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金九银十 驻青高校密集举办校园招聘会

原标题:金九银十,驻青高校密集举办校园招聘会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金九银十,每年9月和10月份是企业招聘的旺季,也是求职者找工作的黄金期。这一阶段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大、质量高,对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是最佳求职期。

连日来,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驻青高校密集举办秋季校园招聘会、供需见面双选会等,拓展优质岗位供给渠道,助力毕业生就业。参与招聘的单位中,央国企、大型重点企业及行业头部企业数量多,提供的岗位质量高。毕业生们参与招聘会的积极性也高,不少学生成功“牵手”心仪企业。

校园招聘会密集举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操场上人头攒动,2026届毕业生正穿梭于各招聘企业之间,详细咨询岗位情况,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

前不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5年秋季首场大型校园招聘会举行,这是驻青高校举办的首场大型招聘会,吸引了258家优质企业进校招聘。此次招聘会共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1万余个,涵盖石油石化、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半导体、金融、教育、建筑、船舶、电力、物流等领域。参会企业中有央企、国企、大型重点企业及行业头部企业12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21家,整体岗位质量高、专业覆盖广、地域分布多元,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该校石油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宋嘉轩一早就来到招聘会现场。“很多企业都是行业龙头,岗位质量非常高,专业对口岗位也很多。”他说,现场已经投递了多份简历,特别关注新能源技术研发和油气田低碳转型相关的岗位,希望进入能源领域就职。

秋季学期以来,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已陆续举办了大型招聘会、双选会。大型企业多、岗位质量高是这些招聘会的特点。青岛大学2026届毕业生秋季大型供需见面双选会吸引560家用人单位进校揽才,其中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占比20%,专精特新企业占比约20%,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涵盖医疗医药、信息技术、能源材料、高端装备、生物科技、教育培训等行业,线上线下投递简历超2.2万份,实现毕业生和企业的高效对接。青岛农业大学2026届毕业生秋季双选会共吸引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460余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岗位1.3万余个,其中包括京东、伊利、大北农、环山、潍柴等众多500强、行业龙头、瞪羚企业,用人单位涵盖制造、农林牧渔、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涉及行业多、地域分布广。中国海洋大学2026届毕业生秋季大型供需见面会汇集了320家优质单位,提供就业岗位信息2.4万个,参会单位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学校还邀请了多地人社部门组团参会,现场推介人才政策与产业环境,全方位为毕业生拓展优质岗位供给渠道,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各高校还密集举办了中小型招聘会、校园宣讲会等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就业需求。目前已有百余家企业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场宣讲,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秋季学期开学以来,青岛大学策划开展“就业双选嘉年华”“就业指导服务季”系列活动,通过拓展市场聚资源、精准指导强能力、数字赋能优服务三大举措,助力毕业生求职择业。

AI赋能精准就业

在青岛大学供需见面双选会现场,“智慧就业赋能专区”吸引了不少毕业生体验。毕业生在智慧就业赋能平台“AI岗位推荐助手”板块输入专业信息等内容,系统便会精准推荐岗位及展位信息。学生可以依据推荐,与用人单位精准对接。在“AI简历优化”板块上传自己的简历,AI则会帮助毕业生提炼简历亮点,优化简历设计等。

AI模拟面试区更是座无虚席,不少毕业生根据求职意向选择特定场景“参加面试”。AI数字人会化身企业面试官,针对毕业生选定的场景模拟面试,随机抛出问题,并根据回答情况生成面试报告,助力毕业生提升面试技能,更快地找到合适的工作。“‘智慧就业赋能平台’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求职体验,它帮我们规避了简历与面试中潜在的问题,整个流程便捷高效。”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毕业生李依旻在体验后说。记者采访了解到,青岛多所高校将AI引入到招聘会现场,帮助学生熟悉招聘模式和市场需求,增强求职竞争力。

驻青高校还多措并举,为毕业生提供精准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在山东科技大学,每个组团招聘现场都特别设置了“一站式”就业服务区,提供简历门诊、面试指导等服务。“老师帮我指出了简历中有待提升的地方,修改后确实更出彩了!”该校艺术学院音乐学2026届毕业生刘峻炜说,这些贴心服务大大提升了同学们的求职体验和求职成功率。

青岛大学学生就业中心主任朱青文认为,毕业生要利用好秋招的“黄金期”,多参加招聘活动,全面了解就业市场行情、企业岗位需求情况和用人标准。同时,要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尽早选定就业目标方向,做好职业规划。要明确职业定位,合理确定就业期望值,做好自我调整。青岛易链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HR张政媛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友,她建议:“毕业生要多尝试,不给自己设限,结合自身的兴趣与职业规划等,主动了解更多公司与岗位的情况。”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孙宝震]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0/13 07:08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