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坐月子不能洗澡 粉碎那些流传最广的育儿谣言

2015-04-12 15:22:42
来源:儿童心理学
责任编辑:每皮
\

80后父母越来越多,对育儿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中国家庭育儿方式研究”曾调查表明,72%的年轻妈妈把网络作为获取孕育知识的最常用渠道,但网上知识却大多“不靠谱”。为此,《生命时报》邀来多位专家,为父母们解析网上最火的十大孕育谣言。

1.圆肚子生女儿,尖肚子生男孩。

“肚子形状判断男女”,“孕妇长相变丑生男孩”,“酸儿辣女”等,这些都是民间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生男生女本就是一半对一半的比例。”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儿科主任姜之炎告诉《生命时报》记者。

2.荔枝、山楂,吃多了易流产。

孕妇确实不应贪吃荔枝和山楂,但原因不在于流产。姜之炎解释,荔枝含糖量高,吃多了会影响孕妇血糖稳定,增加感染风险。而且,荔枝、菠萝、芒果等水果易诱发过敏,对胎儿不利,应该少吃。大量吃山楂有活血化淤通经之效,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但如果适量进食能消食开胃,所以“适量”最重要。

3.坐月子不能刷牙洗澡。

“不刷牙、不洗澡的月子方式,有害无益。”姜之炎强调,产妇爱出汗,尤其在夏天,如果不及时清洁,易滋生细菌,导致疾病。一般产后去掉敷料后就可以酌情洗澡了。沐浴时应“冬防寒,夏防暑,春秋防风”,注意保暖;采用淋浴方式,水温控制在38摄氏度左右。

4.奶粉比母乳营养高。

第二炮兵总医院儿科主任、全军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李芳指出,婴幼儿喂养最核心的一个观念,就是提倡母乳喂养。只有在母乳不足时才需配方奶粉辅助。母乳几乎具备了初生儿所需的全部养分,且母乳有助于增强婴儿胃肠道功能,帮助健全免疫系统,提高其机体抵抗力,降低过敏几率。另外,母乳喂养还是妈妈和宝宝亲密交流的过程。

5.6个月后,母乳就没营养了。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出生后前6个月,要尽量“纯母乳喂养”,并坚持母乳喂养两年或两年以上。强调“前6个月”,主要是因为此后需要添加辅食,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求,而不是说母乳在6个月后就没有营养了。

6.越早添加辅食越好。

李芳介绍,辅食添加过早,会给婴儿肠胃增负,可能导致消化问题;过晚,不利于孩子生长发育。一般三四个月可添加米粉;五六个月添加蛋黄、米汤、菜汁等;7—9个月添加鱼泥、碎肉末、大豆制品等;10—12个月增加米饭、面条、水果、蔬菜等。

7.首次加辅食,最好吃蛋黄。

事实上,蛋黄中某些营养成分,如铁,并不易被婴儿吸收。过早喂食,还可能诱发过敏。首次添加辅食,要考虑宝宝的肠胃功能,最好选谷物类,比如米粉。

8.孩子枕秃、爱出汗、出牙晚,是缺钙表现。

“这些都不是判断缺钙的决定性依据。多汗可能是因为婴儿生长发育迅速,所产生的热量及代谢物相对较多。另外,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睡觉时交感神经会过度兴奋,也可能多汗。”姜之炎建议,是否缺钙,还应结合骨骼发育、血钙、血磷等指标,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钙。

9.分开睡,越早越好。

韩国延世大学小儿精神科教授、儿童心理学家申宜真在《好妈妈慢慢来》一书中指出,何时分床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宝宝一出生就与父母同床,可以考虑在3岁左右分开睡。此时孩子在精神上开始和父母分离。睡前,父母可以给孩子讲故事或唱歌,待其心情平静能入睡后,再离开房间。

10.一哭就抱,惯坏宝宝。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给予婴幼儿更多的关注和肌肤接触,有利其身心健康,增强安全感。美国布朗大学发现,在出生头几个月,妈妈积极回应婴儿的啼哭,能加速宝宝日后的语言和认知能力发育。宝宝哭闹时,父母可先了解哭的原因,用试着逗宝宝玩、微笑着跟他说话等方法来安抚孩子。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