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可视化管理地下管网 维护城市生命线的女老板

2014-11-25 08:01:17
责任编辑:亚麦

搭建跨学科的技术平台

记者:听您介绍了这么多,专业性太强了,您当时是学英语的,接受这些东西容易吗?

张延玲:刚开始也完全不懂,现在也称不上专家 ,主要靠我们团队的技术力量和跟高校合作的研发团队。但是在一个领域里待的时间长了,熏也熏出来了。

记者:对于咱这个行业,您认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张延玲:当然是技术,技术永远是第一位的,离开了技术,被别人超越了,就会变成炮灰。抢占技术高点,就很难再下来,你会惯性地跑在前面。

记者:听了您的讲解,感觉这是一个跨学科的产业。

张延玲:没错,就比如说地下管网自动预警系统,它就结合了高分子材料、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声波传感技术、红外传感技术、地下埋设物检测、北斗卫星导航定位通信技术、GIS地理信息、无线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过物联网等数十项高科技手段,解决了对地下管网进行智能化管理与自动预警等问题。

记者:那么,厚科是怎么保证技术研发的力量呢?

张延玲:以公司研发团队为核心,还汇聚了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光电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的专家教授,我的思路是公司就是平台,谁有本事谁就来,欢迎所有的科研人员加入。

产品迭代靠“交互”

记者:您总是提到需求、迭代,我们的产品共进行了几次大的迭代升级?

张延玲:简单地说经历了五个阶段:标识示踪带用原材料的优选及改性研究;标识示踪带结构设计和生产工艺装备的研制;标识示踪带电子标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标识示踪带电子装置系统与原标识示踪带的有效融合;地下管网自动预警系统。

记者:介绍一下地下管网自动预警系统吧。

张延玲:我们根据地下管线的介质采取不同的预警方式、又根据电子产品的现有缺陷预防误报,采用了叠加式、交叉式的预警方案,共有22种解决方案。由于时间关系,只能给你介绍两种预警系统、一是基于嵌入式的水下管网自动预警系统;一是基于套管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的地下管网自动预警系统。前者已在做具体应用,后者公司正在和相关部门一起做示范园区。

记者:地下管网牵扯部门众多,需要多部门联动,厚科的未来似乎更多地与国家和政府的战略拴在一起。

张延玲:如果说作为公司行为来讲,我们接单才赚钱,我们当然希望政府从国家战略角度去高屋建瓴地看到地下管网监测的重要性。但我想这更是所有老百姓的愿望。

最难的是资金问题

记者:目前发展的难点是什么?

张延玲:还是资金问题。我们研发的内容是市政工程项目,通常这些研发是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的。企业做这方面研发,没有资金不行,如果资金充足,目前所需要开发的软件就有19套,将很快完成。由于资金短缺只能慢慢来。我们公司的利润全部用到研发上了。目前我们的产品和研发,已经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 ,青岛市政协、青岛市统战部、省建设厅、青岛市建委先后下文并向社会推荐。

记者:公司未来的目标是什么?

张延玲:手握专利心中不慌,我坚信有一天地下管网自动预警系统会成为国家要求的“标配”。在我的构想中,未来会实现地上地下的联动管理,比如一个值班室的屏幕,可以同时看到地上治安情况,也能看到地下管线的预警报告,达到实时互通互联。放大一点说,不远的将来,在北京的大数据控制室,就能监控全国各地的地下管线及其他埋设物的运行状态,一旦报警,会瞬间调动当地资源进行安全防护。真正实现本地区联动,全国互联互通的预警机制,真正实现让地下“生命线”变得更安全。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