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三所职校入选省级书香校园 带来创新性文学体验

原标题:当职校遇上“沉浸式”书香

岛城三所职校入选省级“书香校园” 带来创新性文学体验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示了省级“书香校园”典型案例名单。经各市遴选推荐和省级专家初审、复审,中职组中青岛共有3所学校入选,分别是青岛旅游学校、青岛艺术学校、青岛高新职业学校。对职业学校而言,文明校园的创建是一场润物无声的革新。它让技能教育有了温度,让职业理想有了高度,如同一束温暖而明亮的光,照亮了立德树人的初心,也点燃了技能成才的希望。

“四色”沉浸式“书香”体验

青岛旅游学校以“书香四季·阅旅慧人”为主题,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挖掘社会资源,通过机制保障、环境优化、活动创新、家校社联动等举措,打造特色书香校园,成效显著。学校创建“书香四季·阅旅慧人”工作品牌,分春夏秋冬四季,结合传统节日和地域海洋文化特色,定期举办图书推介会,邀请师生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

“绿、蓝、橙、红”“悦”读马拉松图书推介活动,极大地点燃了师生对阅读的热情。四种美好的颜色中,绿色代表春天环保主题,蓝色代表夏天海洋特色和专业技能主题,橙色代表秋天传统文化礼仪教育主题,红色代表冬天学史学经典主题。图书推介会成为了师生分享阅读体验、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推荐者们精心准备,通过生动的演讲、精彩的展示,向大家介绍书籍的内容、价值和自己的阅读感悟。与此同时,学校紧密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围绕绿色环保、海洋旅游与科普、传统文化、红色经典等内容,分四季开展了清明诗会、海洋知识有声朗读、传统文化宣讲、红色经典演讲、征文等读书活动。

此外,学校多角度营造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在校内设置“书香四季·阅旅慧人”的阅读墙、宣传栏,微信专栏“人在旅途”。进一步打造实体阅读空间、拓展网络阅读资源、配置网络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增加藏书量,购置了海洋类、家庭教育类、艺术类等图书,确保这些图书覆盖各类学科领域,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点师生的需求。其中《小王子》、《海错图笔记》等书推荐视频已上传至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全校开设阅读指导课,推进“整本书阅读计划”,制定系统的分年级阅读计划,分年级推荐《活着》《乡土中国》等经典书目,通过精读、分享会等形式深化阅读体验。开发“旅游诗词文化”校本课程,持续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指导和成果评价。

青岛旅游学校带领学子走出校园,与市北图书馆共同举办“海之旅”系列读书活动,共同举办青岛旅游学校世界海洋日读书推介会、“海岸书香、星光书伴”阅读季等活动,进行“海之旅”书画展、“海洋文化·开讲有益”名家讲堂、“海之旅银龄悦读”志愿者服务活动,依托市北图书馆开展沉浸式研学等。学生们结合自己所长,参加青岛市图书馆阅游黄河·文旅行踪——“中国旅游日”主题文化活动,以视频展示的方式,为读者讲解黄河沿线的城市、景点,包括城市历史文化、特色风俗、自然景观及旅游线路规划等,给大家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更丰富了读者的旅游知识。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岛旅游学校在阅读环境优化、阅读活动及竞赛组织、社会资源整合、家校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热爱读书的文明风尚,营造出知书达理、好学上进的校园书香氛围,构建起温馨和谐的文化育人环境。

文脉润心谱写校园雅韵

青岛艺术学校以“立美育人”为魂,以“书香致远”为韵,构建“制度为基、环境为媒、活动为径、师生共融”的文化生态,于典籍中寻根,于阅读中塑魂,绘就“书声琅琅,文脉绵长”的育人画卷。

学校深植于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以“教学相长”为理念根基,通过系统化的制度建设,推动阅读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在育人生态上,学校注重家校协同,通过共读经典、传承家训等方式,将阅读融入家庭教育,涵养优良家风,彰显“家国一体”的文化传承。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着力推动跨学科融合,将经典诵读与艺术实践有机贯通,使文化学习与专业成长相互促进,实践“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完整路径。

走进青岛艺术学校,校门雕塑《追寻》以“书架+大鹏鸟”象征“书香致远”;教学楼镌刻《乐记》《学记》经典,走廊以“诗书礼乐”为主题,融艺术与教育于一体。学校图书馆里藏书达15.5万册,年更新书籍逾万册,设专业典籍区、人文社科区,构建多元阅读资源库。学校开设市级精品课程《咏舞宋词》,将诗词吟诵与舞蹈创编结合;跨学科阅读课如《满江红》配乐朗诵、戏剧演绎,让文化课与专业相得益彰。

学校成立书香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方案》,推动阅读制度化、常态化;设阅读指导小组,精选书目如《二十四史》《乐记》。教师凭读书量、文章质量竞评“读书之星”,学生诵读、手抄报等成果纳入综评,以“书香积分”激发内生动力。

在青岛艺术学校,缤纷活动助力学生厚植文化素养。课前3分钟演讲“改革先锋故事”,诗词诵读融合器乐、舞蹈进行表演,每月精读一书活动,导读视频入选国家公共平台……每一项内容都对学生产生正向激励。学校订阅《半月谈》《求是》等刊物;开展宪法晨读活动,筑牢家国意识;邀请名家讲座《中华文明核心价值》,深化文化自信。学生走进社区,以绘画、音乐伴读老人儿童,践行“阅读服务社会”,延展书香价值。于家长节举办读书会,家校同诵《诫子书》《朱子家训》,以经典筑家风。

朗读亭里赴书香之约

青岛高新职业学校以建设书香校园为重要载体,通过系列创新举措,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培养了师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升了校园文化品质。

学校通过组织“鹅掌楸”读书沙龙,定期举办线上线下分享会,涵盖阅读推荐和话题讨论,诸如清明、端午诗词诵读会,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思想交流和文化碰撞的平台。通过“清晨书声,朗朗校园”有声读书活动,学校鼓励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诵读经典,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也提升了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学校引入“鹅掌楸” 朗读亭,营造沉浸式朗读空间,使学生在朗读中深刻感受文字之美,同时提升其语言表达技巧。结合数字化资源,建立朗读在线学习平台,提供诗词解析、朗诵视频等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图书漂流活动则通过共享阅读体验,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学校创新性地结合朗读亭与数字化阅读平台,打造了一个互动性强、技术先进的学习环境。朗读亭不仅提供了专业的朗读体验,其内置的录音和显示设备帮助学生精进语言表达与朗诵技巧。同时,数字化平台的引入,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资源,包括诗词解析、朗诵示范等,实现了线上与线下学习的无缝对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阅读体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教师也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指导和互动交流。

此外,学校开展“悦读成长”计划,鼓励教师制定个人读书计划。促进教师在教育理念与方法上不断更新与成长。同时开展师生共读共写、家校共读活动,以教师的读书热情引领学生与家长,共同营造爱读书的校园与家庭氛围。齐鲁名师曲桂蓉工作室定期通过线上线下举行“幸福职教人”读写活动,活动中设置写手、围观者、导师等角色,推荐好书,共话感悟,进一步丰富了师生的精神生活。学校将读书融入学生活动“十个一”项目,全面提升学生素养。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读书、朗诵、书法、写作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提升了文化素养。通过这些举措,青岛高新职业学校构建了充满活力和智慧的书香校园。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彤 学校供图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孙宝震]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1/12 08:49
· 来源 ·
青岛早报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