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4 12/24 15:22
· 来源 ·
· 作者 ·
王学义
· 责编 ·
苏青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胶州神童匡源34岁当帝师 被罢官后成大学校长

\

匡源故居前的纪念碑

青岛人杰地灵,出过的名人不胜枚举,但若论官位最高、真正位极人臣者却还是要数胶州的匡源。他13岁中秀才,25岁中进士,34岁成为皇太子奕詝 (后为咸丰皇帝)的老师,除了才华横溢之外,他还与肃顺等人同为咸丰帝托孤的“顾命八大臣”之一,曾与慈禧太后多次进行交锋。慈禧发动辛酉政变之后,匡源被罢官,转而投身教育,弟子三千,桃李遍天下。匡源是一位著名的清官和大儒,直至今日,他在民间仍有众多的故事流传。

13岁中秀才,被考官称为神童

在胶州寺门首路和龙州路路口附近有一处浮雕,雕刻的是一位清朝官员,头戴官帽,仪态祥和,旁边刻有大字:“匡源故居旧址”。

“这就是匡源,他是我们胶州文化的标志之一,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神童、才子。”胶州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的工作人员说。根据浮雕上的介绍,匡源生于1815年,字本如,号鹤泉。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世族大家,但到父亲这一辈时已经没落。78岁的宋普老先生跟匡源沾亲,他的祖母是匡源的孙女,他本人对于匡源的事迹很有研究。宋普说:“匡源的老家本来就在我们家的斜对门,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母亲就带他回了娘家所在的匡家庄。”

匡源外祖父家在匡家庄,距匡家庄一里之遥有一处宝塔寺,匡源为官后,亲笔题写“雨花斋”横匾,挂到宝塔寺里。匡源在外祖父家长大,但后来读书时却是多亏了自己家的一位叔叔。宋普先生说,匡源从小就过继给了叔叔,这位叔叔是举人出身,曾任泰安府府学教谕,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局长。他看到匡源聪明伶俐,就好好辅导这位侄儿,希望他能够成才。

匡源也没有辜负叔叔的期望 ,13岁那年,他便考中了秀才。传说,在正场考试前进行口试,要求赋诗一首。匡源根据考官从《孝经》中出的题目 ,稍加思考,就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诗,诗名为《乌鸦》:“月满疏林霜满天,城头咋咋一声寒。只因反哺先知孝,叫得人人仰面看。”这首诗有声有色,而且还托物言志,劝世人要孝顺老人,竟然出自一个13岁的孩子之口,这可把众位考官吓了一大跳。就这样,匡源是“神童”的说法不胫而走。

按照岛城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的说法,任泰安府府学教谕的其实是匡源的伯父,名叫匡锡嘏。1838年,匡源23岁时,伯父付学费送他进国子监深造。1839年乡试,匡源一举考中举人的第三名 。1840年参加恩科会试,匡源再中进士。这时他才25岁,是同榜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位。同年他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又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

按照宋普先生的说法,匡源进京赶考前得到了一位义仆的鼎力相助。宋普先生说:“在胶州九龙镇柳沟村村南有一个姓王的老人,本来是为匡源家守祖坟的。匡源赶考时太穷,没有路费,老王头就主动卖了自己开荒开出来的二亩地,给匡源做了盘缠。匡源对此非常感激。”

当高官回家探亲,还吃地瓜干

25岁的匡源开始了自己的仕途,此后20年内,他可谓春风得意,官运亨通。

年轻的匡源先后担任江西、山西的乡试考官,在当时的考官之中,他的品德和学问都是最好的。1849年,匡源34岁时开始进入上书房,为皇太子奕詝讲经书,也就是给后来的咸丰皇帝当老师。

传说匡源对皇太子要求严格,作业必须及时完成,要背的书一定得背过,否则就要受罚。皇太子贪玩,受罚是常有的事,不过他也不敢对皇帝讲,有一次道光皇帝到匡源给儿子上课的地方去,看到太子在跪着,道光就问匡源:“为什么让皇太子跪?”匡源说:“没背过书。”道光帝心疼儿子,又不好批评老师,就对儿子说:“孩子起来吧,不用跪了,上学是咱的天下,不上学也是咱的天下。”匡源听后生气地说:“上学当皇帝是明君,不上学当皇帝是昏君。”道光听后,非常下不来台。

现在来看,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第一,在信报曾刊发过的大枣园帝师王懿的故事中,也有类似情节。其次,奕詝生于1831年,到这时已成年,匡源怎么有胆量罚他跪呢?

鲁海先生称,匡源作为帝师,本来应该升官,但这一时期,他的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按照清朝的规定,大臣父母去世,应当辞官回家守孝三年。于是,匡源就回到了青岛。守孝之余,他多次游览崂山,在太清宫住宿,留下了很多文墨。而且,他还专门写了一篇《崂山赋》,极力赞赏崂山的景色之美。

1852年,咸丰帝即位的第二年,匡源被皇帝召回京城,入上书房升任皇帝讲师。此后的数年之中,匡源青云直上,进入了中央权力中心。自咸丰三年至咸丰七年,匡源陆续担任兵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曾经代理礼部尚书,直到军机大臣上行走,赐紫禁城骑马,成为最受咸丰皇帝器重的朝廷重臣。

即便手握重权,匡源依旧非常清廉 、勤勉、谨慎和自律。宋普先生说,匡源每次回胶州探亲,都要去看看当年那位卖地为自己凑盘缠的老王头。到老王头家的路有十来里,按照匡源的级别,骑马坐轿都不为过,他却坚持步行前往。老王头家里很穷,但匡源到了那里丝毫不摆朝廷大员的架子,跟老人一起睡土炕、吃地瓜干 ,这让很多本地官员看得目瞪口呆。

当了顾命大臣,京官给他起外号

《清史稿》写到匡源时,只说他“咸丰八年,入直军机,谦退无所建白”。光就此来看,匡源好像是个“好好先生”,但据其他资料显示,匡源在任上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态度也很明朗。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在战场上频传败绩的严峻形势下,众大臣多主张咸丰皇帝离京到承德躲避,只有匡源据理力争,主张坚守北京。但是,早已经被洋枪洋炮吓破了胆的咸丰皇帝仍决定带着皇后钮祜禄氏(即后来的慈安)和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即后来的慈禧)等人逃离北京,去承德避暑山庄。咸丰皇帝还专门下旨,让匡源伴驾北上。而咸丰皇帝的六弟恭亲王奕訢则留在北京,和英法两国议和,处理京师政务。

不想到了承德,咸丰皇帝突然病重,临危之际,他想到太子年幼,国家又在多事之秋,于是下诏将肃顺、载垣、景寿、匡源、穆荫等8人任命为“顾命八大臣”,协助太子处理国家大事。至此,匡源成为清王朝权力最大的决策高官之一。

历史演进到此处,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咸丰皇帝没让自己的弟弟恭亲王奕訢当顾命大臣呢?这是历史上的一桩公案,其中有一种说法是咸丰十岁丧母,他由奕訢的生母抚育成人 ,所以六弟兄之中,只有他们俩关系最近,如同一母所生。而且,当咸丰继承大位的同时,奕訢便由先帝(道光皇帝)朱笔亲封为恭亲王,资历非常老。咸丰知道这个弟弟聪明而且有野心,甚至比自己更有本事,对他很不放心。而且,奕訢和当时的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有点暧昧。咸丰很担心他们会勾结起来,抢班夺权,于是让八大臣辅佐太子,起到制衡的作用。

著名历史作家高阳先生在他的《慈禧前传》中详细讲述了这一时期的故事。其中提到,这时的肃顺权倾一时,匡源等人唯其马首是瞻。

当时的政治环境非常复杂,很多人在议论起八大臣时都不敢直呼其名 ,而是给他们每个人都起了外号。肃顺的外号叫“宫灯”,说是“肃”字有点像宫灯的样子;而匡源则被叫成“加官”,因为戏里“跳加官”照例是用小锣,其声“哐、哐”。这种说法非常隐晦,不是局内人根本不可能听懂。

当时,虽然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掌握着咸丰所赐的两枚印章,在政治上与八大臣势均力敌,但由于当时的承德行宫全部都是辅政八大臣的势力,所以这时肃顺等人反而显得比较主动。

利用自己学问,叫板慈禧太后

一向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匡源,因为立场不同,在这时跟慈禧唱起了对台戏。其中有几件事,还是直接交锋。

第一件事就是关于小皇帝——载淳即位的时刻和仪典。“国不可一日无君”,咸丰帝驾崩,得赶紧让太子登基才行。当时太子才6岁,这么小的年龄即位,该用什么仪式呢?因为事关重大,大臣们不敢随便说话,而且也没有几个人知道该怎么办。在这样的情况下,慈禧开始动小心思了,她想让太子回北京之后再即位。毕竟,北京还在奕訢的掌控之下,只要能拖到回京,局势就会有利于她。关键时刻,匡源展示了他博学的一面。他说:“世祖章皇帝(顺治)去世之后,圣祖仁皇帝(康熙)8岁即位,当时就是先戴孝,然后颁布遗诏,再下一天,在太和殿即位,然后下诏书改元。”大家一听,既然有先例,那就按先例办吧,慈禧也没法提出异议。

第二件事是关于改年号。当时,肃顺向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提出商量年号的事,慈禧吃了一惊,说:“这么急呀?‘回城’再办也不晚啊。再说年号从哪里来啊?”但肃顺坚持己见,还提出了一个年号,叫“祺祥”。而这个年号,就是匡源提出来的,得到了肃顺的认可。慈禧看了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把写着“祺祥”二字的纸条又推给了肃顺。肃顺急了,赶紧让匡源把这两个字的典故告诉太后 。

匡源跪下说:“‘祺祥’二字,出自《宋史·乐志》,意思是说诏告天下,各种设施,务必以富民为目的,这不但是未来的大计,在眼前,也是振奋人心的绝大号召。”按说这个年号非常应景,但慈禧太后文化水平不高,听不大明白,所以没表态。这时慈安太后说话了,她很欣赏匡源的见解,就说:“既然是幸福吉祥的意思,我看,就用了吧!”

见慈安太后已经表态了,慈禧也只好说了俩字:“依议!”依是依了,但慈禧太后在私底下对肃顺和匡源很不满,等顾命八大臣退出以后,她开始酝酿一个大的阴谋。[编辑:苏青]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