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4 12/02 16:13
· 来源 ·
· 作者 ·
宫岩
· 责编 ·
苏青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德国人在青岛建三大兵营 少数参与火烧圆明园

\

伊尔底斯兵营

\

德军进行火炮训练

青岛山炮台一直是许多青岛人认为很神圣的一个地方。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远东地区的主要战场,青岛山炮台将打造成一战遗址公园。透过青岛山炮台回到那个战火年代,还有样东西不应该被人忘记,那就是曾经的三大兵营。

从1899年到1909年,德国相继在青岛建设了伊尔底斯兵营、俾斯麦兵营和毛奇兵营,它们和青岛一起经历着百年的风雨变迁。本期《发现青岛》,我们将透过这些老照片与大家一起分享发生在兵营里的故事。

最早的伊尔底斯兵营

我们还是按照建设的时间介绍吧,首先是伊尔底斯兵营,德国胶澳总督府最早开建的营房,照片中这个辽阔的地方便是兵营所在地。在介绍兵营之前得先了解这样一段历史背景:

1891年6月,清政府决定将登州镇总兵衙门由登州(今蓬莱)移置青岛口,并建了总兵衙门,总兵章高元负责边防。总兵衙门的建筑规模很大,中轴前后三进,左右有跨院,比中等规模的县衙要大,相当于一般的府衙。1892年与总兵衙门一起建成的还有三个兵营,炮兵营、广武营和骧武营。它们的设立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让这位清朝末年的将领想不到的是,短短五年时间,他所保护的这片国土糊里糊涂地就被德国人抢走了。

1897年11月14日,当德国凭借“巨野教案”强行进入胶州湾占领青岛后,进入青岛的德国第三海军营就暂时居住在章高元建的几个兵营里面,那些兵营都有明显的清朝特征:简陋、狭小。对于一向讲究卫生的德国海军来说,这样的环境是住不习惯的,很多德国士兵都生病了。尤其是1899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瘟疫让29名德国士兵成为牺牲品,甚至包括在任总督叶世克海军上校。青岛文史爱好者王栋介绍:“这个数字占到了防驻德军总数的2% ,这种非战斗性的减员让他们非常头疼。因此,尽快建造卫生、整洁,符合德国标准的现代化兵营,成为非常迫切的任务。”而实际上,德军占领胶州湾伊始便开始在这里选址建造兵营了,这是德国打算永久占据此地的必然行为。

《胶州备忘录》在1898年~1899年的报告中写道:“为了安置第三海军营,已选中伊尔底斯山南坡以及通往伊尔底斯山大路以东的一块地方,那里卫生条件好,又临近浴场和靶场。已计划在那里营建两座营房,每座营房连接其附属建筑可安置一个连。每个房间,可以容纳10个人居住。可能在1900年雨季前交付使用。”从这份报告足见德国胶澳总督府对这座军营的看重。

伊尔底斯是哪里?一战研究者衣琳告诉记者:“德国人很喜欢用名人的名字来命名一座建筑或一条道路。跟另外两座兵营不一样的是,伊尔底斯是一艘炮舰的名字,在1896年时遇到海啸沉没于成山头一带,炮舰上60余名士兵全部遇难。为了纪念这艘炮舰,他们将当时的会山(今太平山)称为伊尔底斯山,在湛山的西麓建成的兵营就叫做伊尔底斯兵营。”

焚烧圆明园少数德军从青岛出发

在军营开建一年后,有件事发生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当时德军元帅瓦德西同时也是八国联军的统帅,驻扎在青岛的200余名德军也前往北京参加了那场抢劫行动。在赶跑慈禧太后、火烧圆明园后,他们兴高采烈地回来了,德国胶澳总督府为了迎接他们还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这是青岛历史上的一大污点,也是人们最不愿提及的往事。

瘟疫让29名士兵丧生、德军从北京“盛大归来”……或许可以这样认为,这一件件事情背后,为了安慰、保护或者嘉奖他们的士兵,德军将伊尔底斯兵营的规格抬至最高。

为了保证兵营质量,所用水泥和木材全部从国外进口;每间营房60平米,10名士兵居住,这比德国国内的标准都大出1/2;朝向海面的各个房间还有宽大的露天阳台,墙的外壁用花岗石铸成。虽然伊尔底斯兵营只有两座大型营房,还有数座军官用小型的二层楼房及一些辅助设施。但却耗费了95万马克,工期也持续了3年时间。

在后来发行的伊尔底斯兵营的明信片中,人们对这栋建筑的两个地方印象最为深刻:巴罗克式塔楼和宽敞的游廊。王栋说:“这两座营房的建筑立面为纵向三段式手法,中间起装饰性山墙,平缓的斜屋顶突出于墙体,清水墙线粉布勾边,两翼各建巴罗克式塔楼。而为了改善房间的通风,兵营的南边加建了游廊,后来这种风格也成为一种趋势,在1903年之前完成的许多商用、民用建筑上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慢慢的,人们对游廊进行了改进,将它封闭起来创造更多的空间,也符合青岛的气候环境。”对于这栋建筑,德国建筑学者华纳认为“具有典型的南欧建筑风格”。

会前岬炮台曾是青岛第一景点

除了建设兵营,他们还有个任务建设炮台,在修建的过程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修建炮台人人皆知,但炮台的位置却是需要保密的。修建炮台时,德国胶澳总督府找了几百名中国劳工,为防有人泄密,便谎称要带他们去个很远的地方。几百名劳工被安排进船舱内,只能通过光亮判断白天还是黑夜,就这样在海上一天一夜后到了个地方,开始干活。干完活又进入船舱,又漂了一天一夜才回到青岛。其实这些都是德国海军玩的把戏,他们根本没有去很远的地方,只是让船在海中漂了一天一夜而已。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当炮台建完后,德军便将这些劳工全部杀害了,至于埋在哪里不得而知。不管哪种结局,这些都只是传说而已,并没有确切的资料记载。

建成于1902年的会前岬(即汇泉角)炮台位于伊尔底斯山南部的海岬(海拔32米)小高地上,如此绝佳的位置让它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岛城第一旅游景观”,素有“古堡凭吊”“古垒斜阳”“会崎松月”之誉。战后,日军将此地开辟为海滨公园,向全市公众开放,目的就是为了炫耀日军打败西洋人的胜利。

那时有马车专门去炮台,一个个炮塔就像一只只海龟趴在那里,炮筒很粗很长,不少人都跟这“乌龟壳”拍照合影。炮台还有专门的导游,手里拿着蜡烛,因为很多炮室都在地下,需要照明才能看清。在炮室中有个叫“一锅牛肉”的特殊景点不得不去。据说德军都喜欢吃牛肉,当年德军投降时,厨房里正炖着一大锅牛肉,听到这个消息,来不及吃饭军队便撤走了,这一锅牛肉慢慢风干被历史留了下来。

多年后,当人们再次来到这里,借着蜡烛微弱的光,早已分不清锅里究竟是泥块还是沙子,但还是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1917年,康有为第一次来青岛时便去了这里,还写下一首诗;著名诗人王亚平的代表作便是诗《一锅牛肉》;闻一多在《青岛》一文写道:“在槐树荫,还埋着十几年前德人坚固的炮台,深长的甬道里你还可以看见那些地下室,那些被毁的大炮和墙壁上血涂的手迹……”

1944年,日本国内经济危机,再也无法支付庞大的对外军事开支,他们在全世界占领地区掀起了一股“捐献热”,凡是带铁元素的餐具、农具都被捐到了钢铁厂,化为武器。炮台的大炮们也没有躲过这次劫难,被融进铁水中。所以当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再去炮台只能看到几个大窟窿,一片凄惨的景象。

两所学校同时在这里开办

章高元在建总兵衙门和兵营时,没有想到短短五年后,这里就被德军侵占。当然,煞费苦心建造兵营的德军自然也料不到,不久他们也会经历同样的命运。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侵占青岛,伊尔底斯兵营也就成了日本的旭兵营。直到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兵营的命运才被再一次改写。这一次,不是兵营,而是学校。

根据青岛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在《老楼故事》中的介绍,在谈判交还青岛时,日本以创办青岛商科大学的名义保留伊尔底斯兵营,这所学校是由日华实业协会负责出资筹备,但受日本大地震影响,商科大学筹备一年也未能招生。后来,胶澳督办公署就在这里开办了胶澳公立职业学校,这也是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职业学校。胶澳公立职业学校招收商科学生四班、初级学生两班、补习课学生一班,总计150余人,教职员16人,年经费23000元,1925年8月停办。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一大”山东代表邓恩铭来青岛时还利用学校开展工作,培养积极分子。

在这期间,1923年4月,山东士绅陈雪南创办私立胶澳中学,本来是定在毛奇兵营,但后来兵营被北洋政府海军陆战队进驻,只能也将学校开在了伊尔底斯兵营。所以有一年的时间,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一座兵营里开了两所学校,这两所学校之间没有院墙,学生们交往自由。之后,私立胶澳中学改为公立胶澳中学,又改为青岛市立中学(青岛一中前身),蔡元培题写的校名。这所学校里还有很多著名的老师和学生,比如著名作家王统照、著名诗人汪静之,还有著名翻译家章铁民、张友松等都在这里任教。

1935年暑假之际,这里举办

[编辑:苏青]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