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凌晨3时许,家住广饶路一居民楼五楼的赵女士突然听见家中的管道“铛铛”响个不停。赵女士来到客厅,听到了楼下传来的呼救声。她马上意识到,独居于楼下的79岁宋老太可能遇到意外。赵女士下楼敲门未果,便报警求助。延安路派出所民警迅速到场联系上了老人的亲人到场,赵女士夫妇和其他热心邻居也叫来了开锁人员,将不慎摔倒的老人送往医院急救脱险。
城镇空巢老人家庭我市比例达到66%
“独居老人中,因子女离家造成的空巢老人占绝大部分比例。”急救人员告诉记者。而市老龄办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截至2012年底,青岛市户籍老年人口138.8万,而近年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全市城镇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达到66%,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更是高达70%以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空巢老人中,高龄老人所占比例较高,70岁至80岁的约占42%,80岁以上的占24%。市老龄办工作人员曾做过调查,空巢老人多少都有些心理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子女离家工作、自身年老体弱、社会地位下降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丧偶。根据市老龄办的调研数据,10个丧偶老人中大约有7人有不愿说话、自闭、沮丧等表现。
在我市,除了街道、社区定期组织的活动外,不少志愿者也加入了爱心陪伴空巢老人的团队。 2006年,会计师杨晓玲组织了天津商业大学青岛校友会成立了天使温情敬老团,利用业余时间领着孩子去看望失独和空巢老人,并通过空巢倾诉热线、亲情结对、做重回童年游戏等活动,将更多的快乐送到空巢老人身边。在这些志愿者中,还有了大学生的身影:中国海洋大学的同学们成立的爱心社有助残扶老项目部,定期开展敬老助老的活动——2012年,四名大学生探望独居在观海二路的75岁吴老太时,发现了如厕后上床时滑倒在地的老人,及时将其送往了医院。
“政府、社会现在给了老人越来越多的关爱,但最重要的,还是家人、特别是子女的陪伴。”记者咨询了心理专家后得知,家人的陪伴,能让老人有安全感和存在感,不仅能让老人在陪伴时高兴,很多老人在和老伙伴们比较时,也能有一种安慰。 “不要光是过年过节才回家看父母,如果有假期,尽量多回家看看老人。”心理专家建议道。
敲击管道
凌晨呼救惊醒邻居
昨日凌晨3时许,延安路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广饶路黄山路路口以南一栋居民楼内,有一名老太太在家呼救。两名民警立刻到场,找到了住在502室内的报警人赵女士。 “我们都睡了,突然听见家里管子响个不停。 ”赵女士告诉民警,她觉得奇怪就披上衣服来到客厅,发现楼下传来了“救命”“救救我”之类的喊声。赵女士想到楼下住了个70多岁的老太太,她可能遇上了麻烦。赵女士随后下楼敲门,见一直无人开门,便拨打了110求救。
民警齐宝文用耳朵贴在门上听了一会,并询问老人的状况。楼道里的动静吵醒了其他邻居,大家告诉民警,老人独居在此,平时身体没什么毛病。民警判断,老人可能是在家中摔倒。由于楼道里的窗户上有铁栏杆,民警只能下楼寻找能进入屋内的方法,可老人住在四楼,稍后到场的消防官兵也没辙。
携手救援
打开门锁救出老人
“你过来吧,我们给你钱,救人要紧! ”在民警的见证下,赵女士拨通了开锁公司的电话。 “她无儿无女,老伴去世后一个人住在这里。 ”民警称,有邻居曾见过老人的侄子周末来探望,民警齐宝文立刻回到派出所,经过一番查找终于联系上了老人的侄子宋先生。宋先生称,自己在陕西出差回不来,民警随后联系上了老人的外甥女。凌晨5时许,老人的亲属终于赶到,开锁人员也到场打开了门锁,民警、邻居和急救人员一起进屋,发现老人躺在客厅里的暖气管边呻吟不止,身边还有她敲管子的小锤子。急救人员经过简单处理,将老人送往了市立医院西院救治。
“真是多亏了那些邻居。”民警齐宝文称,502室的报警人赵女士原先并不住在这里,她是为了方便孩子上学租下了这间房子。而除了赵女士之外,还有几名邻居伸出了援手。
事发当天
老太骨折住院治疗
昨天上午9时许记者在事发的402户门前看见,一名锁匠正在更换锁芯。老人的外甥女和其他邻居正在家中收拾。据家人介绍,老人右侧大腿骨已经骨折,尽管没有生命危险,但需要住院治疗。 “她在家里敲管子,多亏邻居听见了,真是要好好谢谢他们。 ”老人的外甥女告诉记者,大家在帮老人收拾家时,还从邻居们那里借了些工具。
“晚上那么大的动静,送到医院去的时候都快六点,要天亮了。 ”老人在3楼的邻居徐女士告诉记者,她和丈夫韩先生被惊醒后,都一直守在门口,直至120到场将老人用担架抬走,他们还搭了把手。 “都是邻里邻居的,她一个人住,我们不帮谁帮? ”徐女士称。
感人细节
救命锤是借邻居的
上午10时许,老人的外甥女将一把小锤子还给了三楼的徐女士并表示了感谢。一名知情者称,这把锤子是老人之前从徐女士家借来的,没想到这次成了“救命锤”。 “老人脾气倔,谁也没有家里的钥匙。 ”老人的外甥女感叹道。而民警告诉记者,老人平时身体不错,从来没有过心脑血管疾病,这次很可能是凌晨起床如厕时不慎遭遇意外。
“还好老人没什么事。 ”延安路派出所民警就此事做出提醒,希望独居老人的邻居平时多走动走动,没事敲敲门,发现长期亮灯、无人应答等异常情况应该及时报警;独居老人要给邻居、社区留下亲戚的电话,将钥匙留给离得近、靠得住的亲人,自己也要常备手机,一旦有不舒服,要及时通知亲友并到医院检查。
远亲不如近邻多位老人获救
记者翻阅了之前的报道后得知,独居老人遇险的事情曾发生过多起:2012年9月18日,社区工作人员去给86岁的独居俞老汉送饭时发现家中大白天开着灯,老人始终不来开门,只得叫来民警踹门救出摔倒在地的老人;2012年11月16日晚11时许,独居于观海二路的75岁吴老太如厕后上床时滑倒在地,第二天才被人发现;2014年1月4日晚9时许,一名独自住在大连路的86岁老太突犯心脏病,所幸被邻居及时发现。
“独居的空巢老人,就算平时身体很好,一旦突然遇到意外导致身体伤害,很难得到及时救助。 ”急救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近年来接诊过多名犯病的老人,都是邻居和民警拨打了120。然而,这些被救起的老人都是幸运的,我市也曾有过独居老人去世多时才被发现的不幸事件——今年5月,就在离广饶路不远的无棣一路上,一位72岁的独居老人被发现在家中因心梗去世。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