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两样没人不爱。饺子是中国美食中,难得的文化大家,随便到什么搜索搜一搜,就可以看到关于饺子的成语、歇后语、俗语、诗词之类的。饺子起源于古人的祭祀,流行于节日食品。早在南北朝时期,就以通吃南北,唐段成式称为“汤中牢丸”。
生活中离不开饺子,出门饺子进门面,要远行的亲人都要吃上一顿饺子,好让远行的人早点回家。春节的饺子,那就更有意义了,包饺子的时候还要加上几个有糖、钱、枣之类的东西,有糖的饺子象征生活的甜蜜,有钱的饺子象征生活富裕,有枣的饺子寓意早得贵子。就连结婚程序上也离不开饺子,新年要吃半生不熟的饺子,代表早生贵子,新姑爷拜新年也要吃饺子,同家族的亲戚,也会包上几个猪油饺子,逗逗新姑爷。
说起饺子,按制熟工序分为蒸、煮、煎三大类,而已馅料分品种众多。只要适合自己的口味,皮、馅之间就能弹奏出一曲美妙的乐曲。春节过年,流行一种习俗,三十晚上要先尝尝大年初一的饺子,包上一点三鲜的饺子,是这些年的必备,象征三阳开泰。
“三鲜”有肉、素、海鲜、混合之分,各有各的味,各有各的趣。喜欢虾仁三鲜水饺,虾仁、韭菜、煮熟的猪肉、再来上点炒鸡蛋,香油那是不能少的主调料。看似简单其实颇有营养,绿、白、黄的色彩搭配有五色养生的意味;肉、菜、蛋、海鲜符合了中国人的膳食习惯。
原料:虾仁200克,煮熟的猪肉、韭菜各100克,鸡蛋两个。
调料:盐15克,胡椒粉5克,鲜味汁酱油30克,香油50克,色拉油20克。
制作:1、虾仁切成玉米了大小,煮熟的猪肉切成松子人小,韭菜切成麦片大小,鸡蛋打散备用;
2、锅上火,倒上色拉油烧三成热,倒入鸡蛋搅成碎末备用。
3、把虾仁、鸡蛋、肉放到盆里面,加入盐、胡椒粉、酱油、香油搅拌均匀,再加上韭菜拌匀即可。
附:
三鲜馅1:肉馅250克,虾仁100克,水发海参50克,海米50克,韭黄100克,酱油20克、盐5克、猪油15克、香油15克、花椒水适量。
三鲜馅2:冬菇100克,冬笋150克,韭黄200克,酱油50克,盐10克,香油15克,色拉油15克,花椒面少许。
三鲜馅3:鲅鱼肉1000克, 猪肥膘肉100克,荠菜或韭菜300克,鸡蛋清2个,精盐15克,胡椒粉5克,六味鲜酱油10克,味精15克,鸡精15克,香油25克,精炼油30克。
油脂是调馅的时候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尽管营养学家和医学界一再强调动物油脂的不健康,但是动物油脂在烹调上的作用确实不可替代的。动物油脂独特香气和颜色是植物油脂不具备的,最常用的猪油具有馅料明亮滋润,香气浓郁,在面点上还有起酥的作用。芝麻油,又叫香油,麻油。炸这种烹调方法,用芝麻油最好,榨出来的食物色泽金黄,香气四溢,不易回软。调馅放入芝麻油可以调高馅料的香气和滋味。
在荤三鲜和海三鲜中,不能少了素鲜,通常香菇、韭菜、韭黄、荠菜、木耳最常用。冬笋、马蹄也是我比较喜欢放在三鲜馅里面的素鲜,食材的脆,可以起到酥的作用。从颜色上看,更喜欢韭菜、荠菜这样的绿色。从成熟度上来讲,韭菜、韭黄、荠菜都是比较容易成熟的食材,通常肉就用煮熟的比较合适。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