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汉代最出名的胶东国相 “张敞画眉”传佳话

2015-06-23 08:49:09
作者:王学义
责任编辑:光影

张敞画眉、走马章台、五日京兆这是张敞留下的三个成语

在中国历史上,张敞不仅是个能吏,而且是个风雅官员。而他风雅的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同僚的攻击而出名。他的一生留下了三个著名的成语,其中“张敞画眉”成为别人攻击他不自重的口实 ;“走马章台”则被斥为轻佻;“五日京兆”更是幸灾乐祸者看热闹心理的直观体现。

这也反映出官场的险恶。张敞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忠诚,侥幸逃过诋毁获得善终,然而却也这些诋毁,他一辈子都没当上最高等级的官职。

“张敞画眉”被传为佳话

“张敞画眉”是历史上关于张敞最著名的故事。这在《汉书·张敞传》中有明确记载:“(京兆尹张敞)常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画眉妩。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这段话,翻译过来大体意思就是:京兆尹张敞常常在家中给妻子画眉,这在长安城中很出名,人们都传说张敞画的眉很好看。于是就有人把这件事向汉宣帝汇报,以此来弹劾张敞。于是,汉宣帝就拿这件事来问张敞,张敞回答说:“我听说闺房之内,夫妇二人的私生活,有比画眉更亲密、更过分的。”汉宣帝很欣赏张敞的才能,也没有过分责备他。

一般人看到这里,觉得张敞很聪明,一句话就把皇帝当了回去。但事实上,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汉宣帝也不能无视舆论,因为《汉书》中跟着这个故事之后,就是一句话:“然(敞)终不得大位。”张敞最终也只能做到郡守、京兆尹这一级,而无法当上丞相、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等国家最高等级的官员。

而且,在古代官场中,弹劾某人时,往往不就事论事,而是会借题发挥,和其他事情联系起来。比如,张敞有一个好朋友叫杨恽,他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之子,《史记》作者司马迁的外孙。汉宣帝时期,他因为告发霍光一族谋反有功,被封平通侯,迁中郎将。后来,杨恽为人所告,被贬为庶人 。丢官后,他大置产业,接纳宾客,他的友人写信劝他本分一点,而杨恽在回信中流露出怨言,这怨言又传到汉宣帝耳朵里。汉宣帝很生气,将杨恽腰斩。因为张敞和杨恽交好,所以有人牵强附会,将他给妻子画眉这件事和杨恽联系起来。

平度文史专家杨文新在《最著名的胶东国相张敞》中记述了一个故事,其中称:当时“九卿”之中的太仆是个奸臣,他向汉宣帝上奏:“自从杨恽腰斩,张敞心怀不满,口出怨言,每日在家为妻画眉,无心王事。”汉宣帝问张敞有没有这回事,张敞说,他年少时与小伙伴们投石嬉戏,误伤一女孩眉头。长大后,依照媒妁之言结了婚,发现新娘少了一条眉毛,问起来,才知道妻子正是自己小时候投石所伤的那个女孩。为弥补自己昔日之过,于是发誓终生为妻子画眉。汉宣帝听了,觉得张敞做得没什么错,也没有追究。

后来“张敞画眉”这件事流传更广,成为著名典故。比如,元代王实甫杂剧《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就有“一任你将何郎粉去搽,他已自把张敞眉来画”的唱词。明朝冯梦龙小说《醒世恒言》卷十五也写道:“假如张敞画眉,相如病渴 ,虽为儒者所讥,然夫妇之情,人伦之本,此谓之正色。”

“‘张敞画眉’之所以引起争论,主要是那个特殊时代的问题,现在来看,这样很有利于处理夫妻关系,促进家庭和谐,何乐而不为?”平度文史专家陈传瑜先生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

手下讥讽他“五日京兆”被杀

除了“张敞画眉”之外,还有一个著名的成语是“走马章台”。“章台”指的是长安城中的章台街,是当时的“红灯区”。别的官员都绕路走,实在绕不过去,经过此地时都威严正坐,生怕惹出什么瓜前李下之嫌,而张敞路过这里时很放松。《汉书·张敞传》中记载:“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对这一段,历史学家王立群是这么讲解的:张敞让别人替他赶马,他却一边用扇子敲打着马儿,一边吆喝着“马儿马儿你快跑”。这一切,都被史官记录下来。

再说京兆尹是个位于“火山口”上的活,动辄获罪,非常难干。可张敞一干就是九年。到了第九年头上,杨恽被腰斩,他的朋友纷纷受牵连而被免职。汉宣帝唯独留下了张敞。在当时,张敞命令自己手下的一个名叫絮舜的贼捕掾(官名)去查办一个案子,可絮舜根本没拿这当回事,回家睡觉去了。家人劝絮舜可不能这样,絮舜说:“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这句话是说,张敞这京兆尹只能干五天了,还能办什么案子!张敞听了这句话,大怒:“你看我这‘五日京兆’能不能治你 !”于是,下令将絮舜下狱,论成死罪,斩首示众。就这样,“五日京兆”也成了一个成语,是指任职时间很短或即将离职,或对所任职务没有长期打算的人。

张敞杀絮舜,当时正值遇到立春,巡视冤狱的使者出巡,絮舜家人装载好尸体,并且写了告发张敞的告示,亲自向巡察冤狱的使者叫冤。话说絮舜仅仅因为不遵命令,就被张敞斩首,这确实是判得太重了,这不该是死罪啊。于是,巡察冤狱的使者上奏:张敞残杀无辜。

汉宣帝看了奏折,心里觉得张敞所犯的罪不大,也不是死罪,就有心先放点风出来,让张敞赶紧闻风逃命。以前就有很多人上奏说“杨恽被腰斩后,张敞不适合再当官了”,而这些奏折都被汉宣帝扣住了。这次,他先是把奏折发布下来,免去了张敞京兆尹的官职,贬为庶民。张敞早就听说絮舜家人在告自己了,又看皇帝免去了自己的官职,心知形势有变,赶紧向朝廷上交了印绶,直接到农村逃命去了。

张敞率军围住广川王宫抓贼

据《汉书·张敞传》记载 ,张敞逃到杜陵不久,冀州一带盗贼四起。汉宣帝想到张敞除盗有方,以前当胶东国相和京兆尹时,都干得很漂亮。于是派使者到杜陵召张敞,想重新启用他为冀州刺史。

当时,张敞正是有罪之身,使者一到家,都以为是不祥之兆,老婆孩子都吓得大哭,但张敞独自笑着说:“我逃亡在外,只是个普通百姓,郡守用衙役就能拘捕我,哪里用得着皇上派使者呢?现在使者来了,这是皇上要起用我了。”立刻让家人收拾行李,随着使者乘公车前往京城。为了表明态度,他先给汉宣帝上书认错:“臣以前能当上京兆尹,深感荣幸。那絮舜是我的手下,我一直很厚待他,他多次犯错我都没有追究。然而他竟然趁着别人有奏章弹劾我时,擅离职守,不拿本职工作当回事,还放话说我‘五日京兆’奈何他不得,忘恩负义,伤风败俗。我私下认为絮舜放肆无礼,于是杀了他,这有违法纪。我残杀无辜,没有经过公平审判就将他处以死刑,如果皇上要杀我,我死而无憾。”

汉宣帝既然要用张敞,自然就不再把以前的事放在心上,而是封张敞当了冀州刺史。张敞一到冀州,就先起用了很多逃亡在外的人,接管了州里的政务。当时,冀州附近有封国广川国,张敞发现盗贼们与广川王家人有联系。而广川国的人根本也不肯说出实情,致使多次抓贼都抓不住。

张敞派人探明了盗贼首领的住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杀死。在追捕其他盗贼时,广川王爱姬的弟弟和广川王同族宗室刘调等人,公开窝藏贼人。但张敞并不怕广川王,在此之前,被废的皇帝刘贺都向他下过跪,而胶东王太后也因为他一纸奏折而不敢狩猎,他当然也不会因为广川王家人干涉就不抓贼了。于是,他亲自带领郡国吏卒,驾着几百辆车,将广川王宫团团围住,而且派兵搜索刘调家,果然从殿屋廊舍中抓到贼人。张敞亲自监护吏卒,将贼人杀头,还把贼头悬挂在广川王宫的大门之外。

这还不算完,张敞接着上书弹劾广川王。天子不忍心依法惩处广川王,只是只削除了他刘氏户籍。张敞到冀州一年多,当地的盗贼基本被他剿平。后来,他被试用为太原郡守,干满一年后转正,太原也安宁下来。

不久之后,一直欣赏张敞的汉宣帝驾崩了,继任者是汉元帝。这位汉元帝“柔仁好儒”,喜欢重用儒生,《汉书·元帝纪》记载,汉宣帝曾感慨:“乱我家者,太子也。”可见,他和秉承“儒法合一”的汉宣帝治国手段是很不一样的。儒家更注重名声等,所以张敞这种有“轻佻之名”的官员,不可能得到他的重用。

汉元帝刚刚即位,当时就有人推荐张敞是先帝名臣,适合作师傅辅佐皇太子。汉元帝没表态,而是拿这件事去问前将军萧望之。这个萧望之是个经学家,他根本看不上张敞,他说,张敞是很有才能的官吏,能胜任很繁乱的工作,但资质轻,不宜作师傅。《汉书》中的原文是“材轻,非师傅之器”,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正统”对张敞的评价。

汉元帝征召张敞为左冯翊(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并成为“三辅”,是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来,张敞就染病而死。

张敞的三个儿子后来当官都做到都尉。张敞这辈子抓贼无数,治理乱局肯下狠手,也结下了一些仇家。他在太原任职时,杀过一个官吏,那人家人非常恨张敞,到杜陵杀死了张敞的儿子张璜。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王学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