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购物节太多消费者麻木 降价促销这招能用多久

2014-12-19 13:57:14
来源:青岛日报
责任编辑:尺素

\

“双十一”没抢上?不要紧,紧随其后的就是感恩节大回馈。“双十二”手慢了?也没关系,接下来还有圣诞促销、元旦打折、春节扫货等。此外还有情人节、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有节要打折,无节创造节日也要打折。当打折成为常态,“双十一”“双十二”的抢购狂潮还能否延续?这种促销模式会为商家带来更多利好,还是相反的效应?保持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单靠降价这张牌能打到几时?

“双十一”“双十二”还有多大吸引力?

打折常态化让消费者变麻木 VS关键性消费节点仍受追捧

尽管从数据来看,今年 “双十一”“双十二”销售额依旧惊人,但身边很多朋友对这两个购物节已经不像两三年前那样狂热了,他们甚至不再在意各种“节”,只在有需要的时候才去购买。的确,除了各种“节”,很多商铺还会时不时地来一出“限时优惠”,随时打开网页,随时都能发现各种折扣。从消费心理来说,“限时优惠”能够让人产生一种供不应求的稀缺感和紧迫感,从而引发抢购,达到扩大销量的效果。但是当“限时”成为常态,当“折扣价”比“原价”还多见,那么泛滥就取代了稀缺,麻木就取代了紧迫,抢购狂潮自然会消退。也许未来某一天,当人们再次查看日历时,“双十一”“双十二”已经不再具有什么特别含义,而是回归成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王沐源

5200万元、9.36亿元、53亿元、191亿元、350亿元、571亿元,这是从2009年到2014年阿里“双十一”的交易额,无论是因为网购人数增加还是客单价提高,交易额逐年成倍数增长直接反映了消费者对“双十一”的喜闻乐见。虽说现在各个电商平台隔三差五就会推出某些品类的打折商品,但像“双十一”、“双十二”这些节点大范围、大幅度的折扣还是与平时的小打小闹有所不同,大部分商家一年的销售峰值都出现在这些关键节点,因为消费者的购买力得到集中释放。“剁手族”在“双十一”的疯狂“买买买”自不必说,就连平时忙于工作,无暇网购的上班族也在这个时候冒出来囤货,因为对他们而言,平时搜集各平台的打折信息、比价比货消耗的时间太多,而“双十一”这样的节点性事件可以减少他们的决策时间,在短时间内完成购物计划。有需求才有市场,“双十一”、“双十二”购物节的概念从天猫、淘宝一家独创到电商集体狂欢,自然不是商家一厢情愿,消费者或刚需或跟风的购买行为才是最大的催化剂。刘佳旎

频繁打折为商家带来什么效应?

信誉受损劣币驱逐良币 VS冲高销量打响品牌还要靠打折

平时的打折究竟是不是“小打小闹”,“双十一”“双十二”的优惠究竟是不是“名副其实”,我想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又或者很多人根本就说不清楚。一些消费者变麻木不仅是因为打折太常见,更因为“今儿打明儿打后儿还打”给人带来一种不信任感。就如同有些实体店一年四季都挂着“结业大甩卖,最后三天”的牌子,人们发现实情之后还会进店买东西吗?而且一旦人们对这种现象产生警惕,就算有的店真的要结业,我们也会把它当成是另一个喊“狼来了”的孩子。网络上的频繁打折也是这个道理,当真打折假打折傻傻分不清楚的时候,它给商家带来的将不是销量的增加,而是信誉的污点,甚至是对整个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伤害。更难办的是,这种频繁打折已经陷入了囚徒困境,因为定价本来就是商家的自由,当别的商家打折时,自家不打折仿佛就丧失了优势,只能这样循环下去。王沐源

我们不该把虚假打折、不诚信的商家归咎于频繁的电商促销价格战,因为早在电商出现之前,这种“最后三天跳楼价”的营销伎俩就被用于引诱消费者。现在的消费者也被商家“训练”得越来越十分精明,借助网购比价软件、价格曲线插件都可以将虚假打折的商家打回原形。所以,“劣币”终究还是会被淘汰。即使打折促销的市场上鱼目混珠,也还是有大批商家投身其中,为什么?因为以服装为代表的制造业整体供过于求,打折促销便于商家清理库存,回笼资金。当然,“双十一”、“双十二”对商家而言也不单纯是个冲销售额的节日,还有其他价值:比如造就了茵曼、韩都衣舍等一众淘品牌过亿的销售神话,让这些淘品牌可以与优衣库、ONLY等传统品牌一决高下;再如利用打折促销测试新产品的市场反应,从而指导商家进行产品研发和优化。刘佳旎

降价促销这张牌还能打到几时?

降价牌最缺乏技术含量变相促销不如直接降价来得痛快

记得小时候我和老妈去赶每年一度的庙会,那种人挤人的购物体验真是不怎么好,只是因为庙会上东西全、价格低,所以诱惑还是战胜了抗拒。后来超市遍地开花,商品齐全、物美价廉、环境舒适,样样都非庙会可比,所以那个庙会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两年有些地方又出现了庙会,不过如今的庙会不再打商品牌和价格牌,而是打起了民俗牌和文化牌,相比于前面两个早已失去的阵地,后面两个才是它的优势所在。这与如今的网络促销何其相似?当人们不必担心“错过一天,再等一年”时,“双十一”“双十二”会不会像有些庙会那样,干脆退出舞台?还是像另一些庙会那样,不得不开发点新亮点出来?尽管价格对消费的影响最为直接,但不要忘了,降价是人人都会打,最容易被跟风,最缺乏技术含量的一张牌。王沐源

降价牌看似技术含量低,但是并非人人都会打,打得好能带来效益和口碑,打得不好也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虽然价格战被诟病,认为其导致过度消费,产生虚假宣传、服务质量低下、配送延迟等消极影响,但价格战仍是目前电商平台的主打营销方式,商家屡试不爽。阿里和京东关于“谁更低价”的口水战着实吸引眼球,送红包、抽免单等方式无非就是想让消费者感觉“买到就是赚到”。其实不光电商,线下实体店也变着法儿玩促销,多倍积分、秒杀、返券、抽奖花样百出,但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哪一种恐怕都不如直接打折来得痛快,追求物美且价廉是人性使然,没有哪个消费者不愿意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商品。刘佳旎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