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戴耳机听音乐别超一小时

2015-03-02 09:42:53
来源:城市信报
责任编辑:每皮

爱听音乐的年轻朋友要注意了:世界卫生组织2月27日警告,用智能手机以及音响设备听音乐时,最好每天不要超过一小时,且音量要控制好、不能太大,否则可能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世卫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中高收入国家12岁到35岁的群体中,几乎有一半在“不安全的音量”下听音乐。此外,大约有四成年轻人会在夜店、酒吧、体育赛事中接受噪音污染的“洗礼”。

专家谢莉·查达说,随着音量增高,所允许的安全听力时间会减少。举例来说,85分贝音量的安全听力时间为8小时,100分贝的安全听力时间则只有15分钟。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噪音密集地应使用耳塞,听音乐时最好戴降噪耳机。这一组织还建议各国政府强化对音乐会及文娱活动音量的限制,并举办听力衰减风险的讲座。

耳机该如何选择?

耳机通常被分为头戴式、耳挂式与入耳式三种类型,其中对耳朵损伤最小的是头戴式。因为耳塞式耳机直接塞在外耳道里,声音没有出处,都向着鼓膜发过去,声音全部被鼓膜接收,对听力的损伤非常大。一般来说,听同等音量的音乐,用耳塞式耳机比头戴式耳机的音量高10分贝。由于佩戴时不用入耳,所以对耳道、耳膜造成的伤害最小。

经常戴耳机该如何保护听力?

如果在戴耳机听音乐的同时,嘴里能嚼点东西,比如口香糖,就可以有效减轻音量对耳朵的伤害。一边戴耳机听音乐一边咀嚼食物,可以缓解中耳的压力。研究发现,戴着耳机嚼东西时,内耳测到的声波压力会降低1~3分贝,从而达到保护耳膜(鼓膜)的作用。

另外,从解剖学上分析,外耳道的前壁就是颞颌关节,而人在戴耳机听音乐时嚼东西,颞颌关节会拉扯耳朵,让耳塞式耳机送进耳朵的音量外泄,形成漏音,从而保护耳朵。

睡前可以戴耳机听音乐吗?

很多人有睡前戴耳机听音乐的习惯,你最好改变。戴着耳机听音乐睡觉,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甚至整夜都忘记关机,这样就使强大的或较轻的但持续性的声音长时间刺激人耳,可能导致耳蜗微循环障碍,并造成耳蜗内负责感受声音的毛细胞和螺旋神经损伤,最终引发噪声性耳鸣和耳聋。

戴耳机多久比较合适?

用耳机听音乐或学外语应注意减小音量,最好能控制在40~60分贝(一般谈话声或略小),以感觉舒适悦耳为宜 ,不要长时间连续收听。权威人士的建议是:成人每天用耳机不超过3~4小时,并以间歇收听为宜 ,最好每半小时就让耳朵休息一会。应注意保持耳塞的清洁,每次用完及时清洗;在公交车内、地铁里、喧闹的大街等嘈杂环境下,最好不要戴耳机听音乐、打电话、骑车。

听力损害有什么特征?

早期或轻度的听力损害主要表现为:耳鸣或头晕、轻度听力下降、耳朵稍感疼痛等。如果特别怕听到大的声音,或者听到强声即感觉耳内疼痛,应暂时停用耳机,注意休息,立刻摆脱噪声刺激,同时去医院进行积极的检查和治疗,争取尽早恢复听力。

◎重要提醒

在噪声中听音乐最毁听力。在公交车内、地铁里、喧闹的大街等嘈杂环境下,最好不要戴耳机听音乐,这时候的声音通常在70~80分贝左右。在这种环境下听音乐往往会因外界声音干扰妨碍听清信号,而将声音调得很大,很容易就超过100分贝,不知不觉对耳朵造成伤害。骑车、开车时戴耳机听音乐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这个时候听音乐难以迅速准确地判断路况,因此,从健康和安全方面考虑,骑车、开车时最好不要戴着耳机。 据新华社、《生命时报》等综合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