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市南区课后服务双选会举行 全区40所学校全覆盖

原标题:市南区课后服务双选会举行

推动课后服务升级课后教育,全区40所学校全覆盖

本报8月26日讯 近日,市南区2025年课后服务、研学基地双选会在青岛金门路小学召开。依托会议,市南区进一步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实现课内课外贯通,变课后服务为课后教育,充分发挥课后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作用。辖区各学校校长,课后服务、研学工作负责人,家委会代表,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研学基地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对市南区2024—2025年度课后服务、研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工作进行总结。据介绍,在市南区“双减”政策深化推进背景下,课后服务平台依托“123456”管理模式构建数字化服务载体,为课后服务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供支撑,覆盖全区40所学校,引入203家第三方机构开设909门特色课程,涵盖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类别,21953人次学生参与;“优学市南”研学平台有效解决研学场景“四无一有”难题,制定标准、整合资源,区内中小学均通过平台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未来将继续深耕社会实践场景、建强“十大主题”资源库,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随后,多所学校分享了课后服务经验。青岛宁德路小学以“1+1+N+”模式“小种子”课程集群,构建个性化课后服务为主题,从选课管理的三大机制、课程内容的创新体系两方面,介绍了学校课后服务“第二课堂”的构建。市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区实验校区)介绍了学校依托“慧创城儿童大学六大学院”载体,以“四化管理”推动课程规范落地,让每一节课后服务课都有质量、有温度的成功经验。青岛宁夏路小学介绍了学校围绕“至真教育理念”,构建多元课程体系,融合生活教育理论与核心素养培育,形成“至知、至行、至远、至新”四大课程群,让“至真”理念落地生根,凸显家校社协同育人成效。

部分校外培训机构代表围绕“聚焦五育融合 共筑课后成长乐园”进行了专题圆桌论坛,从篮球梯队建设、科学素养培育、“十个一”项目实施、学校管理减负增效等方面探索课后服务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路径,共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里院、名人故居研学实践基地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技教育基地代表则分别从人文、科技两方面带来研学基地建设经验分享。

在双选会现场,青岛南京路小学、市南区实验小学进行了课后服务成果展。80余家文化艺术类、科技类、体育类机构,10余家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进行了实地展演。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张琰)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孙宝震]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8/27 08:54
· 来源 ·
青岛晚报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