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高端客户易中招 青岛银监局教你识别“飞单”

2015-07-29 13:41:00
责任编辑:亚麦

银行人员推荐的时候是一款私募基金产品,期限到了,767万元却成“飞单”。日前,广发银行一起“飞单”案件引起关注。因银行个别员工“飞单”行为,造成消费者资金损失问题,再次进入人们视野。如何识别真假银行理财产品,防范“飞单”风险呢?青岛银监局教你五招,识别“飞单”陷阱。

高端客户易“中招”

“飞单”是指银行个别员工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私自销售非本行(总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非本行(总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具体来说,银行员工通常在正常营业时间、借助银行场所进行推销,使顾客误以为购买了银行自主发行的产品或代销的第三方理财产品。

因为是银行内部人员推荐,很多投资者会误认为是银行理财产品,看着高收益便着手购买。但第三方机构的理财产品,有的风险性较高,若到了期限无法按照约定兑付本息,就会造成“飞单”。有的人还利用这种渠道进行非法集资,金融风险比较高。

广发银行的这起案件即是如此,该银行工作人员向客户口头承诺产品是由广发银行代管,年收益率达到11%,收益高,无风险。客户购买后,到了兑付期,却有767万元没有兑付。后来,从投资者出示的单据中来看,收款人全称显示为一家北京的第三方公司。

据银行从业人员介绍,“飞单”的投资者多是银行高端客户,涉事银行员工利用其掌握的客户财产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飞单”营销。相关产品资质差、对接项目风险高,承诺的超常规收益率,对消费者诱惑巨大。“飞单”行为往往在产品不能按期兑付收益,直到出现本金亏损、引发消费者维权时才暴露,事前预防和监控难度很大。

查清编码看清合同警惕第三方账户

投资者如何有效地识别“飞单”,预防投资风险呢?记者从青岛银监局了解到“飞单”的几处破绽。

针对“飞单”通常披着银行理财产品的外衣,投资者要想查证对其验明正身,也有几条途径。银行销售的产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银行自主发行的产品,另一类是银行利用本行渠道销售的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产品,即银行代销产品。凡是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均具有唯一的产品编码,消费者可依据该编码在中国理财网(http://www.chinawealth.com.cn)查询到产品信息,银行代销产品则可通过银行网点公示的代销产品清单查询。因此,凡是无法通过中国理财网、公示代销清单查询到的产品,均非银行正规产品,应予高度警惕。

再者可以关注购买产品的资金是否汇入银行账户。客户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均须通过柜面或自助渠道进行认申购操作,但凡被要求向个人或第三方公司账户转账或汇款的,就要提高警惕,并注意查看业务办理回执中的汇款账户明细。应避免将账号 、密码等信息告知银行人员由其代操作,造成个人资金转入不明账户。

超高收益要提高警惕

“对于超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一定要提高警惕。”青岛银监局工作人员介绍,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要充分意识到购买某些社会上以高回报为名目的理财产品可能面临着巨大风险。对高额回报要有独立清醒的判断,已暴露风险的“飞单”产品,承诺收益率基本上是银行正规发行、代销的理财产品收益的2~3倍,消费者在购买前,应有独立和清醒的判断,不要轻易被花言巧语、高额回报所蒙骗。

要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明确了解产品是否保本,募集资金具体投向、收益、期限等。不同投资方向的理财产品风险各不相同,消费者要按自己的实际风险承受能力对产品进行分析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此外,还要看清相关理财产品合同条款。虽然这类理财产品在银行售卖,但实质是投资公司的理财产品。为了迷惑投资者,这类理财产品合同上可能印有银行的标志,但合同与银行无关。因此,投资者购买此类理财产品时,一定要看清楚其合同条款,避免被欺骗。

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消费者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银行和监管部门投诉和举报,留存好相关证据。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孙晓琳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