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6 09/06 10:22
· 来源 ·
城市信报
· 作者 ·
宫岩
· 责编 ·
夜楼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东夷古国莒国地处青岛 曾是春秋时山东第三大国

莒国是胶州最早的诸侯国都城最初在城子村

提起山东历史,人们总是先想到齐国、鲁国,排在它们之后的是谁?莒国。莒国,为春秋时山东第三大国。莒文化与齐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成为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莒国最初建都于计(也称计亓、计斤,后称介根 ,今胶州城子村),春秋初期迁都至莒(莒县),介根仍是莒国重要城邑。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青岛境内的东夷古国莒国。

昔日莒国都城,今为胶州城子村

青岛地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远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定居。夏商周时期,在青岛这片海陆古域上,曾经分布着一些大大小小的东夷古国。那个时期的“国”,实际上多是一些带有浓厚氏族部落特征、各自独立的居民集团,都有一定的居住地和分布范围,有自己的氏族血统组织领导,拥有万人便称得上大国。当时青岛境内的东夷古国主要有莒、夷、介和莱,其中莒国为胶州最早的诸侯国。

莒国的历史我们要先从“莒”这个字说起。宋普在《大话莒国春秋》一文中称,莒为少昊(远古时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同时也是东夷族的首领)后裔,己(ji)姓(另有巳姓、嬴姓、曹姓说),是早期融入华夏的一个夷人分支。那么这个分支为什么称为“莒”呢?据专家考证,“莒”字是古人给莒国创造的一个专用名词,具有丰富的历史含义:古代莒地盛产芋,齐人谓芋为莒,故以莒为部落名,这是其一说;《说文》解:“稆从木,从吕声”,是古人木制成的一种用具,因所用器物而名,这是其二说。总之,莒国之名,一是依当地广产的植物,二则是依这一地区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几种器物而名。

莒国在商代应该没有太大影响,就连西周灭商后,莒国国君兹舆期归降西周,周武王也只是封兹舆期为“子爵”。周代五级爵位为:公、侯、伯、子、男,莒国只是个四等爵位的小国,封地仅“方五十里”(古周“里”等于0.56华里),大小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乡镇。

那么,莒国是怎样发展壮大的呢?国君兹舆期首先选了个都城计,今胶州城子村,就是莒国都城遗址。也许,就是这个决定让莒国从一个默默无闻、毫不起眼的小国变成了大国。在春秋初期,莒国从计迁到莒县,莒国国势正强。这时的莒国都城,位于今莒县县城的四周,东临沭河,西傍柳青河。据《读史方舆纪要》“废莒县”条载:“旧城有三重,皆崇峻,子城方十二里,内城周二十里,外郭周四十里。”至今,消气岭一带,故城墙基仍高2米多 。莒不断与齐、鲁、晋等大国会盟,还对周围小国不断发动战争。据《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记载,鲁隐公二年(公元前721年),莒国国君娶向国国君之女向姜为妻。向国是姜姓古国,位于莒国西南方。向姜嫁到莒国不久,私自回国。莒国国君大怒,出兵征伐,于同年五月占领向国都城,抢回向姜,向国大片土地并入莒国。两年后,莒国伐杞(夏后氏古国),很快便占领杞国牟娄城。

此时,莒国已是山东地区仅次于齐、鲁的大国了。史璐在《东夷古国兴衰》一文中称,“莒国疆域最大时东到黄海,南到江苏赣榆现境,西到沂水现境,北到昌邑现境。当时的胶州湾和琅琊湾,是莒国两大出海口。”

齐桓公、鲁国庆父都曾到莒国避难

3000年前的春秋时期,天下各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莒国在这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自己主动出击,还成为齐鲁两国贵族的“避难所”,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齐桓公小白和鲁国公子、上卿庆父。关于两人与莒国的故事,还是看看苏杨在《莒国:夹缝中生存的东夷古国》中的介绍吧:

春秋时期,齐襄公专横暴虐,对外杀了鲁国国君鲁桓公,并奸其夫人。在国内屠杀百姓,凌辱大臣,臣怨民愤,众叛亲离。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离国出逃,以避祸患。公子纠由管仲辅佐奔鲁国,小白则有鲍叔牙辅佐奔往莒国。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杀。小白先一步返回齐国坐上了君位,称齐桓公。

有一次,齐桓公举行盛大的寿宴,鲍叔牙祝曰:“我希望大王不要忘记逃亡在莒国的艰难岁月。”齐桓公拜谢曰:“如果我和各位大夫都不忘记您说的话,那么齐国的江山就会永远稳固!”这就是“勿忘在莒”典故的由来。

不过,近来有专家考证,“勿忘在莒”与莒国美食不无干系。当年齐公子小白避难在莒国,受到高规格的接待,回国后身为霸主之首的齐桓公,仍念念不忘风味独特的莒国美食,其中首推内包银杏果的莒国包子。因而,每餐面对珍馔佳肴,却还是“勿忘在莒”。

不管怎样,反正成为齐桓公后的小白对莒国并不友好。因为莒国为东夷古国,东夷身份一直不被各国接受。齐桓公由于标榜尊王攘夷,所领导的几次会盟,莒国都不得参加。

齐桓公伤了莒国的心,还有一位投靠者鲁国的上卿庆父也一样。庆父野心勃勃,先后派人杀死两个国君,一再制造鲁国内乱。庆父避难莒国时,鲁人贿赂莒人交出庆父。庆父交给鲁人后,鲁自食其言,未送贿赂,引起莒国不满。鲁莒之间曾数次发生战争,莒败。庆父的儿子公孙敖,与莒国交往更密切。庆父死后,公孙敖继承了他的的爵位。公孙敖娶了莒国妻子戴己,戴己死后,他又跑到莒国去求婚。莒国拒绝了,公孙敖就为同事襄仲大夫求婚,莒国人答应了。公孙敖看到了襄仲的未婚妻,惊为天人,就自己先下手了。一年之后,公元前619年,周天子驾崩,公孙敖奉命到周王城去吊丧。他跟年轻美貌的莒女住在了一起,这一举动演变成诸侯国之间的笑话。几年后,公孙敖在莒国生下两个儿子,长期在莒国居住下来。

内乱最终毁了莒国

莒国的北境与齐国接壤,西与鲁国为临,但莒国与齐鲁两大邻国关系很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诸侯会盟自然没莒国什么事了。直到晋文公称霸,莒国终于参加了有名的践土之盟,外交才有了改善。

在莒国国君中,最厉害的应该是黎比公。他主政时,莒国势力重新强大,此后的30年,举行了大会盟24次,莒国全部参加。由于多次参加盟会,莒逐渐以大国自居,并对外用兵。这时的莒国究竟有多强?据宋普介绍,春秋无义战,莒也不可能例外。公元前555年,以晋为首的12个国家联合讨伐齐国,莒曾要求以“车千乘”从东南方向袭击齐国。“车千乘”,这是多么大的气势,要知道这时堂堂的鲁国才能出“三百乘”呢。当然这可能有点虚张声势,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莒国的国势之强。据说,这一次齐兵吓得不敢出战,晋军焚烧了齐国都城临淄。从此,齐国对莒国极为不满,开始有了报复之心。

可见,黎比公领导下的莒国相当活跃,也相当有势力。可是莒国为何被南方的楚国灭掉呢?除了齐国、鲁国的不断征伐,还有个更重要原因:内乱。到春秋中后期,莒国国内混乱,政治腐败,国势日弱,疆域屡遭蚕食。

公元前431年,楚简王继承王位,他选择的第一个打击目标就是莒国。《史记·楚世家》对这场战争发生的时间及战争结果,只是用寥寥数语,进行了介绍:“简王元年,北伐灭莒。”莒国自受周封始,至战国时期被楚简王所灭,历经三十世、二十三传,存在了近600年。

但是,莒国离楚国还是比较远,楚不能长期占有莒地,莒国的全境最终成为了齐国的疆土。

200多年后,莒地早已是齐国领土。在齐国面临灭国危险之时,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燕人乐毅率军攻打齐国,连克70余城,当时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座城没被攻克。齐湣王逃至莒。后齐湣王被杀,齐襄王在莒即位。

双岭古墓可能是莒国古墓

春秋初期,莒国都城从介根(今胶州城子村)迁到莒县,介根仍是莒国重要城邑,直至莒国灭亡。但关于莒国的神秘探索,几千年来从未中断。陈巨慧、王洪靓、刘振华在《双冢古墓的身世谜题》一文中说:“紧靠胶州城区的三里河街道盛家庄村,耸立着两座不足10米高的土丘双岭 。双岭古称‘双陵’,就是古墓的意思。那双岭古墓的墓主人究竟是谁呢?据胶州文史专家郑文光老先生考证,这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莒国古墓。

自夏商周开始,国君的墓葬都很大、很讲究,且在离都城不远的地方。双岭古墓距城子村非常近,双岭古墓的规模与齐国故城临淄的二王冢和四王冢也极为相似。并且,商代后期盘庚迁都后的帝王,都有‘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习俗。双岭古墓南略小、北略大的规制,也未必不是南子北父或南弟北兄。这些都让郑文光相信,双岭很有可能就是莒国国君的古墓。

然而,上世纪50年代,胶州铺集镇的西皇姑屯村挖出了一批古代的四足方鼎。据专家考证,此非周廷之物。周鼎三足,而殷鼎四足,故应为殷鼎或殷后东夷诸国之祭器,联系其地理位置,认为应是莒国的墓葬之物。”

如果莒国古墓在西皇姑屯,那双岭古墓里躺的又是谁呢?现有的考据说法都有其合理性,但是考古工作以出土实物为准,古墓中若能出土墓志、铭文器物及其他体现时代特点的随葬器,一般就可以结合史料判断墓主人的身份。但现今古墓未经考古发掘,古墓的确切主人和时代仍然难有定论。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宫岩

[来源:城市信报 编辑:夜楼]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