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中小学创新暑假社会实践形式 充实假期生活

原标题:花式社会实践 充实假期生活

青岛中小学创新暑假社会实践形式

当无人机的虚拟航线在指尖铺展科技画卷,当盾构机的钢铁巨臂在地下编织城市脉络,当助残中心的手工艺品凝结着无声的坚韧,当血站的生命管线流淌着奉献的温度……近期,青岛启润实验学校与青岛六十五中的学子们,带着好奇心与同理心走出校园,把课堂搬进现实,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多元,用心灵感受生活的厚重。

无人机社团探秘人工智能

解码城市建设“地下力量”

近日,青岛启润实验学校接连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科技探索与城市建设的现场感受知识的力量,让学习从书本延伸到更广阔的天地。

无人机社团的同学们走进青岛人工智能国际客厅,开启了一场科技盛宴。在这里,他们不仅了解了无人机从设计研发到实际应用的全流程,还亲手体验了模拟操控的乐趣——当虚拟无人机在屏幕中灵活完成高难度动作时,孩子们的兴奋与自豪溢于言表,对科技的好奇与探索欲被充分激发。此次活动是学校无人机社团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举措,为孩子们搭建了接触前沿科技的平台,也让科技梦想有了更具体的模样。

五年级3班的34名学生,走进青岛5号地铁线在建工程现场,把课堂搬到地铁工地。在工程指挥部张书记和工程师的讲解下,学生们系统了解了地铁建设的全流程,从前期地质勘探到隧道挖掘、轨道铺设,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新鲜感。其中,直径6.2米、每天能推进10米左右的盾构机成了“明星”,工程师详细解读其工作原理后,学生们围绕“是否扰民”“能否重复使用”等问题积极提问,互动热烈。戴上安全帽来到施工现场后,大家亲眼目睹起重机作业、工人施工的场景,近距离感受盾构机“吞土吐管”的神奇,深刻体会到城市建设者的艰辛与现代工程技术的强大。

从人工智能会客厅的科技探索,到地铁工地的工程解密,青岛启润实验学校用特色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拓宽视野、激发思考,让知识在实践中扎根,更让探索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在心中悄然生长。

走进春雨助残中心传爱心

探秘中心血站传承红色精神

近期,青岛六十五中组织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走出校园,在助残服务与血液知识探秘中感悟责任与奉献,让青春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2024级七(9)中队的学生们来到青岛市春雨助残中心,开展“青春助残,与爱同行”主题实践活动。在助残中心老师的介绍下,学生们了解到,这里为残障人士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服务,已帮助数百人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自立更生;“春雨”之名,正寓意着对残障人士“润物无声”的滋养。活动中,学生们观看了春雨公益短片,深入了解残障学员的日常;在体验环节,他们尝试制作手工艺品,还分组协助整理物资、清洁场地,亲身体会到残障人士的耐心与专注。此外,学生们纷纷购买了装有残障学员手工艺品的“爱心礼包”,用实际行动支持残障人士就业创业。学生杨明杰表示:“这些作品很精美,能帮助他们很有意义。”家长们感慨,这样的实践让孩子们学会换位思考,为成长之路增添温暖之光。

2024级七(3)中队走进青岛市中心血站。在专业人员带领下,学生们参观血液采集、检测、储存等区域,见证血液从采集到临床使用的“生命旅程”,科普讲座解开了献血常识、输血安全等知识奥秘,让大家深刻理解“奉献”的重量,互动环节中,学生们积极提问,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求。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堂血液知识课,更是一次精神洗礼,让学生们触摸到血液事业背后“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传承“红色奉献精神”。

两场特色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岛六十五中学子在付出与感悟中,深刻理解责任与奉献的意义,也让青春的底色因爱心与担当更加鲜亮。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于娜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孙宝震]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7/17 08:41
· 来源 ·
青岛晚报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