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校园“焕新颜” 新校长“开讲”
新学期岛城一批学校硬件升级 校长履新、教育集团扩容带来新期待
开学伊始,不少学生惊喜地发现,熟悉的校园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悄然“换装”。从老楼翻新到食堂改造,从操场修整到教室设施升级……这些新变化,不仅提升了校园的“颜值”,更打造了高品质的育人环境,提升了学生的体验感和幸福感。除了硬件“焕新”外,新学期,部分局属学校和各区中小学迎来新校长,还有一批教育集团打通教育链条,迎来扩容。新学期,新气象,在焕新一新的校园里,莘莘学子正以饱满的热情拥抱新知,奔赴新精彩。
硬件升级提升学生体验感
暑假里,我市多所学校实施了“微更新”,对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从而为学生提供更舒适、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在青岛三十九中初中部校园里,“美颜”后的教学楼成为同学们的“开学彩蛋”。青岛三十九中初中部实验楼是一栋1984年建成启用的老楼房。40多年时间里,老楼房服务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却也存在地砖鼓包、翘边,墙皮脱落,吊顶变形松动等严重老化情况,影响楼内各功能教室的正常使用。此次学校实验楼升级改造项目,重点更新物化生实验室强弱电线路、通风系统、给排水设施及安全防护装置,提升实验操作安全性与规范性;优化了心理空间布局,扩大发泄室的空间,环境更温馨;调整了美术空间采光和布局,更好激发学生艺术创作;更新了微机教室静电地板和强弱电线路,构建高效智慧教学环境。
另外,今年青岛一中本部增加了两个班额,学校利用暑假,将教学楼6楼老校史馆改造成了教学用房,增加了3间教室。改造后,6楼的普通教室、微机室、教师办公室等可以串联起来,更利于师生交流和年级教学管理。
为了能让学生在学校吃得更丰盛、更营养、更健康,让家长更放心,青岛旅游学校、青岛六十七中等多所学校升级了食堂等设施。青岛九中、青岛十九中、青岛二中分校、青岛经济职业学校等对体育场地进行了维修改造,优化调整校园运动场地布局,方便学生体育锻炼。
贯通优质资源激活集团动能
近年来,市南区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构建起全域协同、优质均衡的教育新生态。今年7月,市南区又新增一所教育集团——青岛七中教育集团成立。近日,该教育集团迎来新掌舵人,原青岛七中校长刘晓梅正式就任教育集团总校长。
“目前德县路校区有14个班,太平路校区有24个班,二十四中校区有24个班,学生总数达2600余人。”如何引领一个生源不一、体量大的教育集团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刘晓梅的破题之策很明晰:以科学教育为特色支点、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育人方式转型,推动跨校区课程协同研发,构建“集团内流动+一体化成长”师资机制,全力创建办学质量顶尖、品牌特色鲜明、示范作用突出的教育集团,为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教师梯队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引擎。“目前,我们拥有50名高级教师、34名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有120人获区级及以上荣誉称号。”刘晓梅介绍,教育集团成立后,将重新构建育师体系,实现师资优化,打造“4个省市区名师工作室引领、7位领航导师纽带、10个校级工作室支撑”的多层次培育体系,教师深耕课堂,“一生一策”定制学生成长轨迹。
在教学改革方面,则侧重打造高效课堂。以“数智赋能教学,精细铸就卓越”为核心导向,开展跨校区线上线下融合同步教研,落实“靶向研备—实时调备—复盘精备”三阶流程,共享教学资源;联动高校搭建“初小高贯通”培养通道,深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育;遴选二十四中校区初一新生到七中德县路校区沉浸式培养。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董真 张琰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秦璐]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