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4年青岛老城区工业企业累计启动搬迁104户

2015-02-17 09:27:30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尺素

2014年,我市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方案,老城区工业企业累计启动搬迁104户,竣工投产50户,产业布局加快调整。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我市将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加大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力度,加快青钢、海晶、碱业等企业搬迁步伐,鼓励城区布局分散的工业企业转型发展,继续做好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作为我市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搬迁企业,青钢集团和海湾集团的搬迁工作已到了最关键时刻,预计三月份开始,将陆续试车和投产,年底前,老厂区都将关停。

两个企业的搬迁工作进展如何?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市两会期间,记者专访了市政协委员、青钢集团董事长王君庭和市人大代表、海湾集团董事长李明,他们表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关停老厂区,利用企业搬迁的契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为青岛的经济发展贡献新力量。

\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像青钢这么快、这么好的搬迁企业不是很多。因为老厂区2015年底必须关停,市场不能丢,要把产品连续起来生产,预计2016年底,青钢新厂区完全建成后,2017年将会得到非常可观的收益。”青钢集团董事长王君庭向记者介绍了目前青钢的搬迁情况。更为重要的是,青钢利用搬迁机遇,摆脱单一模式,实现人均产钢千吨的世界先进目标,推动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新厂区全国领先

王君庭介绍说,青钢董家口新厂区已经开始烘炉,计划5月底 1#高炉出铁水, 2#连铸出钢坯,1#、 二高线3月底出钢材,一高线及扁钢生产线4月底出钢材。2#高炉系统及对应主流程项目,在6-9月份热试和生产。2015年新区预计生产铁水115万吨、钢110万吨、钢材92.7万吨。

新厂区土建工程第一期工程已基本结束,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和美国AP公司合作的项目也进入试验阶段,厂内两个变压电站开始向各个生产厂和车间送电,6月份出第一批产品。

前期青钢对新区投资建设、老区运营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调研,调查报告厚厚一摞。王君庭说,青钢结合其他企业经验,依据实际工程进展、设计指标、投资情况、资本金占40%、2014年市场价格体系等情况,实事求是地测算了新区成本及收益状况。“预计青钢整体搬迁二步完成(2017年)达产达效后,项目内部收益率达到11.47%,公司自有资金收益率超过15%,可实现较高的净利润,吨材净利润为135.7元,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吨钢成本水平比老厂区降低480元/吨。”王君庭充满信心地。

摆脱单一模式

青钢新厂区引进了一批一流的工艺装备,新装备、新技术、新业态,充分发挥自身研发优特钢品种已经形成的优势,坚持“高端差异化”战略,做精、做强钢铁专业,做精品钢、优特钢,使产品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水平,在巩固提高现有优势品种胎圈钢丝、帘线钢、预应力钢绞线用钢、焊接用钢等产品质量档次的基础上,瞄准市场开发新兴优特钢产品,力争高端产品达54%,同时加大产品出口、深加工比例,形成现有优势产品继续领军、新开发产品逐渐挺进市场、新兴用钢产品补充发展的新型产品结构。

目前,国家对钢铁企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2015年新环保法开始实施,对此,王君庭表示,搬迁后,整个青钢都会循环起来,排放指标严格按照国家最高标准执行,不会对周边百姓带来任何环境影响,钢铁企业要为社会做贡献,改变人们对钢铁行业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认识.目前,青钢新厂区的装备已能达到2020年的行业标准。

王君庭说,其实环保法的要求对企业来说是件非常好的事情,节能减排,提高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社会带来效益的同时,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企业,战略上发生变化后,低碳绿色,节能环保的现代化的钢铁企业,效率和效益是并存的。

王君庭告诉记者,下一步,青钢要在做优做强钢铁主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交通、区位、环境等资源优势,以钢铁作为平台,加大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力度,从仅靠吃钢材的单一模式中解脱出来,实现多元化发展,借助董家口国家级深水大港资源和区位优势,打造国际贸易、钢铁物流、信息技术、金融服务、冶金维修服务,形成企业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实现人均产钢千吨的世界先进目标,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

“海湾集团在搬迁后,产品结构将大幅度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所有项目都是节能环保、低碳循环的高附加值产品。”市人大代表、海湾集团董事长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海湾集团整体搬迁进展顺利,年底前,所有老厂区将全部关停,南北两个新园区加快建设,海湾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品升级,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两园建设加快

按照青岛市统一规划,海湾集团旗下企业将陆续从老城区迁出,建设胶南董家口、平度新河“一南一北”两大化工产业区,其中,北部的平度新河重点建设包括精细化工、无机硅化工以及农化品产业为主的化工产业区;南部的胶南董家口依托港口优势,规划建设石化深加工产业区。

李明告诉记者,2014年,海湾集团“一南一北”两个化工基地搬迁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南部董家口,40万吨/年聚氯乙烯搬迁项目进入设备密集安装阶段,主装置区大型关键设备落座率95%以上,累计完成投资27亿元;液体化工码头项目完成码头、库区、管廊、堆场建设以及大型卸料设备安装,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偏硅酸钠项目主要装置设备基本安装就位,累计完成投资5100万元,这三个项目今年均将试车投产,50万吨/年苯乙烯项目已签订技术引进合同,计划下半年开工建设。

北部平度新河化工园区双桃精化搬迁项目一期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二期正在建设中,预计四月份建成,六月份投产后,位于市北区的老厂区全部关掉。后续将开工建设第三期项目。目前,双桃引进的世界先进设备,将能耗、物耗将到最低,大幅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市场竞争力。双桃热电联产项目也已投产对外供热。

今年60%产品正常运转

李明介绍说,搬迁发展对企业来说是转型升级的大好机遇,海湾集团紧紧抓住老企业搬迁的机遇,淘汰落后产能,新上项目全部按照国家环保的要求,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高附加值产品。

青岛碱业 8万吨/年硫酸钾联产氯化钙小苏打项目,突出低碳循环经济,上道工序副产品作为下道工序原材料充分利用,二氧化碳吸收转化为经济效益,是循环经济的典型,氯化钙系统生产流程现已打通并产出合格产品,硫酸钾系统曼海姆炉已部分点火运行。而3.7万吨/年硅胶项目工艺优化,产能高、消耗低、废热实现回收利用,已试车投产的硅溶胶单台设备每日产能达到20吨,是以前的5倍;40万吨/年复合肥项目采用先进的尿素双包膜技术,大幅提高了肥料效率,产品质量稳定;热电联产项目从建设到投运,仅用时12个月,一次性点火成功,速度和品质令业内同行瞩目。李明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2015年对海湾集团来说,搬迁发展任务繁重艰巨,项目建设依然是重中之重。”李明说。今年,海湾集团新厂区将陆续投产,60%的产品达到正常运转,以“四化”为目标,高水平、高质量抓好项目建设和投产运营,努力打造一批精品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2015年底,海湾集团旗下所有搬迁企业的老厂区将全部关停。两个园区建成后,预计2017年,海湾集团将实现销售收入200亿,人员2000人以内,劳动生产率将大幅提高。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