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黄渤海伏季休渔期,可一些市场或饭店里依然有新鲜海鲜出售,那这些海鲜到底从哪儿来的呢?7月1日,青西新区泊里镇尧头村码头上,从晚上10时起,寂静的码头热闹起来,不时有“偷腥”的小渔船靠岸卸货,卸下的鱼虾个头很小,迅速被鱼贩子拉走。2日凌晨,渔政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查处,并当场抓获一艘“三无”船,船上还放着网目很小的绝户网,目前该船已被查扣并押回停靠点。
>>>反映
休渔期新鲜鱼虾哪来的
张先生家住青西新区,经常到农贸市场去买菜,对于一些摊位上摆出的鲜虾鲜鱼他感到疑惑。“现在是休渔期,渔船都不让出海捕鱼了,可市场上怎么还有新鲜的鱼虾出售呢?此外,一些饭店也有鲜鱼鲜虾,这些鱼虾到底是哪里来的?”
张先生说,这些鱼虾个头都很小,“特别是一些黄鱼,个头都在七八公分长,腮明显还很新鲜,根本就不像是冰过很长时间的。”而且摊贩们也坚称:这些鱼都是新鲜的,而且刚捕上来没多久。
新鲜的鱼虾自然吸引众多的顾客购买。“这些摊子上的新鲜海鲜数量都不多,但卖得特别好,有时候几分钟就被抢光了。”张先生说。
期间,青西新区的刘先生也反映,他打听到,虽然目前是休渔期,但有些小渔船仍违规出海去“偷腥”,每当夜幕降临,这些小船会从泊里镇尧头村码头卸货。
>>>目击
晚上十点后码头正热闹
是否真有渔船在“偷腥”呢?7月1日晚上7时许,尧头村码头除了能听到阵阵的海浪声外,周围一片寂静。码头两侧是面积不大的海湾,随着夜幕降临,有赶海人带着手电筒沿着岸边寻找小海螺。
晚上10时以后,海上传来了“轰隆隆”的马达声响,这响声正是一艘小渔船发出的,打破了码头上的寂静。大约十多分钟之后,这艘小渔船驶进了海湾内,船上的灯也开始亮了起来。
随后尧头村码头开始热闹起来。一辆停着的面包车随即发动,打着双闪为这艘渔船指明停靠位置。靠近岸边之后,小渔船关闭发动机,随着海浪慢慢靠岸。这辆面包车也沿着一段斜坡开到了渔船停靠的位置。
周围一片漆黑,这更使得船上的灯特别明亮。在亮灯下,一名男子慢慢地将渔网收起,之后他进入船舱搬出了几个白色泡沫箱。驾驶面包车的男子也来到船跟前,将泡沫箱接过来放进面包车内。
面包车随后拉着鱼虾离开码头,而船员将船只调整停靠,之后他也下船,骑着一辆摩托车离开。
>>>交易
是外靠岸“速战速决”
两人离开后,仍有面包车驶进码头,车里大都是如约来收鱼的鱼贩子。
几分钟后,海面上马达声再次由远即近,一艘渔船驶入海湾后同样慢慢靠岸,在船上灯光的照射下,几个泡沫箱格外显眼。岸边等待着收货的面包车也赶紧驶到了船跟前。之后,船上两名男子将几个泡沫箱抬上了岸。
“能把箱子打开看看吗?我们想买点鱼。”见陌生人要买鱼,两名男子变得很警觉。“你们干吗的?我们不卖,快走快走!”一名男子很不耐烦地回答。随后,他赶紧跑到面包车前将车门锁上,之后便不再说一句。
事后,一位知情人透露了详情。他介绍,因为现在正值休渔期禁止出海捕鱼,他们都违反了相关规定,“谁敢明目张胆地跟陌生人谈生意?”该知情人称,这些出海渔民都有固定的客户,他们从来不向陌生人卖海货,而且渔船一般到了晚上才靠岸。“客户们早已守候在岸上,只要船一到岸,接着就把货装入车里运走。”该知情人表示,为保证安全,捕鱼者和鱼贩子交易必须“速战速决”,不能耽误半点时间。
>>>可惜
连鱼苗虾苗都捕上来
泡沫箱内装的都是些小鱼小虾,有些小蛎虾不足两厘米长,而一些小鱼同样不到两厘米。
期间,一个运送海鲜的面包车司机告知记者,他经常来拉货,很清楚这些小鱼小虾都是用网目很小的绝户网捕上来的。“小的甚至连成人的小拇指都伸不过去,别说是小鱼小虾了,有时候连鱼苗虾苗都能捕上来。”该司机还透露,由于目前市场上新鲜的野生海鲜数量少,这些鱼虾虽然个头小,但依然很畅销,而且还能卖高价。
该司机还举例,有些渔船上所使用的渔网,网目尺寸不足12毫米,而按照规定,目前山东海域所允许使用的渔网最小网目是25毫米。
“这些鱼虾还都在生长期就被打上来吃掉,确实让人心疼。”一位村民介绍,如果任由这种乱捕鱼的行为长期无节制地持续下去,鱼虾就断了后,而最后人们可能就没鱼没虾可吃了。
>>>查处
脱掉制服猫着腰接近
2日凌晨,青西新区海洋与渔业局四名渔政执法人员迅速赶到了尧头村码头进行查处。凌晨1时许,马达声再次传来,一艘小渔船慢慢往岸边靠,等渔船靠岸之后,执法人员弯下腰开始朝渔船走去。担心被船上警惕的捕鱼者发现,执法人员索性将白色制服脱掉。
来到船跟前之后,执法人员穿上制服,接着打开灯光,两名执法人员立即跳上了船,迅速将船上人员控制。船上有两个泡沫箱,里面装的都是刚捕捞的小鱼、小虾、蟹子、虾虎等海鲜,其中以小蛎虾居多,个头普遍都很小。
此外,执法人员还从船上搜出了一张渔网,属于绝户网。经询问,执法人员得知,现场抓获的捕鱼人员只是一位打工者,并非渔船船主。他表示,7月1日上午8时许,他偷偷驾船驶到偏僻区域下网捕捞。他也承认,目前正值休渔期,不应该出海捕鱼,但当看到有同行也在捕鱼后,便出了海。
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这艘船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属于“三无”船只。两名执法人员将这艘“三无”船只押回到停靠点,等待下一步处理。
就在执法人员查处过程中,海面上仍然不断传来船只的马达声响,而这些船在靠岸前发现执法人员后立即掉头逃窜。对此,执法人员表示,希望其他渔船能引以为戒,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目前,青西新区渔政部门正在进一步处理此事。
■分析
休渔期三个月一船能赚八到十万
每年伏季休渔期间,青岛各区市海洋与渔业部门都会严厉打击非法捕鱼行为,可为何会屡禁不止呢?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利益驱使。”采访中,渔政执法人员称,休渔期内,市场上的新鲜海鲜数量极少,其价格也不断上涨。“虽然风险大,但利润也很大。”根据业内有关人士透露,休渔期三个月内一艘渔船能赚八万到十万元左右。因此,不法分子总是绞尽脑汁地“偷腥”,“甚至为了防止被查,他们故意给我们打电话举报,其实是调虎离山。”执法人员无奈地说。
再者,一些鱼贩子、饭店为了招揽生意,也会私下去购买新鲜海鲜,甚至一些个人在休渔期内也希望能吃到鲜海鲜,而这种市场需求就催动着一些渔民去冒险。“而且非法捕捞获利最大的就是这些鱼贩子、饭店。”知情人士称,捕鱼者卖给鱼贩子五六元钱一斤的鱼,鱼贩子转手就卖二三十元,而到了饭店再卖给客人就要高达四五十元。
■链接
今年施行“史上最严”休渔管理处罚制度
据介绍,2015年青西新区执行的是“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管理处罚制度。休渔期间,所有应休渔船6月1日12时前必须回其船籍港停靠。凡未在6月1日12时前回船籍港停靠的,扣减其当年度15%渔业油价补助;6月15日12时前未返回的,扣除100%油价补助。凡未经批准私自离开停泊地点的,扣减15%油价补助;3日内拒不改正的,扣除100%油价补助。
此外,我省开展了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专项整治行动,一旦违规,将吊销其有关证件,没收渔船并拆解,并对船东依法处罚。对涉嫌刑事犯罪的,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本版文/图 记者 徐新东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