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5 09/24 03:05
· 来源 ·
· 作者 ·
宫岩
· 责编 ·
夜楼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巡抚杨士骧曾是“草根” 因算术得李鸿章青睐

杨士骧来青岛闹了不少笑话他游崂山时300多人陪同

从庚子年(1900年)到光绪三十三年,短短七八年间,杨士骧从一名普通僚属到朝中一品大员,一时炙手可热。看完他这么丰富的简历和人生,想必很多人也是醉了。不过,他究竟跟青岛有什么关系呢?

来青岛考察礼贤书院,带着300人游崂山,还有到德国官员家做客,称人家太太女儿为“戏子”……这些都是他做的。因在青岛闹了不少笑话,甚至成了逊清遗老与洋人交往的“反面教材”。我们来看看杨士骧与青岛的五件事吧。

还没到任就为“胶高撤兵”奔走

第一件事是“胶高撤兵”,青岛历史学会副会长于佐臣的文章《“胶高撤兵”的幕前幕后》中有详细介绍。1900年,德国以“护路”为借口驻兵胶州、高密。次年,《辛丑条约》在北京签订,内文“各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胶高驻兵便由条约形式合法化,一直拖至1905年。胶高驻兵时,袁世凯正在山东巡抚任上,而将胶高撤兵提上议程的,是其后任杨士骧。从时间上看,杨士骧在赴任途中,便开始为胶高撤兵而四处奔走了。1905年2月,路过天津时,杨士骧到直隶总督衙门会晤袁世凯,提出德军在胶高驻兵已久,不仅逾越了双方约定的百里以内的中立区界限,也超出了双方规定的驻扎期限,必须立即商令撤兵。

当时,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衔外务大臣之职,位高权重,凡涉外事务全由他一手经办。袁正与各国商撤在天津租界的驻兵,将胶高撤兵纳入撤退洋兵的总体框架,也便于借风使船。之后,杨士骧便出访青岛,会晤德国胶澳总督汪然美隆,敦促胶高撤兵的事。双方的谈判看似波澜不惊,却也处处波翻浪涌。经过两次谈判,最终中方接受了德国人提出要40万两白银的偿价。中方的让步,主要基于对中国护路警住所的考虑,同时把兵营用作中方官员的办公地点或兴办新学也是应急之需。

11月11日,杨士骧派山东直隶候补道徐抚辰、留山东的候补知府李德顺、胶州直隶州知州余则达三人赶赴青岛,在杨士骧拟定的条款基础上再次与德方磋商。11月28日,《胶高撤兵善后条款》正式订立,签约地点在济南,汪然美隆以正式缔约人的身份赴济南签约。

来青岛考察礼贤书院

第二件事是关于礼贤书院的,这件事青岛文史专家鲁勇在《逊清遗老的青岛时光》一书中有记载:清代后期提出“废科举、兴学堂”,但这学堂怎么办法,地方官员着实不清楚,听说青岛的礼贤书院办得不错,山东巡抚杨士骧便派学台(今省教育厅厅长)去青岛考察。学台回去跟他汇报:校舍好、设备好,学习的知识既有中国的经书,又有西方的数理化。杨士骧把考察结果向清廷上奏,清廷赏德国传教士、汉学家卫礼贤四品顶戴,奖励他“办学有功”,。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3月,杨士骧亲自来到了青岛。这时,恰逢礼贤书院第一届学生毕业,杨士骧与租借地当局的学务委员共同参加了毕业典礼,卫礼贤还当场穿上了杨士骧带来的清朝四品朝服,半洋不土的感觉让学生们想笑又不敢笑。不过现场,杨士骧倒是给了大家一个惊喜,优秀毕业生谭玉峰被承认为优贡(贡生),这就相当于乡试中举了。对于一直受科举制度影响的中国学生来说,这是非常激动的事情,大家都忍不住当场欢呼起来。

表面上,杨士骧与学务委员挺友好的样子,其实在这之前的那次见面给杨士骧的触动不小。当时他们在讨论教育问题,这位学务委员丝毫没有顾及杨士骧的身份,不客气地历数中国教育的缺陷,说学的知识与当今世界没什么关系,很多官员甚至不知道法兰西、英吉利,还有些私塾学子竟然以为天圆地方……据说,杨士骧坐在那里,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很不是滋味。

到德国官员家做客闹笑话

到了青岛不免要跟一些德国官员打交道,在这期间杨士骧还闹了不少笑话。这是他来青岛的第三件事。

鲁勇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当时,三江会馆(三江指江南省、浙江省 、江西省,江南省包括安徽和江苏)建成,杨士骧和青岛中外官、商两界上层人士一起参加开幕典礼,为了热闹,三江会馆特意从济南请来了戏班演出了京剧。后来,德国官员回请杨士骧等人。从杨士骧当时的反应看,他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宴会,因为看到欧洲男人都穿着燕尾服、女人穿着晚礼服时,杨士骧悄悄问身边一位老乡:“为什么这些外国女人今晚的装束跟她们平时大不相同?看,她们的上衣从胸部上方一直开到背部竟是全裸露的,袖子像是剩下的布头零料做成的,而她们的裙子却那么长,拖在地上有一尺多长,这样的穿法使上半身裸露而下半身遮得严丝合缝,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位老乡经常跟欧洲人交往,对杨士骧说:“这是她们的节日盛装,在正式场合,招待您这样贵宾的宴会,观看正式演出,才会穿成这样。”

后来杨士骧到一位德国官员家里做客,看到有两位女子在弹奏钢琴、拉小提琴,便问主人:“这样一场演出,你要给戏子多少钱?”这德国官员虽然不知道“戏子”带有一定轻视,但听到付钱,告诉他:“这是我的太太和女儿,为您演奏。”杨士骧连忙道歉。

几年后,这样的笑话反倒成了众多逊清遗老的“反面教材”。他们听着杨士骧的笑话提醒自己该怎样和欧洲人打交道。

300多人陪他爬崂山

这第四件事不得不提杨士骧去崂山的事了。他要去崂山东麓,这一区域不在租借地上,属于即墨县管辖。即墨知县为了迎合杨士骧自然煞费苦心,光山轿就准备了50乘,一路随行人员、轿夫达300多人。

因杨士骧一行,是由北路起行的,游至华严寺时,忽然暴风大作,行路不便(后来有人称这是天怒人怨)。杨士骧好京剧,据说也能弹奏几首,无法到达太清宫,便派人到太清宫把长老韩太初请过来了。韩道长弹奏数曲,杨士骧非常高兴,留韩道长用斋饭,并住了一昼夜。杨士骧还当即写了《崂山听韩太初琴》五言古诗一首:

我闻太清宫,道士善弹琴。

访得韩道长,琴床眠龙吟。

为我再一弹,领略太古音。

右手弹古调,左手合正音。

泛音击清磬,实音捣寒砧。

声声入淡远,余音绕柮林。

指点断文古,传留到如今。

不求悦俗耳,但求养自心。

斯言合我意,清淡忘夜深。

韩道长亦用前韵和答一首。

在华严寺院内墙上,还留有题刻:“杨士骧题”的笔墨。有石方一米左右,文为“光绪飞龙三十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山东巡抚杨士骧巡视青胶,道经即墨,登崂山宿华严寺。”

对于杨士骧,鲁勇对他的评价并不高,他告诉城市信报/信网记者:“他在山东巡抚任上,贪污受贿,影响其他官员上行下效。他喜欢挥霍,崇尚豪华,使山东官场兴起奢侈之风。对于中央、地方推荐的官吏,自凡受贿,一律任用,使得人员严重超编,开启了一些挂名人员,他们益发搜刮民脂民膏,引起群愤。各地盗贼蜂起,不乏因贫穷无以为生而起,燎原遍野,民不聊生。他经请示,从豫苏皖调兵镇压。”

但对这样一个赃官,腐朽的清廷不仅没有查治,反而因为他任职山东期间,洋人没有闹事,平定各省“匪患”,把他晋升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谦顺银号”的倒下

说了这么多,那杨士骧来青岛的时候都住在哪呢?不用担心,人家有自己的办事处。谦顺银号,青岛第一家中资银行,在这上面就是山东巡抚的办事处,来往官员都住在这里。为什么偏偏把办事处选在一家银行楼上?这事跟杨士骧有关系。

据《“谦顺银号”的倒下》一文介绍,1903年,在青岛刚刚开张的“谦顺银号”租用了商号Ifongyu(音:益丰裕)的房间作为办公地点。两年后,随着业务量的扩大,银号买下了位于大鲍岛华人区河南路上的一处房产,这处房产此前用来经营彩票和赌博业务,后来业务破产,房产转到了“谦顺银号”手上。

在殖民地上有了中资银号,这对于青岛的华商们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他们可以更加便利地与腹地,甚至是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进行资金往来了。随着“谦顺银号”在青岛的开张营业,本地贸易开始兴旺起来。银号的声誉越来越好,青岛华商纷纷把资金存到这里,甚至清政府也将在青岛的海关收入委托给它管理。杨士骧看到了谦顺银号的成功,竟然也将一大笔资金存了过来,并从各个方面对银号的生意给予支持。有了这个大靠山,谦顺银号发展达到了最高峰,在北京、天津、济南都设了分号。

然而,随着杨士镶去世,谦顺银号失去了这个大靠山后逐渐走下坡路,尤其是随后几笔巨额亏损,直接导致了银号破产。天津的分号投资地产失败,60万两银子打了水漂,光剩下一地没有利用价值的地皮;烟台分号也经历了一笔超过了60万两银子的巨大损失。之后,青岛的华商们看不到任何希望,也陆续撤出资金,甚至银号的掌柜之一,付平潮(音译)也辞去了职务。而此时清政府存在银行里的资金已经不能支付了,即使是胶澳总督府委托它代收的殖民地范围内农民的土地税也已经不能偿付给总督府。

此时的谦顺银号已经身无分文,1911年10月,存在了八年的谦顺银号只能关门。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宫岩

[编辑:夜楼]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