己设计、制作一个只能使用轻木和胶水组成的结构,结构要进行平衡和承受尽可能多重量的测试,并要结合“精准”的主题设计表演,表演中还要制作一个独特的创造物。参赛学生们精心制作各种道具,比赛现场平稳的承压过程、夸张幽默的表演,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夸赞。

头脑奥林匹克(简称OM)是一项国际性的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活动,旨在提高参赛者的综合素质,鼓励青少年大胆创新、动脑动手、团结协作和重在参与,在中国已经开展了30年。2004年青岛举办了首届全市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现已成功举办13届。近年来,由于青岛市中小学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连续多年在全国乃至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活动中获得突出成绩,2018年第39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将首次走出上海,选择在青岛举办。

刘 淼

[编辑:帛幼]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到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