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造“24小时音乐生活圈”……
近日,腾讯视频JUMP PARK线下音乐嘉年华在流亭机场举行。当机场的旧跑道被舞台灯光点亮,两天时间,约七万名乐迷穿过曾经的登机廊桥,踏上停机坪改造的舞台;当4米高的华晨宇、梓渝巨型涂鸦墙前挤满举着灯牌的乐迷,这座已经退役的航空枢纽,以音乐之名完成了一场城市空间的青春化再造。
>>>从登机口到入场口的仪式感打造
据悉,此次线下音乐嘉年华充分利用流亭机场先天的空间特色,巧妙地利用机场原有布局,将登机流程转变为入场仪式。乐迷们走过安检口,通过检票口,再顺着廊桥进入场地,这种独特的“登机式入场”为整个活动创造了自然而强烈的仪式感。
此外,机场的巨大空间被重新解构,登机口变为入场口,停机坪围出观众区、建起市集,跑道则被改造成一座像巨型飞船一样的舞台。近30米的巨型竖屏矗立在此,两边灯光镂空支架连接着屏幕矩阵,将舞台和天空融合连接。
这种改造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功能转换,更是一种空间记忆的延续与再造。曾经送别无数旅客的机场,如今迎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乐迷,空间的情感内涵发生了青春化的蜕变。
JUMP PARK音乐嘉年华在舞台设计上实现了国内音乐节的重大突破。近30米的巨型竖屏矗立在旧跑道上,两边连接着屏幕矩阵,将舞台和天空融合为一体。
这种一体式通天屏不同于日韩音乐节拼图般的屏幕,即使白天也能提供极佳的视觉观感。普区观众即使隔着十几排人群,也能通过巨大的屏幕清晰地看到表演者脸上的每一个表情,感受到与表演者面对面接触的震撼体验。
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17日晚达到高潮。当夜幕降临,巨幕化作电子水帘倾盆而下,李宇春从高空出现,和水幕融为一体的一瞬,既神秘又具有科技感。演出终场,她乘上摇臂,在激光点亮的夜空下,和观众实现了更进一步的接触。
>>>多元融合超越音乐节的文化聚合体
此次音乐节最令人惊喜的是它突破了传统音乐节的单一模式,创造了“音乐+”的多元体验空间。BOUNCE市集“野蛮生长”,汇集了近30个影视、综艺、动漫和纪录片摊位,全方位地满足斜杠青年们的情绪价值。
电视剧区,《长相思》《雁回时》《永夜星河》等腾讯视频热门IP剧集提供了带有各自风格的互动游戏。X剧场现场设置了棋盘,让观众两两对弈五子棋,胜者可以拿到签名照。
综艺区的答题互动层出不穷:《十三邀》有关TMI的快问快答,《风味人间》要求在30秒内拼出完整的组合菜肴。动漫区不仅有“龙族彩绘”,还有随机掉落的coser们在《龙族》《双城之战》《诡秘之主》等IP前随机互动合照。
这些互动展位的热度非常高——下午3时不到,《永夜星河》《大奉打更人》《雁回时》的摊位上,就已经摆出了“活动结束”的牌子。
音乐节的组织者在细节体验上做足了文章,精心打造了一系列青春仪式感。名为“JUMP BEAUTY”的帐篷提供免费编发服务,观众可以挑选发型和头绳颜色。一位梓渝的新粉丝兴奋地表示:“之前去看演唱会都约不上,没想到能直接在这里体验,还能选我担的应援色。”
>>>从音乐节到24小时音乐生活圈
此次音乐嘉年华期间,城阳区没有将音乐节局限在场地内,而是通过全域联动策略,打造了一个真正的“24小时音乐生活圈”。流亭街道将城中城、鑫江·东方城、万象汇、万达广场四大核心商圈纳入“梓渝应援计划”中。
“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攻略成了乐迷的“寻宝图”。“本来只是来听歌,结果被流亭的美食圈粉了。” 来自江苏的乐迷小林捧着刚买的猪蹄笑称,她按攻略打卡了三家老字号,还特意买了两坛老酒作为伴手礼。数据显示,音乐节期间,城中城购物广场的客流激增。
这些商圈的巨型LED屏全天轮播艺人海报,城中城商场中庭化身“音乐能量站”,粉丝可通过参与互动游戏赢取限定周边。这种创新做法将音乐节的影响辐射到整个城市区域,将短暂的“流量”转化为持续的“留量”。这种文旅联动模式,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乐迷不仅能够享受音乐,还能够体验青岛独特的城市文化,大大丰富了音乐节的外延价值。数据显示,音乐节期间,流亭机场周边酒店多数处于满房状态。“提前半个月就开始接到预订电话,音乐节期间每天都是满房,不少客人还特意多住了一两天,想去逛逛流亭的景点。”青岛紫玥铂尔曼酒店负责人说。
流亭机场的转型成功,展示了如何将历史空间与当代文化需求有机结合,如何通过“音乐+艺术”的跨界融合让旧地标焕发新生命。
华灯初上,巨型竖屏上李宇春从电子水幕中现身;黄昏时分,毛不易的歌声与落日余晖交织;IP市集里年轻人为了一张签名照排起长队……十六小时前还寂寥的机场跑道,此刻已化为数万人的狂欢海洋。随着最后一段旋律消散在夜晚的风中,流亭机场再次证明了,旧地标的重生,不在于拆除与重建,而在于为它注入这个时代最鲜活的青春灵魂。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栾丕炜 城阳区供图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李源菁]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