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市北落实保障房七千多套 新建14家养老机构

2014-12-02 09:29:37
来源:青岛早报
责任编辑:亚麦
\

昨日,记者从市北区获悉,作为全市老城区面积最大、低保人口最多的城区,两年来落实保障性住房7605套,投资2.07亿元新建了14家养老机构,有3500名残疾人获得17.5万元意外伤害险和医疗保险……2013年,该区持续增加民生资金支出,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区事务和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支出27.8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的67%。2014年前三季度,市北区在此三大领域内支出民生资金5.2亿元,同比增长11.6%,占全区财政支出总量的11.8%。

建保障房 居者有其屋

为让居者有其屋,市北区加大住房保障力度,两年来配套建设保障性住房7605套。2014年已确定房源2897套,其中公租房落实1938套、经济适用房落实584套、限价商品房已开工375套。今年计划启动5680户居民的改造工作,其中征收改造3600户、维修加固2080户。目前,中心医院片区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萍乡路52号已确定开发主体,正在办理土地、规划等前期手续;专汽地块、阀门厂项目正在办理土地挂牌前期手续,计划12月份确定建设主体。该区目前已经完成了人民路285号项目、危旧房零星片安置项目共1000户的居民回迁工作,大水清沟安置项目240户居民将于近期回迁。并且在全市首次采用电视录播方式,确定海泊河遗留片和海泊河33号地两个项目900余户居民的选房顺序号。

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

市北区从2013年以来,开工新建社区服务中心59处,提升社区为民服务功能,试点建立了12处“12349居民之家”,在阜新路街道恩波社区建立全市首家街道社会组织支持中心。通过引入社会力量投资2.07亿元,新建养老机构14家,新增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8处,改扩建40处。截至目前,全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达159处。今年,市北区在全省率先启动 “市北e家”养老院建设项目,购买专业社会组织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养老院式的照护服务,构建起“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该区还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在河西街道大山社区、台东街道威海路步行街社区、芙蓉路社区建立3处日间照料中心,打造集文体娱乐、配餐送餐、医疗康复于一体的多功能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被评为 “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

社区大课堂建全国示范区

从2013年开始,市北区把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作为重点工作,推广“社区大课堂”。173个社区居委会开设健康保健、舞蹈、瑜伽、合唱、书法、绘画等50多门课程,形成510个居民自主性学习团队。今年9月,市北区利用原合江路小学闲置校舍,建成市北区社区教育学院,学院开设网络知识普及、按摩实作、月子护理、舞蹈、英语口语等课程,建成集0~3岁婴幼儿、青少年、居民、再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老年人为教育培训对象的市民终身学习培训基地。两年来,市北区的社区教育工作,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教育部正式认定市北区成为第三批 “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小车进院清运垃圾全封闭

市北区结合环卫一、二公司调整,按照“一街一公司”的模式,全区19个街道都设有环卫分公司,建起统一完善的环卫管理体系。相关部门筹措资金采购洒水车、湿扫车、洗扫车、垃圾收集车以及500辆人力保洁车,大幅度提高环卫机械化装备水平,全区主干道机扫率、洒水率均达100%。该区通过创新垃圾收运方式,针对老城区居民住宅密集、道路狭窄的现状,采取小型压缩车进楼院和“车车对接”、“车站对接”的方式,实现垃圾收运全封闭。近两年来,按照“河道治理先治污后改造”的要求,该区在水清沟河、郑州路河、海泊河建成截污坝6座,截污管道敷设2300米,清淤4600立方米;完成杭州路河、四方啤酒街张村河南岸暗渠等污水直排口整治,有效改善了过城河道环境水平。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