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24日讯(记者 姜宁)24日,记者从青岛市经信委了解到,1-11月,青岛市十条千亿级产业链共完成产值11469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轨道交通产业、汽车产业等6条产业链增速较快,而受到产能过剩和企业搬迁停产的影响,石化产业产值同比下降。
根据经信委的数据显示,1-11月,青岛市十条千亿级产业链完成产值11469.6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长量高于上半年0.92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了75.2%,占比情况高于上半年0.19个百分点。此外,出口交货值达到了1579.6亿元,同比增长10.4%。这几项数据都达到了近几年来的最高值。
在这十条千亿元产业链当中,有六条产业链增速较快,分别是轨道交通装备业、机械装备业、家电业、船舶海工业、电子信息业、汽车行业,增速都在10%以上。食品产业、橡胶产业、服装产业属于老工业产业,虽有增幅,但增幅相对较小。而石化产业链受国内产能过剩、企业搬迁停产等因素叠加影响,生产总值同比下降了1.97%。
在今年,青岛市一大批大项目的启动,也为千亿级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助力。“目前,城阳轨道交通公铁两用车汽车生产资质通过初审,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年产500辆公路铁路两用车等12个项目完成投资7.8亿元;汽车产业链定向招商实现历史性突破,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落地并奠基开工,清洁能源客车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将形成新的支撑千亿级产业链发展的后续力量。”青岛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