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挥毫弄墨有助气血通络 纸墨间暗藏"心理医生"

2014-11-12 09:16:54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尺素
前日上午,岛城著名书法家张杰三先生走完百年翰墨人生,享年105岁。张老身体一直比较健康,德艺双馨,赢得书法界尊重。除了张老,岛城书法界高寿人物为数不少,冯凭先生作古时103岁,高小岩先生享年93岁,蔡省庐先生目前已是103岁高龄……这样的现象,不得不令人产生联想:潜心练习书法与长寿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古今书法界寿星颇多

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书法家长寿者甚多。汉朝的钟繇、南北朝的陶弘景,都是年逾古稀之人。唐代,虞世南81岁,欧阳询83岁,柳公权88岁。元朝的杨维桢75岁、王恽78岁。明清两代书法家长寿者更多,明代的董其昌、文嘉、沈周都享年82岁,文征明90岁;清代的朱耷活至耄耋之年,刘墉86岁、梁同书93岁,而阮元85岁。已故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冯亦吾先生在他的《书法养生论》中考证,历代帝王,活到80岁以上的只有4人,而这4人,都是书画爱好者,分别是:梁武帝萧衍活了86岁,唐朝武则天82岁,南宋开国皇帝赵构81岁,清朝乾隆皇帝活了89岁。这几位帝王不但喜欢和擅长书法,而且在书法理论方面颇有成就。要知道,在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古代,“人活七十古来稀”!

到了现代,书法家中的高寿者仍不胜枚举。赵朴初、董寿平、萧娴、于安澜都享年90岁以上。毛泽东喜爱书法,自成一体,享年83岁。上世纪90年代末,北京曾组织了《当代书法十一家遗作展》,这11位书法家,百岁以上2位,90岁以上5位,80岁以上2位,78和71岁各1人,11人平均年龄为89岁多!

练书法和气血通经络

近几年来,书法的康复作用逐渐被医学界所认识、求证。 《中国康复》杂志上,就有专家学者发表论文,论证书法在患者康复领域的影响与贡献。据调查显示,书法对人体会产生一些生理性影响,可使心率和呼吸频率减慢、血压降低等。

练习书法要展纸挥毫泼墨,每日临池握笔,开卷书写,必然端坐凝神,专心致志。写字时头正、肩松、身直、臂开、足安;执笔时则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肘起。一身之力由腰部而渐次过渡到肩—肘—腕—掌,最后贯注到五指,运行于毫端。古人云:“力发乎腰”,“务使通身之力奔赴腕下”,就是指此而言。练字看上去只是手在动,其实全身的气血都在运行,书写者绝虚凝神,心正气和,身安意闲,血脉通畅,完全进入了“练功”境地。而且习书时是融体力和脑力为一体,集全身气力和思维于笔端,融动、静、乐为一体。习书时,不断运动着指、腕、肘、臂、肩、胸、腰、腚、腿、脚等部位,各部位使用的力量有先有后,有大有小,各不相同。一点一画,有刚有柔,有快有慢,神经系统的舒张,呼吸系统的配合,紧密地联为一体。这对于和气血平阴阳,通经络调内脏,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对防治和克服老年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均是大有裨益。

纸墨间暗藏“心理医生”

我们生活中常听说:某人一时动怒气出病来;两人吵架,一人被气死;某人情绪激动,诱发心脏病;某人生气引发脑梗塞……不少中老年人也常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神情沮丧、心力憔悴时,最易感冒或生其他疾病。可见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有多大。

而练习书法,能陶冶人的性情,净化心灵。因为写字要绝虑凝神,心平气和,精神状态完全进入“静”的境界,一静而制百动。久之使书写者的身心得到锻炼,达到宁静致远,自然也就使人延年益寿。书法在心理上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使人心情愉快,精神轻松,减少紧张和焦虑,同时能提高兴趣,也可以改善人际关系。

据张杰三先生的家人介绍,老人多年足不出户,在家里起居规律、粗茶淡饭,每日生活读书、看报、写字,身体状况一直比较稳定。老人生前谈起自己长寿,认为保持良好心态是最重要的“秘笈”,并始终坚持“知足心常乐,无求品自高”。而据张老的儿子张克良介绍,老人长寿离不开长期写字、读书的修养陶冶,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心态,起了重要作用。 张琰 整理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