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七十年代说个有意思的现象,工作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青岛人对一种火车有一种特别的称呼——马笼子。
“当时,大部分青钢工人都居住在老城区,去楼山后上班没有公交车可坐,即使后来有了公交车,票价也比较贵,于是,如果不骑自行车,大部分工人就选择去四方火车站坐‘马笼子’上下班,价格较为便宜。”1970年进厂、现年59岁的青钢工人胡健说。但是这种交通工具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情绪消费兴起 有宣传含“微醺”字眼存在“擦边”风险
北宅樱桃花进入盛花期 不少市民游客盛装组团来打卡
“定制餐厅”暖胃暖心又便捷 青岛拓展“公交+”服务
青岛上榜“南方人爱游的北方城市”名单
深度报道 更多 >>
资源亮相“出圈” “很City”的青岛发出文旅之约
当影视镜头对准青岛老城区 一街一景皆故事
青岛乡村什么最时尚?村咖象征“诗和远方”开始“出圈”
当青岛老城遇见“新新人类” 里院变身体验式社交空间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