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单届一等奖8项,五年获奖百余项 青岛滨海学院机器人创新团队的十年坚守与情怀

2019-03-27 18:04:56
来源:信网
责任编辑:芃芃

青岛滨海学院有一支“机器人科技创新团队”,十年来,由团队成员研发设计的作品多次在省市级竞赛中获奖,仅在2018年10月份举办的第七届山东省高校机器人大赛上,该团队就一举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7项。

( 来源:青岛滨海学院)

( 来源:青岛滨海学院)

在青岛滨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科技创新实验室,我们见到了科技创新团队指导教师、机电工程学院老师——陈立刚。一见面,他便自豪地向我们展示起了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研发的项目:“这是一款四足机器人,可以实现跳舞、行走。”这款机器人是为了应用在教学中陈立刚老师亲自设计制作的,同时也在本届山东高校机器人大赛中获得竞技类一等奖。

( 来源:青岛滨海学院)

谈及这些科技创新项目,陈立刚如数家珍。他说,这些成绩离不开这支打造了十年的学生创新团队,这是团队集体科研的结晶。2008年,刚参加工作的陈立刚老师就开始带着学生们做实验,搞科技创新。悄然间,他已经将十一年的青春奉献给了这支团队。

( 来源:青岛滨海学院)

问及这支创新团队的学生,大家则更是掩饰不住对陈老师的尊敬,亲切地把他叫做“定海神针”。“陈老师是整个团队的掌控者,创作时无论我们遇到多么困难的问题,陈老师总能想办法为我们解决。有陈老师在,我们在创作上有非常大的自信和动力。”为了方便与学生沟通,除了平日的固定教学时间外,陈立刚老师经常舍弃休息和节假日,只要学生有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学校。

( 来源:青岛滨海学院)

为了参加比赛,学生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从组建团队报名到组织集训,陈老师和学生牺牲了假期,总结竞赛经验,不断提升学生编程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尽全力以最好的状态参加比赛。谈到同学们的进步与成长,陈立刚满是欣慰:“我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在比赛中,他们完全可以主导比赛进程,对掌握的技能运用自如,这都要归功于学生在课下勤奋练习。”

( 来源:青岛滨海学院)

青岛滨海学院能在全省机器人比赛上屡创佳绩,除了和陈立刚老师运筹帷幄的大将风范关系密切,同样离不开刻苦勤奋的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团队。

“在各校参赛队伍中,不乏实力强劲者,而我们青岛滨海学院学生的优势非常突出,那就是扎实的基本功和刻苦努力学习的精神。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不骄不躁,一直在努力。有些高校的设备比较先进,编程技巧较强,我们开始比赛时也会感觉和他们有差距。但是我们学生有钻劲,只要发现有一点做不好,就钻研改进,最后做出来的效果比优势高校还要好!”讲到这里,陈老师喜上眉梢。

( 来源:青岛滨海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毛金宇,已经多次跟随团队代表学校参加机器人大赛。谈到参加比赛的初衷,颇具传承情怀。他说道:“参加山东省高校机器人大赛是机电工程学院历年的传统,每一届比赛,学长们都会带着学弟学妹们参赛,来年他们也将独自挑起参赛大任。团队按每个人的特点合理分工,女生心细、表达能力强,会让她们做文案、PPT,当解说员;男生就负责硬件制作和编程。每个人都用心付出,我们才能取得今天的优异成绩。”

谈起他们各自的搭档,同样来自机器人协会的罗洪涛向记者夸赞了他的同伴:“我和一个同学从大一入会之后,就一直搭档,现在非常默契。好的搭档真的很重要,每个人都为了目标努力,就算有时候结果可能会不如意,但是也不会有遗憾。”未来的一年,罗洪涛也有更加艰巨的任务:“过去的我只是比赛的参与者,而明年我将成为学长,必须要做到独当一面,为学弟学妹树立榜样。在比赛中随时会有状况发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时刻准备好,迎接挑战。”

同学、挚友、搭档。在比赛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还提升友情。与最欣赏的人做最喜爱的事,可谓青春正当时。

近5年来,陈立刚老师所在的科技创新团队共荣获得省级一等奖35项,省级二等奖36项,省级三等奖40项,共获省级奖项百余项。陈立刚老师动情地说:“老师、学生只是一个身份,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中,我们更像朋友,像家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能在实践创新中育人成才,是我一生最骄傲的事情。”(刘志明 霍达)

[来源:信网 编辑:芃芃]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9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采编许可证:3712018002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