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陆振华——我爱之人皆像你
按照《情》之说法,陆振华在九一八事变后举家迁往上海的法租界内。只带了八姨太傅文佩和九姨太雪姨,当然还有李副官一家。
笔者常常百思不得其解,连孙传芳,吴佩孚这样几次被打败的军阀,都能够有十几万至少几万的残部留存。九一八事变后,就算陆振华一败涂地,也不可能一丁点儿军队都不剩下来!军队可是一个军阀的命脉。这是陆振华身上最大的谜题。同时,消失的前面七房姨太不至于无法带到上海。这七朵金花流浪于天涯何方,又是另一个悬案。
问题先摆出来,我们先从陆振华的子女年龄入手。
而按照《烟》之描述,故事开始时依萍20岁,如萍24岁,尔豪自然比如萍大。【其实,她的大儿子尓豪比我还要大5岁呢!】,据此,尓豪25岁。《烟》之第一章说依萍还有个姐姐心萍十七岁死于肺病,【心萍死的那一年,我(依萍)才只有十岁】,由此判断如果心萍不死,她应该在故事一开始是27岁。梦萍明说十七岁,尔杰比她小七岁是十岁。
综上,根据九一八事变之1931年的时间节点,故事发生在此5年后,也就是1936年。我们可以准确推算出陆家二代的出生时间。如果不算尔杰这老来子(实际上他也不是陆振华的孩子,书里剧里都很清楚是雪姨和姘头魏光雄的私生子),以如萍的24岁为平均年龄,那么年轻一代主人公的出生年龄都应该是1912年前后,清帝溥仪逊位前。
那么,有读者可能要问,这样事无巨细的乾嘉考据到底有什么意义?
当然有,因为上面的推断至少说明了陆振华作为一个前军阀,至少是在晚清的时候势力就已经崛起,否则无法强行下聘礼取傅文佩和高价把雪姨从戏班里赎身(强行下聘礼和赎身在《烟》中有明说,不再列出),华丽丽的取了九房姨太!这个线索为我们对陆振华身份的起地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我们再看陆在《烟》中的一段自述:
【稍微大了些,我给一个大将军做拉马的马夫,大将军才教我念一点书,大将军有个女儿……】
【许多年以前,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是她父亲的马童!她也经常骑马……日子久了,我们都逐渐长大,她偷偷的教我念书,我偷偷地亲吻她……她的父亲发现了,把我鞭打一顿,赶我走!叫我‘打下了天下’再来娶她……十五年之后,我带着军队回去,她已经嫁给别人了!】
【我以为她会等我,但她没有等我,我带着军队回去,把她搜了出来,她含泪说,她敌不过她的父母,只有嫁了!就在我搜她出来的那天晚上,她投了井……】
【有了权势之后,我收集长得稍微有一点像她的女人,就像收集邮票一样:眉毛,眼睛,鼻子,脸庞,只要有一分像她,我就娶进来。】
【人,有的时候也会做糊涂事,我真的不知道以前是怎么看上雪琴的,会花上一大笔钱,吧她从那个破戏班里挖出来……就是因为她有那么两道眉毛,和尖尖的小下巴,简直像透了……】
以上几段原文是在《烟雨蒙蒙》的最后几章,陆振华临死时断断续续对依萍说的。它们勾勒了陆振华发家的轨迹:早年跟着一个将军。也解释了为何娶了九太太:集邮一样的找大将军女儿的替代品。甚至因为那位将军的女儿小名萍萍,他给自己所有的女儿取名X萍。只因一段旧情,从此陆振华所爱之人都长一个样儿!也是因为雪姨长得最像,所以深受宠爱。如此痴情的地步,近乎癫狂。再说老爷子花心就不公道啦!
有读者可能要问了,哪个将军的女儿这么漂亮?按照我们在这一单元前的基础分析,陆振华的势力崛起在清末。他被赶出将军家十五年后,发现将军之女萍萍嫁人,一怒之下才娶了九太太。按照八姨太傅文佩的大女儿心萍活到故事开始的1936年是27岁(此女因肺病在17岁挂掉),那么陆振华娶八姨太的时间是1909年。如果前面的八太太按最快的速度一年内娶进门,将军之女萍萍的死亡时间也应该早于1908年。如此,我们不难推出陆振华离开将军府的时间应该早于1908减去15,亦即1893年,也就是RMB上显示的我朝太祖在韶山出生的那一年。
1893年除了是笔者诞辰前一百周年纪念和我朝太祖诞辰外,对于《情》之研究,究竟有何重要意义?很简单,在1893年这样一个晚清时期,陆振华所在的东三省,可就只有三种将军:盛京将军驻守沈阳,吉林将军驻守吉林,黑龙江将军驻守齐齐哈尔。东北的读者应该比较清楚。
顺藤摸瓜,笔者翻查了1893年前后所有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的任职人员。发现盛京将军增祺应该是陆振华年少时投靠的将军之不二人选。
增祺,字瑞堂,伊拉里氏,满洲镶白旗人,曾任齐齐哈尔副都统,后任盛京将军。说起此人,就连读者也不甚了解感冒。不过他人生中的一大亮点就是曾在自己任内收编了张作霖。
目前所有关于张作霖被增祺招抚的统一说法都认为是张作霖精心设计,绑架了增祺将军的三夫人,然后送回增祺府上,博得好感,成功被招安。却往往忽略了招抚的细节,那就是,张作霖为何偏偏愿意被增祺招安?
行文至此,根据陆振华的自述,1893年前后东北形势,张作霖被增祺招安的史实,种种证据都在向我们明示——陆振华就是幼年被增祺收容,喜欢其女儿萍萍,握有重兵后甘心被恩人招安的东北王——张作霖!
如此一来,我们总算明白陆振华为何一兵一卒都不敢从东北带到上海的苦衷了。由于坚决不出卖东北,得罪了日本人,张作霖逃命都来不及,哪里还敢带兵南逃?
可有读者要问了,不对,不对,张作霖早在1928年就被日本人派川岛芳子在皇姑屯段的铁路上给炸死了啊,怎么又南逃到上海,改名换姓做了“陆振华”?虽然陆振华是张作霖的说法有相当依据,可是让一个人死而复生,不就是胡说了吗?笔者说这没问题啊,张作霖不是“炸死”而是“诈死”。
人还能够“诈死”?张作霖又不是慕容复他爸。如果读者要问我还有没有证据?我但还有的。琼瑶奶奶草蛇灰线,伏延千里。《情》中的谜题远远不止陆振华一个,你应该猜到了,我们还没有讲雪姨。请跟我进入下一个单元。
五.雪姨——旧时王谢堂前燕
小时候看《情》,觉得有两个情节最是酸爽:一个看骚浪贱梦萍被轮。二是陆振华得知雪姨偷人后扼她脖子。
现在想想,可能这两母女确实积累了不少观众的怨气,这种怨气需要发泄,发泄完了就很爽,观众就觉得很好看。毫无疑问,这种情节就是电视剧的XX,时不时戳一下,观众很受用。
雪姨之语言风格和骂人时候的遣词造句,拿捏得当,句句犀利,词词见血,堪为《情》中最出彩人物,几乎和容嬷嬷在《还》中的地位是一样的。像“傅文佩,你有胆子偷男人,没胆子开门!”和“陆振华三妻四妾我雪姨管什么三从四德?”这样振聋发聩的言论简直赋予了这部作品更多女权主义的色彩!
去年我们在“《还珠格格》中的终极大BOSS”中分析容嬷嬷是美国巴旦木的受害者诈死的安陵容。其实,雪姨可能因为个性太突出,客观上掩盖了她身上的诸多疑点。就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因为嘴巴太零碎,反而让人忽略一些曹公想借其口表达的一些话。
雪姨在陆家宅斗中败给依萍的关键战役,就是无意中把自己和姘头魏光雄的奸情亲口说出。但是这段奸情,从头至尾都显得那么吊诡。先看两段原文:
【司机座上,是个瘦瘦的中年男人,在这个男人旁边,却赫然是浓妆艳抹的雪姨……雪姨把头倾向他,正在叙说着什么,看样子什么亲密……】
【我呆住了,望着尔杰奔向后面的瘦小的身子,我努力搜索着另一张脸的记忆,瘦削的脸,短下巴,是吗?真是这样吗?我真不敢相信我所猜测的!】
【我记得爸爸曾经夸过口:“我陆振华的孩子一定个个漂亮!”这句话倒是真的,我记忆中的兄弟姐妹,不论哪一个“母亲”生的,倒都是个个漂亮。】
【兄弟里该以五哥尔康最漂亮,现在在美国……】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陆振华的前面七房姨太太也是生了孩子的。按照我们之前的分析,如果承认陆振华就是皇姑屯事件中死里逃生的张作霖。那么这个大美女依萍眼中的兄弟中最漂亮的尔康,应该正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少帅张学良!
依旧回到雪姨和魏光雄之奸情的疑点,陆振华明确知道自己的孩子个个漂亮,连依萍这样的小姑娘都一眼看出来,那个“短下巴”的尔杰是别人的种,就好比鹤群里跑出一只山鸡,陆振华难道真的丝毫没有察觉?这也真是瞎眼得不可思议。想想别人《风声》里的王宝强都可以“听”出孩子不是自己的(当然了,别人有特异功能,可尔杰这个事情是不需要特异功能的),堂堂东北王也真是浪得虚名。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做一下简单加减法,尔杰的出生时间,亦即雪姨和魏光雄的偷腥时间,也不难得到。尔杰,前面我们说了在1936年是十岁,也就是出生在1926年!这个时间点川岛芳子还没有炸皇姑屯,九一八事变也还远,况且正是张作霖在东北如日中天的时候。这一年,张作霖北京会见吴佩孚,孙传芳北上依附。第二年,张作霖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登上政治生涯的顶峰!
有读者可能会说,就是因为他此时权势很盛,所以没空管雪姨嘛!如果是这样,魏光雄既然在东北就和雪姨好上了,露水夫妻有什么恩情?非要一路从东北追到上海再续前缘?
魏光雄的身份,是个倒卖军火的军火商,后来的结局是被抓起来判了十五年的刑。(根据《烟》的结果)笔者冥思苦想都想不通雪姨是怎么和一个军火商勾搭上的?在1926年,张作霖守卫森严的府邸上,不要说红杏出墙,可能你眼睛多瞟一眼雪姨都有可能被挖掉眼珠子,这魏光雄胆子大得不一般。
更诡谲的是,每次雪姨出去会情郎的借口是打牌,打牌最多打个半天一上午,除去路上的时间,难道雪姨就是沉沦肉欲中不能自拔?这既小看了雪姨,也辱没了琼瑶的笔力。
真正暴露雪姨重要身份的事件无疑是《情》最后的“小黑屋之囚”。杀人无数的陆振华,竟然没有忍心杀雪姨!如果说前面的视而不见都可以认为是陆对雪的姑息纵容,那么最后雪姨亲口说出奸情,大骂陆振华,是个男人都再也不能忍了。可陆振华几次拿枪,几次都放了回去。如果这样能忍,那怎么不干脆放雪姨出去一个人生活?囚禁的方式耐人寻味。
我们应该这样分析:他不忍心杀雪姨,也不能放她走。
他不忍心杀雪姨,如果说念着旧情也说得过去,打死不放雪姨走,却是因为陆振华很清楚——雪姨一放走,上海在金山卫不设防的消息就泄了!
事实也果真如此,雪姨一逃走,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登陆,《情》的故事也接近尾声了。
有读者可能认为雪姨逃走和八一三事变没有客观联系啊,总不能说我昨天放了个屁,今天吹了台风,就此认为我一放屁就吹台风吧?
当然,事物的联系自有其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转移,我们只有发现然后加以利用。雪姨的逃走的疑点在于得到了魏光雄的帮助,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魏光雄如果那么深爱雪姨,为什么不早叫雪姨带上尔杰和自己一起走?
至此,雪姨身上的疑点在于他跟着陆振华既不图钱也不图权,图钱魏光雄不穷,图权陆振华也没有。那么,她图谋的还真只有陆振华身上的情报!
陆振华离开东北虽然不带一兵一卒,可却把江山托付给了张学良,自己在上海暗中遥控。这也解释了何以张学良年纪轻轻,就可以带好老爸留下的东北军,1928年发电支持蒋介石,以及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这一系列政治事件中超越年龄的成熟。
如果雪姨真是“八一三”事变的始作俑者,那么毫无疑问她抢了东亚魔女,日本第一间谍,肃亲王善耆的女儿——川岛芳子的风头!因为这件事在正史上是川岛芳子干的。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此认为雪姨就是川岛芳子呢?这样下结论,失之于简单武断,我们只能断定雪姨和川岛芳子有着某种隐秘的联系。
重要的是,川岛芳子不可能会分身术,同时伺候老爷子和到日本军部报告。但魏光雄的身份就浮出水面了,结合他从东北来到上海,和雪姨经常借助打麻将的借口交换情报,他应该是个伪满洲国的汉奸。
行文至此,有读者可能会觉得这一单元的分析陷入了死结,其实不然。琼瑶奶奶,草蛇灰线,伏延千里。我们还能不能进一步挖掘雪姨的身份线索?笔者说可以,别忘了我们还有“陆振华皇姑屯死里逃生”和“前七位姨太失踪”的两个谜题没有解决。
从皇姑屯事件来看,川岛芳子要炸张作霖是日本绝对高层的计划,可能就只有天皇和内阁清楚,陆振华死里逃生绝无可能。但剧情的发展是他成功“诈死”,骗过了川岛芳子。有极大可能知道皇姑屯计划的除了天皇,内阁,和川岛芳子本人外,还有什么和川岛芳子有着隐秘联系的人肯把这个天大的人情卖给陆振华?
我们都忽略了关键人物肃亲王善耆,川岛芳子生父,拒绝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字,爱惜人才,曾放了生死边缘的汪精卫一命,发起满XX立运动,皆告失败。川岛芳子正是他复兴清朝的一颗棋子,他在清末民初为了复国大业,狠心将众多子女该送的送,以图再起。(三十八个子女,男二十一,女十七,除了三个儿子去了英德比,其余送去日本)川岛芳子当时就被送给日本人川岛浪速收养,终成东亚魔女!
我们都忽略了善耆有十七个女儿!
我们也忽略了雪姨为什么是九个姨太中最像盛京将军增祺的女儿萍萍的人,因为只有爱新觉罗家族的近亲关系,才会有高度相似。
我们还忽略了雪姨的名字,化姓一个王。
种种证据和分析都昭示:雪姨就是把皇姑屯消息透给陆振华的和川岛芳子有隐秘联系之人——雪姨当是川岛芳子之胞姐!
(按照《烟》的说法,雪姨四十六七岁,加上生养了尓豪,如萍,年龄上大川岛芳子十五岁左右。因为涉及一些尚在人世的爱新觉罗善耆一脉,雪姨之具体名字不再明写,隐私至上)
至此,陆振华在紧要关头得到雪姨的消息(这无疑是对家族的背叛),成功跳下火车,死里逃生。而那七房姨太太由于时间不及,在皇姑屯成了政治牺牲品。陆振华应该早就察觉雪姨的背叛,只是顾念其救命之恩,最后囚而不杀,酿成八一三惨祸。
此单元名为“旧时王谢堂前燕”,很多人都知道下一句。对于雪姨和川岛芳子这类人来说,作为满清皇族,她们借助日本人要复兴满人,可代价却是出卖中华名族的利益,孰轻孰重,单站在人性的角度,很难掂量清楚。
而对于旧军阀陆振华来说,宁肯躲在上海也不出卖国权,倒显得既窝囊又可敬。聪慧如可云者,知道豪门似海,能够幡然醒悟走出困顿,继续生活,结局自然比《雷雨》中的四凤好很多。涵养之雅如傅文佩,早十年前就知道了雪姨的奸情,却不说破,甘受小人的排挤打压,终能等到夕阳红。木讷温柔如陆如萍者,任是无情也动人,有个甘愿为自己赴汤蹈火的杜飞,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心怀怨愤如依萍者,历经坎坷,方知报仇无谓,真情可贵。火车站,千万人之中看见唯一想见之人,人性的坚冰消融殆尽。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