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AI风暴中,数智化学教育路在何方
2025年山东省普高化学学科经验交流活动在青岛39中举行
11月12日至13日,2025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启成”系列第8期化学学科经验交流活动在青岛39中举行。省高中化学教指委成员,来自全省各地市的化学学科教研员、6所省级化学学科基地学校及各地市共300余名骨干教师参加了经验交流活动。
12日上午开幕式中,青岛39中校长尹逊朋回顾了学校的历史积淀,同时以化学学科省教研与教学双基地为代表,强调学科基地建设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随后,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思峰表示,青岛市各学校在省教科院引领下,要积极开展数智赋能化学学科教学,开启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应用,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智慧课堂范式,共同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化学学科育人模式。
本次活动以“数智赋能化学学科教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应用”为主题,强调立足教育强国建设全局。12日上午,淄博实验中学、德州市第一中学、日照实验高级中学、广饶县第一中学、牟平一中、青岛39中先后进行了化学基地建设经验成果交流。各基地学校从推进教育思路改革、学科活动组织、实验教学探索、校本教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动作和鲜明特色进行了汇报和展示,为兄弟学校在发展策略、实验教学实施、优生培育、特色课程打造方面,提供了有力借鉴。
来自德州一中的李伟老师、日照市实验高级中学的李阳老师、牟平一中的孙晓明老师、青岛39中的李晓倩老师围绕化学学科素养落实,聚焦项目式学习、大单元教学、实验教学,进行优秀案例展示,探索高中课堂教学改革新路径。四位主讲老师面对面对每一课例从目标确定、任务设计、具体推进、课堂评价语进行全面复盘和反思,使本节课例的每一环节得到升华;在教师互动环节,主讲老师给予年轻教师以全面答复和建议。
青岛39中白晓歌博士从学校海洋教育,到项目式教学改革,再到社会性议题为主的跨学科项目学习,对其落实科学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能力、必备品格路径与措施进行阐释,最后由两位同学对自己研究的课题进行展示,展现出课题研究对科学素养落实、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品格锻炼方面的教学效果。
活动尾声,北京师范大学化学院胡久华教授结合《铁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的单元教学实际案例进行了详尽解读和说明,强调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有效促进了学习方式转变。最后他从评价的角度给出了几点建议:要注重素养导向的过程性评价和诊断,要不断优化改进教学,揭示化学学科思维、体现课程育人价值。她期望更多的优秀单元课例迭出涌现、有更多的优秀人才于此启航。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钟尚蕾)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