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网捕鱼的市民准备下海,衣着上看得出是业余”渔民“.
市民询问渔民价格.
市民在旋网捕鱼.
开春转暖,栈桥附近海域梭鱼聚集,不少市民撒网捕鱼。这种捕捞会不会影响鱼群繁殖?25日,大众网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海洋局研究员线薇薇,她表示梭鱼聚集在海河入口是觅食行为,其繁殖期在5月份,并且近海的人工捕捞数量有限,不会对梭鱼繁殖和生态平衡造成影响,市民可以安心品尝这“开春第一鲜”。
捕“开凌梭”要看时机 梭鱼畅销“不愁卖”
昨天是阴历二月初五,适逢大潮,记者在栈桥东侧海域看到有约十名市民身穿胶皮连体裤在海水中旋网捕鱼。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打鱼的市民,他们都是鱼贩子,在鱼多的时候来充当一段时间的“渔民”,“往年都是五一前后梭鱼最多,今年提前了。”其中一位撒网打鱼的刘先生说。
由于海水还很寒冷,无法在水中待太长时间,市民刘先生下水两次只打上了两条梭鱼。刘先生告诉记者,捕梭鱼要等时机,需要潮水涨到合适的位置梭鱼才能到岸边来。上周他一天打了三百斤“开凌梭”,最多的时候一网就有五十斤。提着渔网的刘先生一上岸就被来赶海的游客、市民围了起来,大家都想尝尝鲜。通常打上来的鱼在岸边就卖掉了,一元一条,很快就能被抢购一空。数量多的时候刘先生会把鱼供给饭店,“打多少都不愁卖”。
专家解释梭鱼聚集 产卵季节会禁渔
栈桥附近持续数日的捕鱼行为是否会对梭鱼繁殖和生态平衡造成影响?大众网记者为此采访了研究中国科学院海洋局研究员线薇薇,她表示梭鱼的群聚是觅食行为,经过漫长的冬季,岸边海水回温较快,浮游生物增多,因此梭鱼到岸边觅食。
“人工捕捞数量有限,并且捕捞方法决定了上岸的都是大鱼,刚产下的小鱼可以留在海里继续生长。”线薇薇说,并且每年六一左右是大量鱼群的繁殖期,到时会实行禁渔措施,现阶段近海的人工捕捞不会影响生态平——市民可以安心品尝鲜美的“开凌梭”。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