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大场镇打炕技术正准备申报青岛市级非遗

2015-03-30 13:40:29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尺素
\

睡火炕是北方人取暖和休息的主要方式。然而,随着时代的变革,人们为了省时省力,火炕逐渐淡出百姓家庭,取而代之的是水泥板炕,之后又出现各种材质的床。火炕成为了一种历史,用的人越来越少,不过,还是有少部分人对此情有独钟,大场镇西王家柳沟村的王贻爱老人就是其中之一。3月28日,记者从青西新区文广新局获悉,大场镇的打炕技术正式获批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准备申报青岛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9岁老人还是打炕高手

3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青西新区大场镇西王家柳沟村,找到了王贻爱老人,他是目前青西新区为数不多的掌握打炕技艺的人。王贻爱今年79岁了,见到记者时,他正在自家场院忙着拖墼(音JI)。所谓的“墼”,是老一辈人打炕时专用的一个名词,就是还没有烧过的砖坯、土坯。原来,趁着天气转暖,王贻爱家要翻新旧炕了,这是这个家庭中,每年春天要做的头一件大事。

说起火炕,王贻爱颇有些情有独钟。“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经济落后,人口又多,每户都有火炕,多的有三盘、四盘。”王贻爱介绍说,火炕,那就是祖祖辈辈取暖和休息的地方。尤其在冬天,吃饭时,父母烧了一大堆柴火,火炕很快热乎乎地。饭后,一大家子五六口人都坐在热炕上聊天,自然能感受到家的味道。

清早就起身最快三天成炕

每到春天,大地解冻,需要换新炕的农户们就会备下土,放在平整开阔的地面或者场院上,提前找好模子。“这个模子有厚有薄,厚的大约6-7厘米,保温效果好些,适合大家庭,人口多的。模子薄的,就是指高度在5厘米左右,这样的火炕热得快,适合小家庭。我这个就是小模子,模子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5厘米。”王贻爱说。

“我们天不亮就得起身了,把准备好的土里浇上水,早早泡着,泡上一段时间后,用铁锹反复搅拌直到稠度适宜,早饭后就可以拖墼了。拖墼最好两人配合,一人负责送泥,一人用模具拖成型。两人一上午可以拖两盘炕的大模墼。好的天气下午就可以把平铺的湿墼小心地扶起站立晾晒。经过两天的晾晒,土坯墼基本干透,干透的土坯就可以用来盘炕了。”王贻爱说,整个过程一般需要四五天,最快也得三天时间。

火炕暖腰还能攒上等农家肥

在大场镇,记者采访多位村民,从他们口中记者了解到,火炕不仅能起到缓解腰痛的作用,还是很好的农家肥,到春天各户翻新旧炕,取出的炕土可以用作肥料。因为,经过烧火做饭、烟熏火燎后的炕土内含有了丰富的钾、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适宜花生、地瓜等农作物的生长,是上等的速效农家肥。

“上了岁数后,总犯腰腿痛、关节炎,躺在火炕上暖暖和和的,一点都不痛,可睡在床上,一觉醒来,浑身哪儿都不舒服。”说起逐渐消失的火炕,王贻爱面露惋惜之情。其实难舍火炕的不止这些老人,一些条件允许的市区老人也希望火炕能永久保留。

获批区级非遗正在申请市级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经济收入的提高,火炕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原来用的炕墼已用水泥板代替,既省时又省力,打炕这种技术也面临无人会无人懂的境况。为了更好地保护打炕这种传统工艺,大场镇已向区文化馆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批。目前,由青西新区文化部门主动提出,这项技艺正在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过,让王贻爱真正忧虑的是,这项手艺目前也面临着失传的尴尬局面。“用火炕的人越来越少了,这门手艺也就没了市场。现在年轻人又不爱学这个,都出去打工挣钱了。”目前,只有王贻爱的侄子王泽奎坚持和叔叔操练这门手艺,村里其他年轻人很少有登门学艺的。“如果有别人愿意学,我们可以手把手地教,要不然恐怕就真失传了。”王泽奎告诉记者。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