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艺术类、高水平运动队、保送生、综合评价招生迎新规

原标题:艺考评委建库 辅导培训设“禁区”

艺术类、高水平运动队、保送生、综合评价招生迎新规,2026年起实施

建立艺考评委专家库、高校组织校考时间不得早于2026年1月1日、未按要求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特殊类型招生是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3日,教育部发布《做好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推进特殊类型招生规范化建设。特殊类型招生主要包括哪几类?不同类型的招生工作有哪些新要求?对于这些家长和学生关心的话题,记者进行了梳理。

艺术类专业招生:

设定考前辅导“禁区”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通知》中的特殊类型招生主要包括艺术类专业招生、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保送生、综合评价招生四类。

其中,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式,文化素质使用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能力使用艺术类专业考试成绩。艺术类专业考试包括省级统考(含省际联考)和高校校考,根据不同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培养要求实行分类考试。

《通知》对艺考专家评委管理细化了工作要求,包括:设定考前辅导“禁区”,开展特殊类型招生的相关高校及其内设学院(系、部等)、教职工不得组织、参与或自行开展相关考前辅导、应试培训;严格艺考评委管理使用,高校严格落实考评人员回避制度、“黑名单”制度,以及考生、考场、评委随机编排的“三随机”工作机制,原则上邀请校外评委比例应达到一半以上;建立艺考评委专家库,将参与省级统考、校考的评委全部纳入专家库进行统一使用管理,一旦发现评委存在可能影响考试招生公平公正行为,坚决严肃查处并纳入“黑名单”,相关人员不得再承担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校考评委工作。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加强考生报考资格审核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采取“文化考试+专业测试”相结合的考试评价方式,其中,文化素质以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为依据,专业能力以艺术类专业考试成绩为依据,统一采用体育总局组织的相关体育专项考试。

《通知》要求,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合理确定招生项目和招生计划。高校要在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范围内,按照教育部评估确定的项目,根据本校运动队建设规划,合理确定运动队招生项目和各项目招生计划。高校运动队年度招生计划原则上控制在学校上一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以内。

同时,严格报名及资格审核。2026年,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可报考相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2027年起,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三年在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者方可报考。高校要加强考生报考资格审核,特别是对考生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的核验。

另外,高校要按照本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要求,合理确定本校高水平运动队录取考生文化课成绩要求。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普通类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其他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普通类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80%。

在严格招生录取程序方面,高校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确定并公示本校专业考试合格名单、入围考生名单,根据入围考生填报的志愿和体育专业测试成绩择优录取。在录取考生中,高考文化课成绩不低于高校相关专业在生源省份录取分数线下20分的考生,可录取至对应的普通专业;其余考生限定录取至体育学类专业。

高校保送生:

规范奥赛保送的专业范围

根据教育部等部门有关规定,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的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人员具备高校保送资格。高校可按照招生政策规定从上述人员中招收保送生,其中公安英烈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保送至公安类院校。

保送生必须经过考核,有关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严格制定保送生考试工作方案,精心设置保送生考核内容及录取标准,不得简单以提交材料审核代替线下考核。为更好服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保送生原则上应录取至与学生获奖的学科竞赛相对应的基础学科专业。另外,高校招收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要继续加大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种专业及国家急需紧缺语种专业倾斜力度。除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可招收少量英语专业保送生外,其余高校均应安排除英语以外的小语种专业招收保送生,且相关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入小语种以外的专业。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

优化对高考各科成绩的使用

如今,综合评价招生已成为不少高中生升入理想大学的一条重要途径。《通知》首次对综合评价招生工作进行了系统性规范,想走“综招”的家长和学生要注意。

《通知》要求,高校围绕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安排相关急需紧缺专业以及高校优势特色发展的“冷门绝学”、一流学科专业开展招生。严格控制综合评价招生规模,现阶段原则上不扩大试点高校范围和招生规模。建立试点成效评估机制,对于选拔培养质量不高的试点高校,及时调整退出。试点高校原则上在高考后组织开展考核测试,加强对学生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的考查,淡化学科竞赛导向。鼓励有关高校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逐步提高高考文化课成绩占比,优化对高考各科成绩的使用。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董真

■相关新闻

青岛21中

跳出题海 “活”学活用

本报11月3日讯 日前,青岛21中秉持“五育并举”教育理念,摒弃传统书面作业单一模式,创新设计“学科实践、人文涵养、社会探究”三维特色作业体系,让课后时光成为学生全面成长的“黄金课堂”。

生物作业中,学生记录豆芽、郁金香等植物生长轨迹,将“种子萌发”这一知识点具象化;学科实践类作业的思维导图梳理让抽象逻辑可视化;英文电影人物扮演,学生自主创作表演、模仿语音语调,以沉浸式表演夯实语法词汇;理化实验聚焦动手操作,串联电路、观察化学反应等实践,让学生在直观现象中领悟科学原理;语文作业“感念师恩,抒写师情”主题诗歌创作活动,学生以诗歌、朗诵定格师生瞬间。

青岛21中特色作业体系的构建,核心是打破学习的“围墙”,让每一份作业都成为赋能成长的“养分”。未来,学校将持续优化作业设计,深化“五育融合、三维并举”的育人实践,为学生全面发展铺就更宽广的成长之路。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于娜)

青岛弘毅中学

跨校教研探索教学新路径

本报11月3日讯 近日,青岛弘毅中学王兴名师工作室牵头举办《水浒传》跨校教学研讨活动,市北区初中语文教师围绕“水浒宇宙”中的经典人物与情节展开深度思辨,共同探索初中名著教学创新路径,为经典文学教学注入新活力。

研讨现场,通过“如何看待武松从依法维权到快意恩仇的转变”“林冲隐忍退让是无奈之举还是生存智慧”等思辨性议题,各校教师结合本校教学实践分享经验,经过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人物塑造手法、感悟作品艺术价值,是语文教学的不变追求。工作室主持人、市北区名师王兴表示,跨校教研的价值在于汇聚多方智慧、共解教学难题,未来将持续推进《水浒传》深度教研,让经典名著在新时代教学中焕发新生命力。

据悉,王兴名师工作室后续将继续开展名著教学创新系列活动,通过持续跨校合作与交流,为初中语文名著教学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与新方法。(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于娜)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孙宝震]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1/04 09:51
· 来源 ·
青岛晚报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