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职教园一期已竣工并启用
市教育局:今年中考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中,880人超过普高二段线
10月15日,市教育局总督学李晓元就职业教育、家庭教育问题,与市民进行线上交流。对于很多家长关心的青岛职教园建设规划与运行现状,他表示,青岛职教园共分为三期建设,目前一期已竣工,学生于今年10月9日正式入住,二期正在建设,三期预计明年立项开工。
学生心理健康热线开通
建成市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是2025年青岛市办实事的重要工作之一。李晓元透露,市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从暑假开始试运行,设在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占地约1200平方米,热线电话为58525525,接线时间为工作日晚7时到晚11时,节假日和寒暑假全天开通。
市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的功能,是帮助孩子解决成长的烦恼和心理的困扰,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学生可以通过拨打热线或在线下寻求帮助,旨在成为学生的心灵港湾,可以在这里开展心理科普、团体辅导、研学体验等活动。此外,中心设立了一批家庭教育的课程,还会举办讲座、沙龙等,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方法和理念,引导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青岛职教园分三期建设
青岛职教园的建设规划与运行现状,一直备受社会关注。“青岛职教园是在莱西姜山镇建设的市级职教园区,建设初衷是为了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优化职业学校发展环境,把它打造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引擎、产城教融合的示范高地以及‘中高本’贯通一体化培养的示范样板区。”李晓元介绍,职教园建设规划分三期,一期重点建设智能制造和交通运输两大板块,目前已竣工,学生已于今年10月9日入住,运行状况良好;二期正在建设,聚焦于文化旅游和商贸财经两大板块;三期计划建设电子信息、创意设计板块及公共实训基地,预计明年项目立项并开工建设。
“中职转中职”有明确要求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如何转学问题,李晓元答复,中职学校学生转学需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必须有合理的转学原因和理由,比如因身体原因不适合学习现有专业;其次,转学的时间限定在高一下学期、高二上学期和下学期这三个时间段,每个学期开学前一周可以办理转学手续;转入学校的专业必须与现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同时,要经过一系列转学流程,包括填写转学申请表、获得转入学校和转出学校的同意和经过市教育局审批。需要注意的是,“3+4”、“3+2”、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是不能转学的。
青岛职业教育亮创新“密码”
近几年青岛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创新,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据介绍,今年青岛职业教育呈现出四个方面的创新和变化。
首先,新型五年制高职教育不断深化。这种教育形态以中职学校为办学主体,初中毕业生通过中考后,在中职学校连续就读五年获得专科文凭。今年青岛有17所中职学校获批举办五年制高职,每年招生约1万人。
其次,产教融合更具实效性。今年我市高职院校新增50多个专业点,包括数字化设计、工业机器人、虚拟现实等,中职学校新增约40个专业点,如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无人机操控等,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契合更加精准。
再次,职普融通育人成效更显著。今年岛城有7所中职学校与6所普高联合开展新型职普融通试点,22所中职与普高开设职普融通的合作办学,19所综合高中计划招生166个班,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最后,职业技能大赛成绩优异。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青岛代表队连续多年,成绩在计划单列市和山东省保持第一。拿到国赛奖牌和省赛一等奖以上的获奖学生,在职教高考中专业技能课可免试,就业前景广阔。
李晓元指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现在职业学校提供“3+2”、“3+4”、五年制高职、职普融通、新型职普融通、综合高中和三年制中职等7种招生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升学路径。这些招生模式中,很多学生的录取分数线超过普高线,但选择到职业学校就读。从今年的中考招生数据来看,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中,超过普高二段线的学生有880人,超过民办普高线的学生有3800人,每年有7000多名学生从普高转到职校就读。此外,职业教育强调升学与就业并重。今年我市有3000多名中职毕业生通过职教高考升入本科。就业方面,因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特点,职业教育的学生非常受企业欢迎。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董真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