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山脉向西延伸到胶州湾畔 ,在青岛老市区形成大小10余座山头,如青岛山、观海山、观象山、信号山、贮水山、太平山、北岭山、烟墩山等等。这些山头中,海拔最高 、面积最大的是太平山,最小的是观海山,最低的是烟墩山。青岛山无论是面积还是海拔都不占“最”,却是诸多山头中最著名的历史名山、军事名山。
从东西两面坡看,青岛山一如“金瓶似的小山”,匀称而雍容。但青岛山一直是许多青岛人认为很神秘的一个地方。青岛山炮台作为青岛要塞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经过百年变迁,雄姿依然不减。
青岛山记载了青岛城市史,也记载了一页世界历史。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青岛山。
历史:德国日本都给它取过名
青岛山,位于中山公园西侧,是太平山向西延伸的余脉。它以城市的名字命名,海拔128.5米,面积330亩,为老市区内第二高度。
史料显示,我们所知道的青岛山最早的名字出现在青岛建置前后。1891年6月14日,光绪皇帝批准在胶州湾驻防,这是青岛建置之始。这一时期,青岛山的名字叫“凤台岭”,也称“丰台岭”。青岛山当年的规模比现在要大得多,风光也十分秀丽,清北洋大臣李鸿章曾率领一班文臣武将登临此山。
随着德国和日本侵略者对青岛的侵占,青岛山的名称也一改再改。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青岛成了德国的殖民地,很多地名被改。欧人区的地名,多用德国显赫人物的名字,如威廉皇帝街(今太平路)、亨利王子街(今广西路)、俾斯麦街(今江苏路),而原来的“凤台岭”也被改成了“俾斯麦山”。俾斯麦是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以“铁血政策”著称 ,在他的领导下,德意志结束了分裂的局面,成为一个统一的帝国。德国人把青岛山命名为俾斯麦山,可见这座山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强占了青岛。日本占领青岛后,把俾斯麦山又改为“万年山”。由此也可以看出,日本帝国主义虽说打败德国后把青岛交还中国,实际上他们是企图“万年”占据青岛。日占时期,人们继续在青岛山两侧开山取石,山的规模也进一步缩小。据青岛文史专家鲁勇介绍:“青岛的城市建设中,需要‘料石’,也需要‘杂石’,长期以来在青岛山两侧开了两处石子场,大批工人在这里砸石子。几十年间原山的两侧被削去了两大块,变成了工地,山成了峭壁。上世纪四十年代前期,随着来青岛的日本人增多,在青岛山以西新修了几条马路,这几条马路以‘唐宋八大家’的名字命名,砸石子开出的一片土地建了一条(王)安石路,其余还有欧阳(修)路、苏轼路、苏洵路、韩愈路……”
1922年,青岛主权回归后,青岛山亦称京山。1923年,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整理青岛地名时,把此山定名为青岛山。从那时起,青岛山的名字才渐渐传播开来。
解放后,青岛山周边不断被开发。在青岛山的西面建有青岛市歌舞团,后有梦幻剧场;在青岛山的东侧建有青岛师范专科学校 ;在青岛山之南建有社会科学院。1984年青岛山封山建园,1986年青岛市政府命名为青岛山公园。1987年7月1日,青岛山建成公园并对外开放,公园内建有“知春”、“翠波”、“揽趣”、“梅友”等春夏秋冬四景,还有“福”字照壁、伦克忠(青岛早期工运领袖 ,1925年9月被军阀张宗昌枪杀于济南)烈士纪念碑等景点,成为一处集教育、休闲、游览、娱乐为一体的新的人文景观。
炮台:清政府和德军都在这里建炮台
无论是清政府,德日侵略者,还是国民政府,对青岛山都颇为重视。为什么呢?这跟青岛山的战略地位有关。
青岛山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从山势环境来看,青岛山不仅是前海一带最高 、最没有遮拦的山,而且也是南控青岛湾、北扼台东、四方和后海一带的最佳制高点。所以,在青岛早期的战略形势图中,青岛山的中心地位是没有人能动摇的。
最早在青岛山设炮台的是晚清政府。1891年6月14日 ,大清帝国决定在胶澳设防,后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部移防胶州湾,筑起了兵营,并在青岛山、团岛各建炮台一座。1897年德军强占青岛后,在青岛山上修筑了青岛山炮台。
青岛山炮台是德军于1899年始建,由500个中国劳工历时6年建成,由南、北炮台和德军“青岛要塞”地下中心指挥部所组成,扼守青岛海口,俯瞰青岛市区,负责整个青岛的防务指挥任务,被侵华德军称为“青岛炮台之最重要者”。青岛著名文史专家王铎在《青岛山炮台探秘》一文中说,德国占领青岛山后,在山南坡安装了两门210毫米的克虏伯大炮,在北坡安装了四门280毫米的克虏伯大炮,这些大炮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不仅如此,德军还将山体掏空,建立了一座永久性的地下要塞,俗称德军“青岛要塞”地下中心指挥部。这个指挥所分为三层,最上一层为军事观测区、二层作战指挥区、三层后勤区。这些分区虽功能不同,但上下相连,左右均有通道和出口,遇到战事紧急情况,还有紧急通道。在要塞内,不仅有作战指挥室、报务室、会议厅、营房、锅炉房和弹药库等等,还有医务室、仓储室和水井、厕所等。所有作战所需的房间和物品,均应有尽有,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作战单位。
在青岛山炮台,最大的看点是位于山顶可360度旋转的铸铁瞭望塔。这座铁塔重20吨,铁甲为暗堡形,有旋转盔。人在塔内,可以自由地扳动方向盘,通过瞭望口观察到前海、后海、山上、山下的情况。据介绍,这座铁塔是在德国本土铸造成的,用船运到青岛之后,便在山顶进行拼装。可以说,青岛山炮台规模之宏大,结构之复杂,功能之齐全,当时堪称亚洲第一,现在仍为国内所仅存。
德军在青岛山炮台的修筑上用尽心思,但还是不能避免失陷的命运。1914年日德战争期间,青岛山炮台曾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后来,德军因兵力不足被迫投降时,将炮台炸毁,但钢制炮座和水泥炮室依然完好。
兵营:山麓建兵营,后开办大学
为了拱卫青岛山炮台,德军还在青岛山山麓 ,距离炮台200米处修建了宏伟的俾斯麦兵营。该兵营是青岛“三大兵营”(另外有伊尔底斯兵营、毛奇兵营)中最大的,原址即章高元建的炮兵营址。中国海洋大学老校区就建在俾斯麦兵营旧址上,据说从地质教学楼的负二层,有隧道可直通德国总督官邸,也就是现在的迎宾馆,以及栈桥码头和青岛山炮台。
据青岛文史专家鲁勇介绍,为了向青岛山炮台 、俾斯麦兵营运输弹药、物资,由大港火车站修了一条铁路支线,沿今乐陵路、大连路至山下,建了火药库(今艺术学校址),以后拆去这条铁路,才建了大连路。
俾斯麦兵营一直是列强争夺的对象。日本战胜德国,第一次侵占青岛后,把俾斯麦山改为“万年山”,把兵营也改为“万年兵营”,继续屯兵。
北洋政府时期,吴佩孚的部队“五师”,把万年兵营当成了营房。1923年康有为来青岛后,见青岛没有一所大学 ,就有了在这座兵营办学校的想法 ,但他没办法“请”出兵营里的北洋军队。1924年,吴佩孚的部下高恩洪任胶澳督办,凭着和吴佩孚的关系,他让北洋军队撤离兵营,并在兵营的旧址开办了私立青岛大学。从此,青岛山上由战火弥漫到书声琅琅。
1927年,国民政府北伐,北洋政府倒台 ,私立青岛大学停办。国民政府接管山东以后 ,在蔡元培力主之下,利用私立青岛大学的校舍办起了国立青岛大学,杨振声出任校长。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改称国立山东大学 ,仍在原址。它也就是现在山东大学的前身。
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又把原万年兵营(后国立山东大学)房舍做了兵营,这所校舍长期以来没有院墙,这次作为兵营以后修建了院墙。抗战胜利后,美国大兵进入青岛,这里又成为美国兵营,直到1948年底才交还国立山东大学 。这时因有了院墙并有阴岛路,国立山东大学与青岛山才分割开来。
河流:青岛河发源于青岛山
既然说了青岛山,就不能不提跟它相关的青岛河。这条季节性河流发源于青岛山,现在已经消失了,我们只能依据历史记载来还原它的本来面目。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岛河是青岛的“母亲河”。
原来,青岛山有泉水,水流下来后就在如今的青岛39中汇聚,河水沿着登州路、龙江路经过大学路一直流入青岛湾,成了一条全长2.5公里的小河。杨洪勋在《青岛河:消失的母亲河》一文中称,青岛河可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被称为掖县路大沟,在河上筑有一道堤。堤上、堤下形成了两个湖,上湖大、下湖小,这一段青岛河,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因建战备干道,被覆盖成平地盖了若干高楼。中游黄县路与大学路之间至今尚存百米露天河床一段,另有百年石桥两座;下游从原红十字会一带至入海处。1937年建红十字会 ,把这一段用石板覆盖,上面盖了土,下面仍是河。鱼山路至海口这一带青岛河,往西不到100米就是东方菜市,虽然河道不宽,却也常年流水,杨柳依依。
青岛河为什么被称为青岛的“母亲河”呢?这跟它在青岛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有关。青岛著名文史专家鲁海说,可以说没有青岛河就没有如今的青岛。现在建立港口都需要提前建立一个防波堤,而小青岛则是天然的一个防波堤,加之青岛湾有青岛河水注入,入海口形成天然良港 ,海水涨潮时,大的海船可逆河而入,据说可驶入到原青岛市博物馆一带,河岸于是成为顺岸式码头。在明代青岛隶属于即墨县的时候,青岛河入海口成青岛口,它的位置就是太平路天后宫前的海滩。
青岛河入海口的两岸就是天然的码头,现在天后宫还有一块同治年间的碑文,上面写着在乾隆年间旅客商人云集于此。正是由于有着天然的海口优势,青岛才在19世纪末开埠。据史料记载,清末,青岛口市井商贸盛况已达中等县城规模。青岛口外通朝鲜,北通辽宁,南通江浙闽粤,以及山东诸港 ,进出口贸易日渐活跃。1896年仅来自福建、宁波的民船即达117艘,多为载重2000担~6000担的大型船舶。
但后来,青岛口又逐渐被青岛大港所代替。
特约撰稿 田野
◎链接青岛的德国炮台
自1899年起,德国开始在青岛进行大规模军事建设,构筑了一系列炮台,构成了规模庞大、设计先进的军事防御体系。
永久性海防炮台
团岛炮台。位于团岛半岛前端的团岛濞,孤悬前伸于胶州湾口海中,形势险要 ,原为清军炮台,未竣工而被德军侵占。德军在原炮台基础上扩建增筑建成现炮台,配置3门口径为88毫米的加农炮。
台西镇炮台。位于团岛后方西岭高地,原为清军修筑的西岭炮台,未竣工而被德军侵占。德军将其扩建增筑,建成现炮台,改名为台西镇炮台,配置4门口径为210毫米的加农炮。
衙门炮台。位于清军总兵衙门前方(今金口二路一带),因炮台近邻青岛口,故名青岛炮台。德军侵占胶澳后,改称衙门炮台,其火炮仍为章高元时安置的克虏伯台炮,共有3门口径为150毫米的加农炮。
俾斯麦南炮台。位于俾斯麦山(今青岛山)南坡,1899年始建,1905年建成,配置280毫米榴弹炮4门。该炮台是德军在青岛所修筑的炮台中规模最大、火炮口径最大、地位最重要的炮台。
汇泉角炮台。位于前海汇泉南角前端,1902年建成,是德国在青岛自建的第一座炮台,配置两门240毫米加农炮、两门150毫米加农炮。
永久性陆防炮台
俾斯麦北炮台。位于俾斯麦山北坡,建有数百平方米的地下掩蔽部和两大炮位,配置两门150毫米的加农炮。
伊尔奇斯北炮台。位于伊尔底斯山(今太平山)北部山头处,构筑有大规模地下掩蔽部,配置6门 120毫米的加农炮,是德军陆防炮台中最庞大、最重要的炮阵地。
伊尔底斯东炮台。位于伊尔底斯山东部山头上,构筑有地下掩蔽部,配置两门 150毫米加农炮。
仲家洼炮台。位于仲家洼北侧高地,规模甚大,共筑有8个炮位,但未配置火炮。
据不完全统计,在德国侵占青岛17年所投资的2.1亿马克中,直接军费开支即达5000余万马克,主要用于炮台、堡垒、兵营等工程项目。这些庞大而复杂的炮台工程由德国工程专家设计,德军驱使中国劳工秘密建造,费时多年方建成。据知情人揭露,炮台竣工后,德军为保守军事秘密,将筑台中国劳工秘密杀害,毁尸灭迹。
[来源:城市信报 编辑:夜楼]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