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沪港通交易额度大量剩余 不及预期"南冷北热"

2014-12-17 09:41:47
来源:青岛早报
责任编辑:尺素

11月17日开闸上线的沪港通于今天迎来了“满月”。回首上市一月,沪港通被很多业内人士冠以“雷声大雨点小”的名声,上线前市场期待很高,标的股纷纷异动;上线后,交投清淡,标的股无所作为,香港恒指更是跌多涨少。昨日,记者从券商方面采访了解到,有的营业部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仅成交了几笔港股通交易,与之前的预期差距较大。

不过,对于沪港通的开启,业内还是持肯定态度。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沪港通的启动不仅意味着打开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大门,而且意味着两地投资者多了一个可选择的机会。

【成交】

不及预期“南冷北热”

沪港通的启动无疑给中国股市带来了极大改革和刺激作用。尤其上线开通前,券商、保险、A+H概念股等板块因受到沪港通影响而出现集体异动,对于两地股民来说沪港通也提供了更多的投资良机。然而,等到真正开闸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见光死”的定律也适用于此。

根据沪港通额度使用安排,目前沪港通总额度分别为沪股通3000亿元(人民币,下同),港股通2500亿元,沪港两边每日额度分别为130亿元和105亿元。记者发现,以单日额度使用情况看,沪港通首个交易日,即11月17日使用情况最佳,当日沪股通额度在午盘开市后不久即使用完毕,港股通当日使用额度占比也达16.83%。而港交所数据显示,自沪港通推出以来的前20个交易日,沪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额为58.4亿元人民币,平均额度用量为32.9亿元人民币,占每日额度25.3%;同期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额为7.57亿元人民币,平均每日额度用量为4.77亿元人民币,占每日额度4.5%。

“之前市场曾经担心沪港通交易太过火爆,交易额度恐怕不够用,结果却是额度的大量剩余,超出市场预期。”岛城一家大型券商营业部负责人坦言,沪港通在上线前与上线后的人气、关注度差距很大,而且很明显的,上线后沪股通的热度要远远高于港股通。

【大盘】

沪指创新高恒指下跌

与沪港通上线前齐涨共跌步伐一致不同的是,A股大盘与香港恒指在沪港通上线后走势出现背离。从11月17日至昨日以来的22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仅6个交易日出现下跌,而11月20日至12月8日期间,A股开启 “高歌猛进”模式,12月8日,沪指最高摸至3041点,收于3020.26点,当日是沪指自2011年4月25日以来首度站上3000点大关,而伴随节节攀升的指数,A股两市成交量新高不断被刷新。

反观恒指,沪港通上市以来,恒指则是跌多涨少,在沪港通开通前两个交易日才站上的24000点大关,在沪港通启动当日即跌破,且空方力量较大,截至昨日恒指收于22670.5点。换句话说,当沪港通真正到来时,两地市场出现了分歧,沪指创下新高,恒指却并未如市场预期迎来上涨行情。

【个股】

沪市大盘股受追捧

据港交所官方信息,截至12月12日,在568只合资格的沪股通股票名单上,有547只股票有过交易记录。以境外机构投资者为主力的沪股通资金延续了青睐蓝筹的投资策略,金融股和股息收益率较高的大盘股受到追捧,同时资金也倾向于买入稀缺标的。记者统计发现,中国平安、大秦铁路、上汽集团和贵州茅台成为沪股通资金买入量最大的个股。其他受到热捧的标的还包括工商银行、中国太保、招商银行、中信证券等。

而港股通资金偏好则难寻明显规律,其中一大方向为买入H股较A股折价幅度居前的个股,其他出现在每日十大活跃股名单中的,还包括知名消费股如现代牧业、辉山乳业等,稀缺标的如中芯国际、腾讯控股等,这类股票也受到港股通投资者青睐。

个股涨幅中,港股汉能薄膜发电是沪港通开通后两地标的股中涨幅最大的,20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46.37%。其他如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也出现在涨幅居前个股中。不过,出乎市场意料的是,此前机构看好的港股稀缺标的港交所和博彩股则几乎未出现在活跃股名单中。

【反应】

港股通不敌A股吸金力

记者从岛城多家券商营业部采访了解到,青岛辖区的沪港通人气与大环境一致,都未迎来上线前预期的火爆,多数营业部负责人都表示账户开通情况还可以,不少账户资产超过50万的股民都开通了沪港通账户,但真正操作的人非常少。“这一个月,我们营业部就只有一位客户参与了港股通交易,买的是腾讯控股和中信证券,买了以后没几天就卖出了。”市北区一家券商营业部的负责人这样说。

对于港股通遇冷的原因,业内认为影响因素很多。“A股这么火爆,谁还去炒港股?”中信证券(山东)嘉定路营业部理财顾问孔令勇表示。齐鲁证券香港中路营业部投顾李艳则认为,内地股民对港股的市场环境、规则、个股都不熟悉,而且开盘时间也不相同,手续费比较高,相对的,A股就不存在这种问题,而且走势火爆,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为何要舍近求远的去赚钱呢?

不过,对于沪港通的开启,业内还是持肯定态度。沪港通开启最主要目标不仅在于深化中国金融市场改革,打开中国资本市场之大门,让中国的投资者走出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更为重要的是让国外资金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激活中国资本市场。而且对两地投资者来说,更是多了一个投资可选择的机会。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