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青岛的发展离不开交通方面的优势,这里既指青岛港,也包括胶济铁路。胶济铁路连接济南 、青岛两大城市,是山东省境内最早的铁路。而作为这条铁路的起点站 ,青岛火车站的地位就显得格外重要。
对乘火车往返青岛的旅客来说,青岛火车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其鲜明的德国乡村教堂式风格在全国众多火车站中别具一格。青岛站始建于1900年,是一座饱经沧桑的百年老站 ,由德国人海因里希·锡乐巴设计,从论证到建成历经了不少波折。100多年历史的青岛火车站,记载了无数相聚与离别的故事,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虽然期间经历了两次重建,但至今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历史色彩。
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中国离海最近的火车站——青岛火车站。
缘起:55个站,铁路开建青岛站还没落实
说青岛火车站,要先说说胶济铁路。
1897年11月1日,两名德国传教士在曹州府巨野县张家庄被当地反洋教组织大刀会所杀,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巨野教案”。11月14日,德国借口“巨野教案”,武力占领青岛。
德国占领青岛后,就开始谋划修建一条连接青岛和济南的铁路,以利于其掠夺资源,并将势力向内陆渗透。1898年3月,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里面提到:中国允许德国在山东营造铁路二道。其中之一就是胶济铁路,其名称取胶澳(青岛地区昔称胶澳)与济南之首字。胶济铁路从青岛北行,绕过胶州湾,西抵济南,全长384.6公里,是山东省境内最早的铁路,也是中国最早的铁路之一。
为修建这条铁路,德国人很下工夫。1899年6月,德国当局成立山东铁路公司,14家德国银行共同出资5400万马克,其中德华银行为最大的股东,故又称德华山东铁路公司。9月23日,胶济铁路开工,采取建成一段通车一段的方法。1901年4月8日通车至胶州;1902年6月1日通车至潍县……到1904年6月1日,全线及张博支线同时通车,正线里程为441.4公里(含张博支线)。
既然要修建铁路,就不能不谋划沿途车站。据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原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王桂云介绍,德建胶济铁路时,全线设有55个站,作为整个铁路的起点,青岛火车站无疑是最重要的站点之一。不过有趣的是,直到1899年9月23日,德皇之弟海因里希亲王在青岛主持胶济铁路开工典礼,青岛火车站的修建还没落实下来。原来,围绕这个火车站的选址和设计,出现了一系列的争议。
选址争议:曾计划设在栈桥附近,两派意见分歧
青岛火车站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址。这件事影响了火车站的开工建设,官司一直打到了柏林董事会。
最早,青岛火车站的选址不在现在的位置,而是在栈桥附近。1898年8月16日,青岛第一份城市规划方案草案出炉。胶澳总督府筑港工程部首位负责人格奥尔格·格罗姆施,拟将青岛火车站设在栈桥附近。从1900年至1901年的《胶澳发展备忘录》地图中可以看出,一条蜿蜒的铁路线,穿过现在的青岛站位置,一直向东,延伸到栈桥终止。
格罗姆施的的意见遭到了两位德国铁路工程师的反对。一位是海因里希·锡乐巴,另一位是路易斯·魏尔勒。锡乐巴时为山东铁路公司驻青岛和山东事务所的经理、首席工程师 。
于建勇在《百年胶济:济南青岛两站初建珍闻》中说,锡乐巴和魏尔勒认为车站设在栈桥附近不合理,因为这会使铁路形成一个很大的弯道,对当时的技术而言显然要求很高 。1899年3月13日,魏尔勒代表锡乐巴向山东铁路董事会提议另行选址。5月4日,城市规划第二稿出台,车站改址。但这一方案遭到胶澳总督府的强烈反对。双方的争执传到了德国首都柏林。柏林山东铁路董事会技术领导盖德兹,试图夺取青岛铁路工程的领导权,“甚至想从柏林决定每一座桥梁打桩的类型和方式”。锡乐巴最后忍无可忍,致信柏林董事会,公开批评盖德兹“技术上不成熟”。
最后,青岛火车站还是按锡乐巴的意见 ,西移到了笔直的轨道旁,即现在的位置。如此一来,车站仍然是直面胶州湾前海,这也让它成为中国离海最近的火车站。
而此时,胶济铁路早已开工建设了。
设计角逐:最初设计太奢侈遭否决,钟楼方案胜出
在选址确定之后,青岛火车站的建设又遇到另一个问题——采取何种设计方案。
青岛火车站是胶济铁路第一站,自然引起许多建筑设计师的关注。阿尔费雷德·格德尔茨就是其中之一。格德尔茨时为山东企业联合集团代表,并以此身份参与山东铁路公司事务。在山东铁路建设期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柏林。青岛火车站的设计,是他在柏林完成的。这个方案堪称雄伟,当然在造价上也更为昂贵。山东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普遍认为,“建筑体积太大而且过于昂贵”,他们并不愿意花费太多的钱在殖民地兴建一个过于奢侈的火车站。格德尔茨的方案遭到否决。
海因里希·锡乐巴应董事会要求,设计了一座更小也更为适度的建筑。锡乐巴的设计方案 ,由高35米的德式钟楼和大坡面的车站大厅两部分组成,钟楼沿用了德国乡间教堂样式。有人说,是锡乐巴将他记忆中的德国教堂原封不动地搬到了青岛。
该站是纯粹的德式建筑,主要源于当时的青岛为德国的租借地,德国人在车站的风格上有充分的自主权 ,可以不用过多地去考虑中国人的接受程度。而胶济铁路沿途的中小火车站,皆位于清政府控制的地区且多通过乡村,因此为取得中国民众对铁路这一新运输形式的信任感,设计者将车站设计为“中西合璧”风格。
在历经种种波折后,青岛火车站在1900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1901年,青岛站开站并定名为青岛,延续至今。作为胶济铁路的起点站,青岛火车站也成为青岛的景观建筑之一。
百年钟楼:青岛站的标志性建筑
现在的青岛火车站,唯一能够与历史对话的就是那标志性的钟楼。从这里依稀可以看到110多年前车站的风貌。
青岛站外形为纯粹的德国文艺复兴风格,高大的装饰山墙突出了面向市区的主入口,格外醒目。车站大楼南角耸起一座厚实的钟楼,下部与地面垂直开有三排两组细窗,建筑双坡陡峭屋顶,钟楼基座、窗边、门边以及山墙和塔顶装饰都用花岗岩砌成。钟楼本身位于广西路和兰山路中轴线上,构成这两条路的对景。这栋标准的德式建筑以实用性为主,钟楼上的四面钟是人们出行坐车的工具。据悉钟楼部分用来办公,后来还举行过画展。虽然不大,但也算精致。
当胶济铁路逐渐成长为中国铁路干线之时,青岛火车站高耸的德式钟楼也足以震撼人心。正是这样,设计了车站的海因里希·锡乐巴被后人记住了。
1991年,因增设胶济复线,青岛火车站扩建,老站基本拆除,在原址改造重建。新钟楼增高了3米,以求与新建候车大楼的比例协调。
2006年,为迎接奥帆赛,青岛火车站再次扩建。扩建后的青岛站保留了标志性建筑——钟楼,并以此建筑特色为基调新建其它建筑,使车站形成了一个可以与历史对话的有机整体。
据介绍,青岛火车站第二次扩建时,钟楼整修和原来相比有两大变化,一是为了与整体的德式风格相适应,将1991年改造时用的中国古典琉璃瓦换成了德式牛舌瓦;二是将原来的砖木结构换成了现在的混凝土结构。
政要名流:曾迎来逊清遗老,接待过孙中山
毫无疑问,100多年来,青岛火车站见证了匆匆行走在这里的所有过客。这中间,有如同我们一样的平凡者,也有呼风唤雨的大人物。
1912年清政府灭亡后,青岛迎来了大量的逊清遗老。让我们看看这份悠长的名单吧:恭亲王溥伟,晚清军机大臣吴郁生 ,学部大臣劳乃宣,两广总督陈夔龙,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辫帅”张勋,礼部侍郎于式枚,国学大师辜鸿铭……他们居住在青岛火车站附近,比如张勋住在浙江路7号。而青岛站附近的宁阳路曾经叫“赃官巷”,山东巡抚杨士骧、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的弟弟徐世光都住在这里。
走过青岛火车站的大人物中,最著名的是孙中山先生。1912年8月,孙中山应袁世凯之邀进京面商国事。随后以“全国铁路督办”的身份着手实业救国的铁路建设,先后视察了北京、石家庄、太原和天津等地,9月26日抵济南。据史料记载,青岛商界和市民闻知孙中山要到济南,便纷纷邀请他来访。
9月28日早7时,孙中山在夫人卢慕贞、秘书宋霭龄及同盟会员徐镜心、刘冠三等人的陪同下,沿胶济线由济南赴青岛。途中在高密站停靠时,孙中山会见了同盟会高密分部负责人侯芝庭等人,并留下了“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的训言。傍晚6点,列车抵达青岛火车站。在月台和站前广场上,聚集了2000多名欲一睹民国首任大总统风采的热情市民,其中多为孙中山的广东同乡或来自青岛各校的学生 。孙中山告别欢迎人群后,乘敞篷马车到“沙滩宾馆”下榻。
据青岛著名文史专家王铎考证,孙中山在青岛一共拍过十几张照片,而《孙中山在青岛火车站》尤为珍贵。这张照片所表现的是孙中山刚下火车,在青岛火车站与前来迎接的代表见面的场面。据说画面中,不仅有当时青岛商界的名流,而且还有德国、法国和青岛报界的记者。照片是当时的“青岛照相馆”拍摄的。在孙中山走过的车站月台上方,青岛人还扎有上书“欢迎”两个大字的“彩坊”。
孙中山在青岛的时间很短,1912年10月1日傍晚,乘龙门号轮船,返回上海。这次唯一的青岛之行,令青岛民众怀念。1929年5月22日,为纪念孙中山,“山东路”改名为中山路。中山公园也是为纪念孙中山而命名的。 特约撰稿 田野
[来源:城市信报 编辑:夜楼]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