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岛,位于黄岛区境内,与团岛隔海相望,相距2.26海里,是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东 、南、北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54公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凿出了独一无二的金沙滩、银沙滩。实际上,薛家岛是半岛,与陆地逶迤绵延相连,这个岛呈狭长月牙形拱卫着青岛,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青岛的“海上门户”。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薛家岛。
薛家岛的美丽传说
薛家岛,古称“凤凰岛”,自古为军事要地、海陆要津。唐代便屯兵驻守,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亲自率领水师东征,于是屯兵的小岛得名唐岛,两岬环抱的海湾为唐岛湾。春天,唐岛湾公园百花盛开,可是这里曾是金戈铁马之地。南宋时期,宋朝军队在当地陈家岛海战中大破金兵。明 、清两代,薛家岛属胶州沾化乡辛林社,皆设陆海巡地,以防倭寇。
薛家岛历史悠久。据《黄岛往事》记载:“薛家岛春秋战国时期属鲁国,唐、宋时属密州 ,元、明时属胶州。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除西部官厅、焦家庄、孙家沟、红卫、张宝湾5个村(今属长江路街道)仍属胶州沾化乡辛林社外,其余各村划归青岛德国租借。”
关于薛家岛的得名,有不少美丽的传说。第一种说法是金凤来仪。相传古时候一只金凤凰飞赴天庭参加百鸟盛会,飞抵胶州湾畔,为美丽的风光所陶醉,乐不思飞,停落在胶州湾南侧,遂成今天的薛家岛,因此薛家岛又称“凤凰岛”。从地图上看薛家岛,确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
第二种说法,薛家岛曾是鳌鱼之身。传说大禹治水时 ,水流东海,到了山西河津遇到障碍。大禹请天帝相助,天帝命鳌鱼去治水。结果,鳌鱼经过即墨县东南海边时,因太疲倦,竟在沙滩上睡着了。这一睡,却睡了九九八十一天,耽误了治水。天帝大怒,命太白金星下凡捉拿鳌鱼。太白金星见鳌鱼还沉睡不醒,手起剑落,斩了鳌鱼的头,那鱼身留在沙滩上,成了今天的“崂山“,鱼头则滑入大海,变成薛家岛。
传说毕竟是传说。其实,“薛家岛”之名源于薛氏家族,后面我们还会详细解释。
薛家岛的百年变迁
百年来,薛家岛通过从军用码头到民用码头的改变,实现了飞速发展。这段历史,刘增平在《薛家岛的百年变迁》里是这样说的:
薛家岛村古属胶州 。清代《胶州志》载:“薛家岛在治东南百里 ,山形佳胜。东为封山,西连青泥岛。封山在薛家岛东,三面临海,登巅一望,浩瀚无际,游者称为小蓬莱。”
1898年3月中德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将胶州湾以西,原属胶州的薛家岛、黄岛、红石崖一带均划入胶澳租借地范围。德国当局初期规划,在薛家岛村旁建了兵营,在安子村东开始建码头,并打井获得水源。
青岛和薛家岛有海东、海西之称。海西,主要是指薛家岛(1929年,青岛市设海西区,薛家岛属海西区)。1932年8月,时任青岛市市长沈鸿烈率众人乘船经安子码头来薛家岛视察,他主张将德国人在安子村东修筑的这个军用码头扩建为民用码头。不久,安子民用码头正式纳客,由于水上交通便利,来往客人连年增多。一时间,薛家岛经济迅速繁荣,饮食服务业发展很快。与此同时,1932年春夏之际,薛家岛东村南岭设立了当地的一个地方行政机构——海西区乡区建设办事处,亦称薛家岛乡区建设办事处。薛家岛村实际上在那时已有了市镇的规模,有阳武街、光汉街、书生街、民学街、大昌街、振远街、振业街、明利街等纵横的街道。
之前,薛家岛是没有公立医院的,私医也不多,神巫却盛行。1933年,在今薛家岛四村设青岛市立第六医院,凡薛家岛所辖之居民到此医院治病都予以照顾。1933年,薛家岛也有了公办小学,开办的学校有薛家岛村、辛岛、南营等9处。
1942年,薛家岛为胶州区直属镇。1944年,薛家岛重新划归青岛市海西区。1945年8月,薛家岛解放,属珠山县,建薛家岛区。
2011年6月30日,胶州湾隧道和胶州湾大桥同时通车,海东 、海西终于连接。出了胶州湾隧道继续前行,由西海岸的前海海滨南眺,隔海相望便是薛家岛了。
青岛古代唯一封“侯”高官
我们在上文提到,“薛家岛”之名源于薛氏家族。那么,薛氏家族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故事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主人公是一个叫薛遇林的人。薛遇林,原籍陕西同州府韩城县人,明初为加强海防戍边,他作为一个军户迁徙到薛家岛,成为薛姓始祖。明初的这片海滨,一片荒凉,他披荆斩棘,开垦土地,种田戍边,逐渐形成薛家岛村。薛遇林生六子,六子取名薛禄,也叫薛六,后因军功升官赐名薛禄。听到这个名字,您可能猜到了,就是那个跟随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薛禄。
王浩的《阳武侯故里薛家岛》中提到了这件事:薛禄年少时家贫,18岁便代兄从军,后来在燕王朱棣部下当骑兵,骁勇善战。随燕王屡次南征北战,出塞蒙古,击败北元残余势力;与来犯南军作战。一次他“马失前蹄”被敌军擒获,却临危不惧,“夺马劫刀”,孤身一人从敌营中冲杀出来。部下将士见主将驰回,军威大振,结果转败为胜。
燕王朱棣举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薛禄参与并立战功。朱棣称帝,为明成祖,年号永乐。永乐年间,薛禄曾为北疆主帅,多次打败蒙古入侵,后升荣禄大夫右军都督府右军都督(正一品)。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迁都北京,大封功臣,薛禄被封为“阳武侯”,北京故城是薛禄当年主持营建的浩大工程。朱棣之子朱高炽(明仁宗)登基后,薛禄被加封太子太保,世袭侯爵。薛禄还修建了一段长城作为明国防工程。明宣宗御驾亲征,以薛禄为讨伐先锋,平息了汉王朱高煦的反叛。
薛禄,戎马一生,屡立战功并屡获加封,他是青岛市辖区市范围内古代唯一封“侯”的高官。薛武侯墓就在现在的薛家岛四村内。《明史》有传,记载着薛禄其人其事。
薛禄因军功光宗耀祖、泽披后代。世袭少保阳武侯,上封三代,下荫子孙。他的祖先及后人有7人死后追封阳武侯,子孙中有7人生前袭侯,共224年,直到明亡。
薛家岛是这样解放的
如今,这些神秘的传说、百年的沧桑,早已随着薛家岛的解放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只是,薛家岛的解放并不顺利。我们还是看看《蔡晋康起义:薛家岛解放突破点》一文中的介绍吧:
1949年春,山东全境大部解放,但青岛及其外围的即墨、胶州湾西南岸的薛家岛仍为国民党军队所盘踞。为解放青岛,山东军区成立了青(岛)即(墨)战役指挥部,许世友任指挥。在胶州湾西南岸,滨北军分区独立1团和胶南县指挥部,接受了解放薛家岛的任务,由独立1团统一指挥。
薛家岛地处胶州湾西南岸,东北与团岛构成胶州湾的钳形出入口,扼制着胶州湾的通道,是一个军事要冲,对青岛市区 、港口、海湾的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薛家岛,驻守的是国民党山东省保安2旅,总兵力8000余人。敌人自濠北头至薛家岛沿线筑有坚固的地堡、子母堡、封锁墙,工事构筑坚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从当时薛家岛地区态势上看,敌多我少,敌守我攻,军事上不利因素较多。
1949年2月,山东省保安第2旅副旅长兼第6团团长蔡晋康奉命开赴青岛外围薛家岛前沿阵地驻守。在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和政治攻势的压力下,蔡晋康与副团长杜再生密商后,表示在适当时机举行起义。然而,我军考虑到蔡晋康曾长期反共的历史,对他是否起义没有十分把握。因此,对解决保安第6团,作了两手准备:真起义 ,就接应其起义,趁机消灭旅部解放薛家岛;假起义,做好战斗准备,把敌人全部消灭掉。
1949年5月25日,滨北军分区独立1团和胶南县指挥部在胶南县的配合下,向驻守薛家岛的敌军发起了攻击。5月26日晚,蔡晋康在马家濠前线率团2000余人(含旅部特务连)起义。晚10时 ,我军顺利进入其防区,占领了薛家岛西部。随后,立即兵分三路向薛家岛中部发起攻击。27日拂晓,独立团1营占领薛家岛村。6月2日凌晨2时许,敌人从海上狼狈南逃。
至此,薛家岛又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鱼鸣嘴,青岛的“天涯海角”
如今,洗尽铅华之后,薛家岛这个曾经的“睡美人”,绽放出惊世的风华与美丽。
薛家岛拥有令人称羡的“三S”资源,三面环海,一面靠山。绵延起伏的山脊线与气势磅礴的大海相映成趣,山水相依,灵气逼人。
不身临其境,就体会不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凿出一处处迷人的旅游景观,金沙滩、银沙滩是青岛优良的海水浴场,金沙滩全长3.5公里 ,呈月牙形南北展开,滩平沙细,风小浪静,水色透明,堪称岛城第一。
薛家岛的最南端,陆地终端的海岬(海岬是尖尖的锐角,伸向大海),是一个叫鱼鸣嘴的渔村,也是薛家岛的一个海湾。鱼鸣嘴,为海拔大于5米的平台,三面为现代海蚀崖 ,南与老灵石相对峙,被称为青岛的“天涯海角”。
鱼鸣嘴,这么好听的名字从何而来?原来在鱼鸣嘴有种鱼叫黄姑鱼,这种鱼晚上就会聚集在这地方,成群结队,每个夜晚都会发出“咕咕”的叫声,鱼鸣嘴的地名由此产生。鱼鸣嘴不仅名字美,景观更让人惊奇,三面环海,村庄北面、西面、南面都是海水包围。站在海岬举目四望,如遇大海波浪翻滚,惊涛拍岸,浪花洁白似雪,势如万马奔腾,那景观相当壮观,因此有“鱼嘴雪浪”之称。还有一种说法,此名因陆地尖尖地插入黄海深处,状似鱼嘴,故得名。
鱼鸣嘴并不大,当年也就几十户人家。而在海岬的尽端,还有一座高耸的航空觇标,作为航空飞行器的指示物和测绘点。
在鱼鸣嘴,还能看到神秘的鱼鸣石。鱼鸣石位于鱼鸣嘴村南海内,北距陆地0.5公里 ,属明礁。渔汛期来临 ,海豚聚集互鸣,人们称之为“鱼鸣石”,又称之为“玉明石”。据《增修胶志》记载:“海中有石 ,突出水面,长二丈余,为玉明石,一作鱼鸣石,又因该岛与灵山岛遥遥相对,故又名老灵石”。城市信报记者 宫岩
[来源:城市信报 编辑:夜楼]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