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12月19日讯 12月18日中午,工信部发布消息,青岛丰信通信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至此,工信部共发放5批牌照,42家民企获得资格进行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以后不再审批此类牌照。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青岛丰信通信有限公司背后是海信集团,再加上之前获批的海尔旗下青岛日日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岛城海尔和海信都获得了牌照。
18日中午,工信部官方微博“工信微报”权威发布,称8民企获发第五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批文,青岛丰信通信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很快,有网友指出,青岛丰信通信有限公司背后是海信集团。记者登录青岛市工商局网站查询发现,青岛丰信通信有限公司有两位法人股东,一位是青岛海丰国际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另一位是青岛海信通信有限公司,后者正是海信集团旗下的公司,正如网友所言,海信集团拿到了虚拟运营商的牌照。
就在上个月,工信部公布的第四批名单中,青岛日日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获取牌照。记者查阅该公司的工商登记资料,发现该公司的第二个法人股东是青岛海尔销售公司,这说明,海尔集团通过青岛日日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虚拟运营商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公司都是2014年注册的,都是在工信部发布虚拟运营商试点政策之后注册的。青岛日日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日期是2014年3月,青岛丰信通信有限公司则稍晚一些,在2014年6月完成注册。还有相似的一点是,两家企业都有两位法人股东,表明海尔和海信是联合其他企业一起经营虚拟运营商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海尔的合作方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海信的合作方是中国电信。虽然海尔在11月获取了牌照,但至今也不到一个月时间,青岛日日顺网络科技公司还没有公开放号。
在18日中午的发布信息中,工信部提及至今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申请审批工作结束,工信部共向42家企业发放了试点批文。有评论认为,这说明工信部完成了审批,以后不会再审批此类牌照,停止审批意味着牌照会越来越有“价值”,以后如果还有企业想开展此类业务,需要和牌照持有方进行合作。
海尔为何要开展此项业务?有评论认为,对于海尔而言,智能家居的兴起,通过虚拟运营商解决数据传输问题。海尔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等,通过170号码构建人与机的互联,也实现海尔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入口。同样,海信方面也有手机业务,获取虚拟运营商牌照,也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不过,因为众多企业获得牌照,在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上,混战已经展开。比如之前虚拟运营商企业蜗牛科技推出了170手机SIM“免卡”。该卡主打无月租、无套餐,语音短信全免费,两年内流量不清零。而苏宁移动转售业务已经成立独立公司“苏宁互联”,并获得虚拟运营商客服号码10035,目前已经推出多达18种套餐,最低的套餐费用是8元,通话时长有80分钟,流量180M,短信是80条。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李冰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