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上午举行的2014年度青岛市政府部门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 动(简称“三民”活动)述职报告会上,市城乡建设委表示今年青岛市住房改造惠及城乡居民3.8万户。
鞍北片区改造即将启动(资料图片)
棚户区改造7000户 两改项目启动15个
市城乡建设委创新建立居民参与监督房屋征收机制,全力做好城市棚户区改造融资和 安置房源筹集工作。启动主城区棚户区改造7000户,新开工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15个项目、涉及居民4400户,竣工回迁6个项目、涉及居民6600户;四市和黄岛区建设安置住房1.7万套,改造农村危房3000户。
此外,世园会周边68项配套项目如期完成投入使用,保障了世园会顺利开幕、正常运行。
在学校建设方面,国棉一厂改造配套小学建成交付,中冶洛阳路保障房等5所配套幼 儿园开工建设。另外通过加大增量与盘活存量并举方式,市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万余个( 其中新建香港西路、海伦路、动物园等公共停车场26个、新建公共停车泊位1万个,协 调社会单位开放自建停车场20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7万个),年度新增公共停车 泊位创历史新高。
基础建设大踏步前进 重点公共服务项目进展顺利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组织起草了青岛市《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统筹加快推进全市基础设施建设。重庆路改造景观及附属工程、海湾大桥接线工程收尾;环湾大道-洮河路-唐河路打通工程基本完成,安顺路部分路段贯通,福州路、株洲路打通项目开工建设,太原路延长段项目即将开工。新疆路高架路拆迁难点取得重大进展工程加快实施。
在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上,协调推进44个全市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其中直管项目27个,市救灾物资储备库、青岛聋校综合楼等3个项目完工,“蛟龙号”母港国家深海基地、南九水路老年公寓、妇女儿童医院二期3个项目年底完工,青岛中学、人民医院、青大附院东院二期等15个项目正在建设,市创业就业实训基地、青岛盲校等23个项目加快推进。
“六大治理” 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组织实施城市交通拥堵专项治理。制订了《主城区交通拥堵治理措施和实施计划》,着力改善主城区交通拥堵状况。完成市政道路和背街小巷整治143处,改造路面150万平方米;改造山东路沿线、深圳路沿线等34处交通拥堵节点,进一步优化道路交通组织,提高路网运行效率,缓解节点交通拥堵。
组织实施环湾流域污染治理和岸线整治。开展全域河道综合整治,加快恢复河道生态,对李村河等20条(段)60余公里过城河道实施综合整治;重点河道李村河、张村河下游清淤工程已完成,护岸、截污、拦蓄水等工程加快推进,海泊河下游综合整治正在收尾。全面开展污水直排口整治,加快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治理河道污水直排口186处,敷设污水管线279公里。
统筹推进环湾绿道建设,建成绿道20.31公里。大力开展植树增绿。完成黑龙江路等道路绿化提升工程,实施中山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改造,实施楼山、小龙山、梅花山等10个山头绿化整治,太平角滨海步行道贯通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实施浮山综合治理,编制浮山总体规划和设计方案,加快打造浮山生态公园;对音乐广场、滨海大道、乐清路周边、湛山社区等590处公共区域、道路两侧、小区庭院进行了裸露土地绿化覆盖,绿化面积448.6公顷。
新建节能建筑1500万平方米 建筑节能率先发展
2014年青岛市实现新建节能建筑1500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3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5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243万平方米,新开工清洁能源供热项目面积130.11万平方米,可再生清洁能源供热水平在北方采暖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组织实施绿色建筑三年行动计划,在机关办公建筑、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中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对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实施能耗监测,新增监测建筑188栋。
与德国能源署合作开展“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改造示范项目,中德生态园被动式建筑项目初步入选世界银行“低碳宜居示范项目”。出台了我市《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全省首个装配式建筑万科东郡项目将在青岛建成。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