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5 08/20 08:39
· 来源 ·
· 作者 ·
田野
· 责编 ·
光影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回归萨福均更新胶济铁路 其父参加甲午海战

萨福均的父亲叫萨镇冰他是清末最后一任海军提督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反过来说,从一个孩子身上,我们也能看到父母的言传身教 ,萨福均是萨镇冰的独子,他日后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跟其父优秀的人格不无关系。

萨镇冰何许人也?他曾任北洋海军提督、海军大臣,民国海军上将、海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等要职,是近代风云人物之一。这样大的一个官又是怎样一副做派呢?著名作家冰心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回忆:“他的个人生活,尤其清简,洋服从来没有上过身,也从未穿过皮棉衣服,平常总是布鞋布袜,呢袍呢马褂。自奉极薄,一生没有做过寿,也不收人的礼。没有一切的嗜好,打牌是千载难逢的事,万不得已坐下时,输赢也都用铜子。”

一个打牌输赢用铜子计算的海军上将,值得我们来聊一聊。

萨镇冰与日岛保卫战

萨镇冰,字鼎鸣,他的长相极为与众不同,高鼻梁、深眼窝、黄焦焦的头发带着卷,颇似西方人的长相。据说,他的祖先是色目人,因此身上有些波斯血统。都说名人必有异相,相貌奇特的萨镇冰也确实年少有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十一岁的萨镇冰就考取马尾船政局后学堂第二期管驾班,四年后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分配到“海东云”舰当见习二副。光绪三年,他又作为中国近代海军第一批留学生赴英国留学,入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

尽管祖先有异域血统,但这并不妨碍萨镇冰有着极高的民族自尊心。他在海外留学时,眼见外国人将烟枪、三寸金莲作为中国的标志,遂化屈辱为动力,拼命学习以求报效祖国。归国后,他担任教习一职,但多次请缨,要上前线为国杀敌。

萨镇冰参与的第一场战斗是日岛(位于威海东南)保卫战,此役,也让世人一睹了他的坚忍。

当时,甲午海战爆发,战火很快蔓延到黄海、渤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彭均胜在《萨镇冰与日岛保卫战》一文中介绍,1895年1月30日,日军半天就轻松占领了威海卫以及海湾南北两岸的诸多炮台,随后对刘公岛及港内的北洋舰队发起了全面进攻。海军提督丁汝昌为加强日岛防御力量,特令“康济”舰管带萨镇冰临危受命,率领30名水手到日岛镇守,正值寒冬腊月,狂风呼啸,滴水成冰,萨镇冰与众水兵不畏艰辛,由此开启了长达8天的浴血奋战。2月7日的战斗最为惨烈,日军以扶桑、筑紫等25艘舰艇轮番向日岛轰击,已被日军占领的威海南岸各炮台也向日岛猛轰不已。萨镇冰激励水手坚守岗位,誓死拼战,刘公岛炮台也频频发炮支援,双方展开了异常激烈的炮战。当时参战的北洋海军洋员肯宁咸记录了激战的情形:“萨管带带领了30名水兵来守这炮台。他在这岛被攻时非常奋勇,虽然冒着不绝的炮火,他亲自把守着速射炮。一次,三个水兵守着一门炮,冒着凶猛的轰击,其中有一个因炮弹爆发,颈上、腿上和臂上三处受了伤,可是一等伤处裹好,他仍旧坚决回到他的职守,只手助战。”就连日军的战史资料也感叹道:“此役,敌炮台颇能战。以八门大炮抗击我舰队二十余艘,运转巧妙,猛射我各舰。”

当时,为避炮火,守岛官兵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掩体中。恶劣的生活环境,加之劳累过度,萨镇冰一度身患疾病。其夫人陈氏闻讯从福州赶来探视,正准备登上“康济”舰时被萨镇冰得知,他当即下令水兵撤开舷梯不准夫人登舰。部下反复劝说,萨镇冰仍不准千里迢迢赶来的夫人登舰一晤,他正色道:“此地非同寻常,今日非同寻常,怎能允其登舰?告她当我已死,令其速回。”萨夫人被拒见,只得垂泪南归。以战事为重的萨镇冰,忍受病痛的折磨,与水兵们日夜坚守日岛炮台抗击日军。

十一天里,萨镇冰利用仅有的八门大炮,抵挡了日军舰队的多次进攻,在接到丁汝昌撤出日岛的命令后,才撤回刘公岛。

日岛保卫战结束半年后,陈氏病逝,怀着对妻子的愧疚与眷恋,年仅37岁的萨镇冰在以后的岁月里,虽身居高官显位,却终生未娶。有人问萨镇冰,为何不再续弦?他的回答令人感动:“天下若再有一位女子和我太太一样的,我就娶!”

弃舰出走,不“同室相残”

甲午海战后,萨镇冰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低谷。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北洋水师残存的海军官兵遭革职遣乡,萨镇冰回到了福州。直到1899年,满清政府意欲重建海军,重新启用萨镇冰为北洋水师的帮统领总兵衔。随后萨镇冰一路高升,最终被提拔为海军提督、海军大臣。

这段时间里,萨镇冰的思想进一步发生了变化。身为海军提督的他,有机会考察西方海军,他发现,清帝国和国外的差距如此之大,可这些官员依然以贪污腐败为能,以迁延因循为做官要诀,他在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中写道:“(政府)旧染已深,时多牵肘,仍属徒有其义。”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悲观看法。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惶恐之至,忙调萨镇冰率舰队前往镇压。据文史学者、作家曾纪鑫的《抉择:时代风云中的萨镇冰》一文披露,萨镇冰刚到武汉,适值起义民军与北洋清军在汉口火车站附近激战。面对兵力众多、武器优良的北军,起义民军拼死抵抗、毫不退缩,就连当地民众也手持劳动工具助战。萨镇冰目睹此景 ,不由得对一旁的“楚有”舰舰长朱声冈道:“吾辈自服务军界以来,从未见过如此壮烈场面,足见清廷失去民心久矣!”言为心声,萨镇冰的感叹,其实道出了他近年来矛盾万分的复杂心情。

他到底该怎么做呢?作为一名军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是不可改变的;可作为一名公民,政府已经无可救药,一味愚忠,又何啻于助纣为虐?好在清政府的一则命令让萨镇冰有了回旋余地,原来为了防止炮弹误射租界,惹怒“友邦”,清廷令海军“于炮击时,竭力使法,以免毁及租界”。萨遂严令各舰不得擅自行动,不准任何船只靠近军舰,舰上官兵不许离舰登岸,除公务外也不许相互往来。实在迫不得已助战之时,海军也只是做做姿态而已,发炮虽多,但不是射向天空,就是落于水面,尽量避免伤及起义民军与无辜百姓。

其时,萨镇冰也收到了都督黎元洪(黎元洪在北洋水师学堂读书时是萨镇冰的学生)的一封规劝信,让他分清大势,拥护民国。他最后终于做了决断!据记载,11月8日,萨镇冰邀集各舰管带开会,托辞自己有病,必须赴上海就医。他将舰队托付给了下属,并嘱下属“好自为之”。在他看来,他这样的举动既没有直接背叛对自己有恩的朝廷,又没有阻止历史潮流的前进。

下属当然知道长官的意思。11月11日,清海军选择了起义。

一生面临多次重大抉择

根据曾纪鑫先生考证,萨镇冰的一生充满了类似于武昌起义的考验,但他每次都能以天下为重,宁肯自己吃亏,也决不损耗百姓。

1922年10月,萨镇冰被黎元洪任命为福建省省长。萨镇冰欣然赴任,就任后他积极改革官场陋习,要求官员平民化,并以身作则,不喝酒,不抽烟,步行上班办公,长年穿布衣布鞋,亲自接待老百姓。乡里百姓称他为“平民省长”,并称他“萨菩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萨镇冰不顾年迈,远赴南洋。凭着自己的声望和人脉,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募集到大量资金、物资,有力支援了祖国的抗日大业。

1948年,国共内战胜负已分,南京国民党政府副总统李宗仁飞抵福州,约与萨镇冰面谈。其时,萨镇冰因患皮肤病,为了换药方便,进入福建佛教医院小住。李宗仁来到病房道:“此次因公来闽,并得蒋总裁寄语,与上将致意。且说形势变化难测,福州不宜久居。蒋总裁敦请即往台湾暂住。上将若拟乘飞机即派专机,拟坐军舰即派大舰,请即决定行期。”萨镇冰已预感到国民党将退往一海之隔的台湾,继续与共产党对峙。是随国民党撤至台湾,还是继续留在大陆?萨镇冰几乎没有半点犹豫,选择了后者。于是,他以“年老久病,寸步难行”为由,既坚决又婉转地向李宗仁表达了自己的心愿,“确实无法离开福州”。

1949年8月16日,国民党军队撤出福州。17日,解放军入城。当天下午,就有两名解放军军官求见萨镇冰,交谈之中,他在一份《欢迎福州解放,敬告同胞书》的公告上欣然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第二天,萨镇冰就回到自己的仁寿堂居住,高兴地说:“我活了九十余年,经过多少坎坷,路要怎么走我心中清楚的。这回我留下来是对的。”

1952年4月10日,萨镇冰病逝。身后没有留下什么财物,“仅旧衣一箧,残书半篦而已”。就连居住的泉山萨公仁寿堂,半个月后也由他儿子萨福均捐给了政府。

冰心之父和萨镇冰交厚,冰心得以窥见萨镇冰这个老人伟大的人格。她说,“他的个人生活,尤其清简……他住屋子,总是租那很破敝的”,她甚至回忆道,即使需要送东西,“也是自己登门去送,从来不用仆役”。冰心是这样评价萨镇冰的:“我不愿提出我所耳闻目见的无数种种的贪污事实,我只愿高捧出一个清廉高峻的人格,使我们那些与贪污奋斗的朋友们,抬头望时,不生寂寞之感……”特约撰稿 田野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