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4 11/27 15:39
· 来源 ·
· 作者 ·
黄默
· 责编 ·
苏青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传说楼山以前叫漏山 从二郎神筐里漏下来

\

 
\
 

\

德国人海恩里希·谋乐在1899年出版的《山东德邑村镇志》中这样描述楼山:位于沧口东北,楼为宫殿之意,也有写为“漏”的。稍晚的中国官方志书《胶澳志》也有相似的解释:“楼山,滨海之小培楼也。”实际上,这并不是关于楼山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同治版《即墨县志》云:“楼山,县西南五十里”。浮山所18墩堡中有“楼山”,这也是有史料记载最早的青岛市区山头。

楼山曾经叫“漏山”

楼山,位于李沧区西北部,由东西楼山、小枣园山和坊子街山4个山头组成,总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主峰海拔98.2米。

关于楼山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因为山形似楼故而得名,但这种说法如今已经无法考证,历经岁月变迁,楼山前后高楼林立、植被繁茂,即使站在山脚下也无法看出此山的“楼形”。另一种让人认同的说法是,楼山的形状像一只倒置的漏斗,山民质朴,就地取名为漏山,正是直观形象。到了清代,当地人感觉“漏”字不好听,就改为楼山。这种说法在史料中也有所体现,同治版《即墨县志》的附图《七乡村庄图》上标注为“漏山”,山后村庄为“漏山后”;到了清光绪年间出版的《七乡村庄图》中,“漏山后村”就改标“楼山后村”了。至于“漏”字从何而来,在当地还有两种极富神话色彩的传说,一说楼山过去叫“漏山”,是因为每逢下雨这里就水流如注,天就像漏了一样,住在山下的老百姓就会抱怨,一定是女娲娘娘当年补天时没把这块补好,所以总是漏雨;另一种说法则跟二郎神担山扯上了关系,老人们说它是二郎神担着两箩筐大山追赶太阳时,走到这片海湾边脚下一颠,从筐里漏下来的,以前它的名字就叫“漏山”。老人们还说,当年朱元璋当皇帝时就在山前修下楼山寨,那营盘就是今天的营子村。到了十九世纪末,德国人还曾在绘制德文地图时出现过一个错误,或许是因为译音相似,他们最初将楼山写成了崂山。

山下曾设“卡子门”

楼山山南有一条无名河流,自东向西蜿蜒入海。就在这河之阴、山之阳,有一个古老的村庄,那就是板桥坊。板桥坊村坐落在楼山前方,与楼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曾是出入青岛的“咽喉之地”,日本侵略者在板桥坊西的四流北路设“卡子门”,盘查进出青岛的行人。

据岛城文史学者刘锦女士介绍,上世纪初进出青岛只有两条路,一是板桥坊,一是李村。日军侵占青岛时,在板桥坊村北、四流中路的尽头设了一个关卡盘查行人,缠满铁蒺藜的栅栏门由日伪军把守,出入人等必经搜身才放行。栅栏门开关定时,以同兴纱厂(后来的国棉八厂)上下班汽笛鸣响为准,早6时开晚6时关,过时宵禁,老百姓出入要带通行证,若无通行证轻则打骂关押,重则当场丧命。为截断出入青岛的大路,日本鬼子抓村民们在板桥坊村北挖了一条深3米宽5米的大沟,沧口一带的老百姓叫它“北壕沟”,有伪军日夜巡逻,无人敢随便翻越。大沟西起兴城路西头,向东逶迤直到文昌阁村,然后向南弯通到大村庄。当时称东大村庄、东文昌阁为沟外,西大村庄、西文昌阁为沟里,沟里的居民发通行证,可以进出卡子门。1945年日本投降后,卡子门撤掉,那条十几里长的北壕沟才一年年逐渐填平,直到1959年,板桥坊村北还有一段壕沟。

在卡子门旁边,日本人还盖了座高大气派的日式小院供军官住宿办公,日军经常把可疑者抓进小院里拷打。如今在四流中路与兴城路交会处,这座建于上世纪40年代初的日式建筑仍然留存,不大的三合院,十几间瓦房,住了几户普通居民,十分不起眼。

老工业区华丽变身

如今的楼山青山翠柏,沿着石阶一路上行,就来到了山顶的亭台,眺望山下整齐排列着的居民楼,老人们围坐在树荫下聊天、打牌,孩子们在阳光下跑跳嬉戏,俨然一个自然乐园,初次登上楼山的人或许无法将它与旧青岛浓烟滚滚的工业区联系在一起。

1902年,德国人在楼山前的沧口街开办了德华缫丝厂,主要生产柞蚕丝、黄丝、白丝,销往欧洲市场,这成为沧口向工业区发展的第一步。据记载,当时缫丝车间的机器终日轰鸣,高耸的烟囱不时冒出浓烟,也并没有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淳朴的中国老百姓只是远远地看着这些来自异国的先进事物,然后继续用最原始的方式过着自己的日子。可以说,青岛现代纺织工业的发源地在沧口,其发端就是德国殖民青岛时期开办的德华缫丝厂。

德国人走了,日本人来了,日本人开办的纱厂、橡胶厂直逼楼山脚下。到了沈鸿烈主政青岛的时候,出台《大青岛发展计划》,明确将楼山规划为工业区。到上世纪40年代,东亚重工、维新化学、南日钢、北日钢吞烟吐雾,将楼山团团包围,城市重工业基地渐成规模。到解放后,这里已分布着青钢、碱厂、红星化工等大大小小的企业二三百家,楼山也因烟尘霭霭成为人们心目中不宜居住的地方。

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在楼山构筑工事,树木遭到毁灭性破坏,山体光秃。解放后,经多年植树造林,大量种植刺槐、黑松,植被恢复较好。1984年这里开辟为山头公园,该山全部绿化,园内共分5个观光游览区,并建有亭、廊、石桌和石凳等,供游人们观景、小憩或娱乐。现在的楼山,山势虽然不算高峻挺拔,但轮廓却清丽柔和,几个山头连绵起伏,绿覆山坡。

文/图 城市信报记者 黄默

[编辑:苏青]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