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1日起,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将更加方便。日前,国务院公布今年第二次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放宽了外资银行准入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条件。
随着监管层的进一步“松绑”,外资银行无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早报记者采访获悉,目前青岛的外资金融机构达到了28家,随着澳大利亚澳新银行、韩国产业银行等已经初步达成落户意向,青岛外资金融机构有望突破30家。
准入和经营人民币业务均降低门槛
此次修订的《条例》降低了外资银行准入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门槛。在准入方面,一是原来规定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行,应当由其总行无偿拨给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的营运资金。取消这一数额限制后,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业务需求,在其分行之间有效配置营运资金。二是不再将已经在中国境内设立代表处,作为外国银行(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以及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初次设立分行的条件。
在经营人民币业务方面,《条例》修改后将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在中国境内的开业年限要求由3年以上改为1年以上,不再要求提出申请前2年连续盈利,并规定外国银行的1家分行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该外国银行的其他分行申请经营人民币业务不受开业时间的限制。同时删除了拟设外商独资银行的唯一或者控股股东应当在境内已经设立代表处2年以上等要求。
“目前的修改,实际上是把对外资银行与对中资银行的监管要求逐步等同起来,这样给外资银行未来在中国业务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更为便利的条件。”渣打银行中国区媒体传播经理闫勇表示。
外资金融机构已达28家
外资银行松绑将给青岛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外向型发展一直是青岛的特色,金融行业也不例外,在财富管理这块 “金字招牌”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开始在青岛落地生根。2011年以来,我市先后引进三菱东京日联银行、韩国现代保险、韩国釜山银行、日本兴亚保险、华侨银行、德意志银行、国泰世华银行、星展银行外资机构8家,记者从市金融办了解到,随着中国台湾国泰世华银行青岛分行和新加坡星展银行青岛分行的落地,目前青岛的外资金融机构已达28家,占全省的90%。同时,澳大利亚澳新银行、韩国产业银行等也已经初步达成落户意向,青岛外资金融机构有望突破30家。
诸多外资金融机构的入驻使青岛跨境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方面的数据显示,自2010年6月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以来,本市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金额达3929.24亿元。其中今年1月至10月,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258.8亿元,同比增长27.87%。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额居全省第一位,全国第十位,累计业务金额在计划单列市中仅次于深圳列第2位;青岛还是国内首个韩元挂牌交易试点城市,韩元柜台结算业务稳居全国小币种挂牌交易量前列,外向金融已成为青岛金融业发展的突出优势。
外资行争相发行信用卡
今年恰好是外资银行在华法人化7年的时点,但从业绩和市场份额上来看,外资银行在华无疑遭遇了“七年之痒”。在这个时点,渣打银行、南商银行纷纷高调出击信用卡业务。截至目前,共有东亚银行、花旗银行、南洋商业银行和渣打银行四家银行推出了信用卡,除花旗银行在青岛没有设机构外,其他三家青岛都有。
其中,东亚银行于2008年成为内地首家发行人民币信用卡的外资法人银行。之后,花旗银行和南洋商业银行也相继获得批准资格。2014年5月底和6月底,南洋商业银行推出南商(中国)瑞尔白金信用卡,渣打银行 (中国)有限公司则宣布推出 “渣打真逸”“渣打臻程”两套信用卡。至此,青岛已有东亚中国、南商中国和渣打中国3家外资法人银行获准在内地发行信用卡。“外资行在信用卡市场上不会拼规模,但会根据自身的特色优势来争取客户。”南洋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表示。
“上半年我行在青岛正式推出信用卡业务,标志着我们在贴近本地客户需求、深耕细分市场和提升消费金融服务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我们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业务保持稳步增长。”渣打银行中国区媒体传播经理闫勇表示。
从发卡规模上看,尽管外资行信用卡发卡量目前每年都以50%左右的高速度在增长,但由于网点和客户基础不占优势,市场份额始终无法赶上中资行。“现在外资行都不敢轻易谈信用卡要盈利,更多的是给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从而提高客户黏性,真正敢尝试的在华外资行没有几家。”银率网分析师华明表示,“由于银行网点和人员等都有限,外资银行不可能像中资银行一样跑马圈地。这些年来,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信用卡发卡量一直上不去,始终处于投入的阶段,就如同鸡肋。”
韩元现汇交易额翻了6倍
2011年6月30日,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韩元现汇柜台挂牌业务。目前青岛辖内试点银行数量已由最初的2家增加到6家 (青岛交通银行、青岛企业银行、青岛新韩银行、青岛工商银行、青岛韩亚银行和青岛农商行),人民币对韩元汇率的中间价由6家银行报价经算术平均后产生,由青岛市中心支行每天在青岛政务网上发布。伴随参与主体积极性不断提高,目前柜台交易报价机构已逐步实现多元化,人民币兑韩元区域柜台报价体系日臻完善。
自挂牌截至10月末,人民币对韩元累计交易3079笔,成交金额共计22530万元人民币,交易量在全国5个(韩元、新台币、越南盾、哈萨克斯坦坚戈、老挝基普)非国际主要储备货币挂牌试点城市中位居前列。2014年1-10月,人民币对韩元累计交易1180笔,金额共计7594万元人民币,交易额是2011年人民币兑韩元挂牌交易之初的6倍。
外向金融是青岛发展重点方向
2011年出台的 《青岛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蓝色金融、绿色金融、高端金融、普惠金融和外向金融等“五个金融”,建设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区域金融中心,要求加强与台港澳及日韩等重点地区和国家金融交流合作,大力发展围绕外向型经济的金融服务,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挥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并进一步形成新的外向金融发展优势。此外,鼓励发展外向金融还体现在2012年11月颁布实施的 《青岛市金融发展促进条例》,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被固化了下来,外向金融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今年2月,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国家批复,明确提出要将青岛建设成为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探索开展跨境财富管理业务,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财富管理中的使用”、“进一步落实中韩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等内容被写入国家批复的 《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这为青岛发展外向金融、促进境外投资合作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国家政策环境和更为宽阔的平台。
财富管理试验区获批后,我市正在着手申请合格境内、境外有限合伙人私募基金(QDLP、RQDLP、QFLP、RQFLP)等创新试点政策。在财富管理试验区框架下,青岛外向金融发展的势头将更加迅猛,将有力推动青岛外向型经济发展,促动青岛金融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外资行客户关怀针对性更强
外资银行一直给人 “高冷”的感觉,从来没有接触过外资银行的体验者会觉得外资银行就是高门槛,一般都是为富人服务。的确如此吗?近日,记者通过实地探访发现,其实外资银行在国内也是越来越“接地气”。
近日,记者来到香港中路的几家外资银行探访。在简单咨询之后,大家发现其实外资银行的“门槛”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高。即使没带一分钱,同样可以在这里开立一个账户。渣打银行的经理表示:“渣打银行在7万元门槛的创智理财、70万元的优先理财之外,还推出了一种无门槛的银行卡。这种银行卡与所有的银行借记卡相同,办理各种存取款业务都没有门槛。”
在办理过程中,记者就渣打与汇丰的服务比较有何特色询问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汇丰的全球化网络比较多,所以在汇款上更为方便;渣打在保本投资方面较为擅长,在一些投资产品上的资金起点较低,较适合一般家庭。而南洋商业银行在2009年8月转制之后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零售银行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在青岛外资银行中也遥遥领先。在外资银行采访中,市民王女士这样告诉记者:“外资银行的服务没话说,但是与面向所有大众的中资银行相比,绝大多数外资银行都还是设置了门槛的。”
外资银行松绑是真的“狼来了”吗?
早在13年前——2001年的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WTO)之时,外资银行入华就被形容为“狼来了”。但由于之后对外资银行准入和经营人民币业务规定的条件较为严格,致使外资银行无法享受与中资银行同等“国民待遇”,造成外资银行发展持续缓慢。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以来,发展较为缓慢,市场占比有减无增,其中受资本的约束是主要原因。“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在境内补充资本的渠道狭窄。要么利润留存,要么母公司注资,但母公司注资因涉及外商直接投资,需要银监会、外汇局、商务部等多部门批准才行。去掉1亿元营运资金的要求,无疑是为外资银行松了绑。”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