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黑科技”加持 教育装备领域新产品新技术集中亮相

原标题:“黑科技”加持,“未来教育”什么样?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琪琪 王世锋

AI黑板宛如全能的智能教学搭档,只需老师一句简单指令,就能快速调用资源、生成内容,让教学变得更加直观立体;儿童手掌大小的智能设备打破课堂互动局限,让所有学生同步参与答题互动,并实时归纳数据,帮助教师精准分析课堂效果;教育具身智能机器人以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模型为核心驱动,结合模型微调与内置智能体,灵活实现图像理解、自主决策与技能调度……

日前在青岛举办的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以下简称“教装展”)上,一批教育装备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集中亮相。从智能交互设备到场景化教学系统,全面折射出当前教育装备向数字化深度渗透、向智能化加速升级的发展趋势,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路径参考。

前不久,青岛市发布《青岛市数字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提出要构建人工智能赋能体系,推出一批人工智能应用范式和示范场景,青岛市中小学高质量开设人工智能课程。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前沿装备在青岛本地课堂的应用,离不开教育装备迭代和教学模式创新。

教育数字化正通过融合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推动教育形态变革。无论是教装展上透露的教育数字化新趋势,还是青岛本土的“人工智能+教育”生动实践,都让人们看到了数字化背景下未来教育的无限可能。

领军企业云集

AI智能装备成展会焦点

教装展是聚焦教育装备创新发展的专业化展会,展会上一批教育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携前沿技术产品与定制化解决方案集中亮相,全方位展现行业最高研发与应用水平,凸显了当下教育装备高端化、科技化、特色化的定位。

记者在展会现场采访时发现,融合AI技术的智能教育装备无疑是全场最大亮点。这些涵盖教学交互、学情分析、个性化辅导等多领域的创新产品,不仅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更以科技赋能重构教学场景,凸显出教育装备数字化转型的前沿方向。

在科大讯飞展厅内,一块AI黑板吸引众多教育工作者关注。“搜索《木兰诗》,并生成课件。”老师简单的一句话,即刻让新一代AI黑板调用资源、生成内容,完成PPT的制作,极大提升了教学效率。这款AI黑板构建了以语音为核心、融合触控与视觉的全自然人机交互体系,自带懂学科、懂教学的各类AI工具,3D动态渲染将教学变得直观立体。同时,个性化的虚拟人助手不仅能充当课堂助教,自动答疑、启发提问,还能在语文、英语学科中带读评测、创设情境对话,激发学生兴趣,形成师、生、机三元协同的新课堂模式。AI黑板还融合了“问课大模型”,可以从教学结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教学效益等角度解构课堂,生成循证式教研报告辅助教学优化,并构建教师成长画像,支撑教师发展。

在青岛研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展区,工作人员展示了一款儿童手掌大小的智能设备。该设备的核心功能,是精准捕捉每名学生的学习长短板,全程跟踪个体成长动态。基于这款设备,“研知”打造的AI语音互动课堂实现了课堂互动模式的升级——以往教师提问仅能让一名学生举手作答,而借助该设备,所有学生均可同步参与回答,屏幕会实时呈现全体学生的作答情况。作答结束后,教师可立即追问学生选择该选项的原因,学生通过设备语音回复,后台则实时归纳数据,精准定位学生的思维误区。教师可根据现场采集的分析结果,针对性授课,将大部分问题在当堂课解决,避免问题累积。

青岛创课智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AI课桌”,则是专属智慧教学场景的数字化智能终端。作为海尔海创汇教育生态体系内的高新科技企业,该公司以“AI课桌”为核心,构建起全场景数字化教育解决方案,为学习者带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全新教学体验。这款AI课桌主打“一机多能力、一室多场景”,具备教育具身智能、多维AI感知、全场景应用等核心功能,自带智能体矩阵可实现跨学科教学资源高效融合,支持数字美术创作、可视化图形编程等多样化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助力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立体格局构建

AI技术赋能教学全流程

通过教装展可以看到,当下的“人工智能+教育”正通过智能化的手段优化教育环境,从而推动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体验发生根本性变革。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教学、管理、评估、反馈等各个环节,以实现更高效、更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正推动教育从“大水漫灌”走向“精准滴灌”。

作为科技产业新热点,具身智能机器人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如今已深度融入教育领域。比如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的一款中小学具身智能教育机器人,能够深度贴合课程需求,涵盖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交互体验、图形化编程等教学内容,具有智能语音交互、智能运动控制、大小脑智能驱动等多项功能。该机器人以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模型为核心驱动,结合模型微调与内置智能体,实现图像理解、自主决策与技能调度,具备四问猜谜、模仿读诗、故事续写等复杂思维能力以及循迹行走、避障运动、智能舞蹈等高效运动能力。

“二氧化碳气体无色无味,怎样直观观察并理解它的性质呢?”在一堂化学课上,老师讲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时,用到了一面“魔镜”——实验教学软件的演示实验功能,让学生清晰看到关键实验过程:当二氧化碳气体被缓慢倒向燃烧的蜡烛,气体竟像水一样向下流动,直观印证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特性;随后,流动的二氧化碳逐渐包裹火焰,使其慢慢熄灭,这一过程也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灭火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实际上,当下AI技术已深度渗透课堂教学的全环节。在课前备课阶段,AI成为教师的“高效助手”。教师借助搭载AI功能的教学软件高效备课,仅需一分钟就能自动完成从内容生成、版式设计到配图的全流程,大幅减轻教师备课负担,提升备课效率。而到了学生理科实验操作的课中环节,AI则化身“精准测评员”。学生开展实验时,可依托各类智能测评系统辅助操作:按照系统提示的标准步骤操作时,系统会实时捕捉每一个操作细节,通过AI算法精准判断操作规范程度与任务完成进度,自动生成客观分数;实验结束后,系统还能输出一份详细的测评报告,不仅清晰标注出操作中的疏漏点、不规范之处,还会给出针对性的改进方向,为教师后续开展个性化指导、优化实验教学方案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科技同样为“五育融合”注入新活力。当下,社会对学生健康关注度持续提升。科大讯飞研发的智慧体育教学一体机如同一名拥有10余双“眼睛”的体育教师,可以精准捕捉学生运动轨迹与动作质量,语音播报成绩、分析姿态,并即时生成个性化训练反馈与健康评估。同时,一体机还会根据学生的运动情况,给出个性化体育作业建议,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训练。

记者还见识到一台体育测试装备,能够突破传统传感器局限,采用先进视觉技术系统。学生进入测试区域后,系统自动完成人脸识别,通过视觉捕捉人体动作与面部动态,结合智能算法精准分析运动表现,大幅提升测试效率与数据准确性。

真实应用场景展示

AI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青岛教育装备在教育教学场景的深度应用,彰显了青岛通过教育数字化转型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崂山区教体局自2024年起,在全区中小学推行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全区3-9年级学生配齐“智慧笔”,实现书写数据无感采集与学情精准分析千余个中小学班级全部安装AI课堂评价系统,实时监测教学行为、诊断教学问题;数十所学校操场部署智慧体测设备,覆盖跳绳、50米跑、肺活量等指标,为学生生成个性化“运动处方”,构建“监测—评估—干预”健康闭环。

记者看到,学生用智能笔完成随堂练习时,笔尖划过特制作业纸的瞬间,书写轨迹、思考时长、错误节点等关键数据便实时上传至云端;教师端电脑随即生成可视化分析报告,不仅能清晰呈现全班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与错误集中点,还能精准定位每个学生的学习短板。

崂山区依托“山海AI”教育数字基座,创新将大模型“公脑”与本地数据、经本地化部署的“私脑”深度叠加,构建起鲜活且高频应用的“学伴—助教—管理”三维智能协同体系。这一体系进一步延伸出“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精准教学—区域智能治理”的全链条教育新生态,推动生成式AI深度融入教育全流程,为县域教育智能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与范式。

在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AR焊接模拟设备已成为学生练习实操的得力助手——戴上专用头盔、手持模拟焊枪,眼前便会立刻浮现出焊接操作的真实场景,完成二氧化碳气保焊的板对接平焊、板对接横焊、板板T型焊等典型操作。

依托增强现实(AR)技术,这些设备实现了真实工况与培训场景的精准叠加,应用场景覆盖日常教学、企业定制培训、技能考证三大领域。“传统焊接教学存在高风险、高耗材、纠错难的痛点,我们的项目就是要破解这些难题。”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教务处副主任吴楠向记者介绍。该项目创新构建起可重复、零风险、高仿真的沉浸式教学场景,依托数字化、可视化教学内容双向发力:一方面强化知识交互性,有效提升学员知识吸收率与主动学习意识;另一方面精准适配学员差异化需求,通过延长有效训练时长帮助学员强化肌肉记忆,全方位优化教学效果。

AI+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球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各种教育装备“黑科技”,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秦璐]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1/04 07:27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秦璐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