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0 11/19 08:40
· 来源 ·
半岛网
· 责编 ·
古德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4671人 占全省39%

原标题:青岛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4671人 占全省39%

半岛全媒体记者 肖玲玲

决出金奖项目2个、银奖项目4个、铜奖项目8个,分获奖金20万元、10万元、5万元……11月18日,山东省人社厅和青岛市政府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纪念中国博士后制度实施35周年青岛系列活动,200余名“博新计划”入选者、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获奖者、在站博士后,以及企业、园区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参加活动。

>>>大赛

金奖项目获20万元奖金

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共收到参赛项目880个,决出金奖项目2个、银奖项目4个、铜奖项目8个。其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金鑫博士后获团队组金奖,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胡淑敏博士后获企业组金奖。据悉,获奖者分获奖金20万元、10万元、5万元,对大赛结束后一年内在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落地实施转化的项目,还将分别给予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综合资助。

现场同时举行部分博士后项目落地签约仪式,5位博士后代表与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签约。现场还举行胶东经济圈博士后平台协作“1+5”联盟签约仪式。另外,今年创新推出全省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博览会。来自青岛市的40个代表性博士后项目进行现场展示和洽谈,并且演示全国首个面向国内外的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交易平台。

>>>规模

青岛有博士后站110家

目前,山东省共有博士后站471个,设站数量居全国各省份第三位。全省在站博士后数量首次突破5000人,累积招收博士后数量11849人,位居全国前列。

青岛市已拥有博士后站110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9家,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0家,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4671人,占全省总数的39%,累计出站(基地)留青博士后1687人,留青率达到76%。自2013年以来,青岛市实施博士后培养留青计划,累计向博士后设站(基地)单位和博士后人员发放各类资助(补贴)资金,有力支持博士后站(基地)建设,加快博士后人才的引进培养。青岛市博士后人才中,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8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累计获得国家和省级项目资助资金超过1.8亿元,70人参与各类国家交流计划项目。

>>>成果

直接经济效益达百亿元

青岛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丁华表示:“近年来,在建好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省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我们树立平台思维,坚持协同创新,打造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比赛,创建青岛市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还试点建设省内首家青岛市博士后平台协作联盟,建成大赛驱动、园区孵化、联盟赋能‘三位一体’的博士后创新创业格局。”与此同时,青岛累计投入博士后资金达5.1亿元,直接促进博士后人才脱颖而出。

据丁华介绍,青岛博士后人才研发的2000多个创新创业项目直接经济效益达到100亿元。“对于这些人才,我们每投入的一分钱,得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是百倍千倍计的!”丁华表示,青岛将掀起博士后创新创业工作高潮,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大赛驱动、园区孵化、联盟赋能,都将进一步加大力度。

金奖故事

地沟油变乳酸,助力可降解塑料产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金鑫获得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团队组金奖,获奖项目是“可降解塑料单体绿色合成工艺开发”。金鑫表示,传统化石基塑料不可降解,可降解塑料则需要乳酸作为原料,乳酸单体现在从粮食发酵而来,而他们的项目做的就是“变废为宝”:“把地沟油、菜籽油等低附加值的产品变成乳酸这种高附加值的产品。”

金鑫表示,从2019年到2020年,我国乳酸产能只有几十万吨:“预测未来5年内要达到100万吨以上,但这还不足以达到取代传统化石基塑料的规模。”他坦言,100万吨产值占市场规模不到10%,所以说市场非常巨大:“通过项目研发,最关键的催化剂已经可以大规模生产,稳定性也达到非常优良的指标。”

据金鑫介绍,以乳酸为原料的聚乳酸市场,中国目前产能占全球产能的40%左右:“接下来5年,我国的产能到达100万吨,也就是说将成为全球聚乳酸产能的主要国家。”市场巨大,产生的经济效益不言而喻,产生的社会效益影响更为巨大。“我们用的是生物基的原料,生产的塑料是可降解的,这在环保和改善民生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金鑫表示,目前青岛已经有不少企业和他们对接,项目也在进一步推进中。

从2016年留青,金鑫对青岛引才惜才的诚意感触颇深:“不管是科研基金的申请立项、博士后人才的补助及平台的建设等各方面都给了我们很多机会,平台效应非常好。”“接下来,作为高校老师,教书育人是第一要务。同时,也希望能借助环保高端化工项目,为青岛、山东培育更多人才!”金鑫说道。

苦爽回甘,啤酒口味也要有科研支撑

在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中,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胡淑敏博士后获企业组金奖。2012年~2014年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博士后工作,发酵工程博士胡淑敏此次获奖的项目也和啤酒有关——“苦爽回甘”皮尔森啤酒的开发及产业化。

据悉,该项目针对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和消费场景,以全球原料数据库、全球酵母数据库、风味物质数据库等大数据为支撑,通过开展啤酒苦爽、回甘、易饮等评价技术和影响机制的基础理论研究,形成醇酯、酒花香、麦香、水质等多项调控技术,建立从原料、配方到发酵工艺的皮尔森酿造技术标准体系,成功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苦爽回甘”的皮尔森啤酒。该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9项,产品荣获“2018欧洲啤酒之星”。

“苦爽回甘”,看似简单的啤酒味道背后,也需要强大的科研力量支撑,这让很多人为之惊叹。胡淑敏表示,皮尔森啤酒的特点是苦:“没人喜欢苦,比如药的苦;但有时候却苦得很舒服,比如咖啡的苦。”怎么让啤酒的口味苦得舒服、苦得愉悦?“需要对酒体和口感进行深入研究,这在国际上也是一个难点。”据胡淑敏介绍,团队的这一项目解决了这一难点,如今皮尔森啤酒早已经投向市场:“这是我们公司的主打产品、主流产品之一。”

[来源:半岛网 编辑:古德]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