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丈夫车祸离世留14万债务 妻子还债尽孝十四年

2017-03-15 09:07:17
来源:辽宁日报
责任编辑:夜楼

408d5c0d982d1a32cbe810

15年前,一场车祸重创了铁岭农村的一个家庭。开原市金沟子镇老观堡村的肖宏明骑摩托车撞上了出租车,身受重伤的他被送到医院。重度昏迷8个月后,肖宏明离世。他把6岁的儿子、70岁的母亲和近14万元的债务,都留给了当时只有26岁的妻子张春玲。在丈夫的遗像前张春玲作出承诺:“你们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手,请你们放心,我一定将欠你们的钱都还上。”而还清这14万元欠债和人情,张春玲用了整整14年时间。

几天前,张春玲又一次从开原市区赶回金沟子镇老观堡村,她要给婆婆送点药。这之前,她刚回家给婆婆过了85岁生日,可这两天婆婆打来电话说治腿疼的药吃没了。

一进村就有人打招呼:“又回来了。”短短几个字却代表了村里的舆论。在晚辈探望长辈的语境下,一个“又”字包含着赞美,而那些打招呼人的脸都带着热情。

张春玲很享受回到村里时的各种相遇:“我觉得又活得像个人了!”

在人们有关痛苦的记忆中,总会有一些戳心的事,让张春玲无法忘却的是贱卖的14头牛

1987年,只有11岁的张春玲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变故,父亲意外去世。一年之后,母亲带着两个女儿改嫁了,张春玲也第一次走进了开原市金沟子镇老观堡村。

尚未懂事的张春玲接受不了另外一个男人代替爸爸,但又改变不了母亲的决定,她就尽可能地不回家,姑姑家住一宿,同学家待两天,慢慢地熬日子。

15岁时,张春玲开始在乡镇企业上班,并经常和邻居家的肖宏明结伴。年龄上相差6岁,但从小都失去父亲的经历让两个人无话不谈,无论遇到什么事,张春玲都愿意跟哥哥一样的肖宏明说说。直到有一天,有邻居问她是不是跟肖宏明处对象了,张春玲才突然明白过来,原来这就是爱情。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反对之声,张春玲直到现在还记得两个妈妈打的一场嘴仗:“我妈说,我姑娘将来一定找个有钱的,其实就是嫌弃我对象家穷。我婆婆针锋相对,我儿子娶媳妇一分钱也不用花。”

双方家长的交锋十分激烈,但是两个年轻人却坚决要在一起。1995年,不满20岁的张春玲与26岁的肖宏明举行了婚礼。

虽然家底很薄,但是两个年轻人十分肯干,张春玲在家种地,肖宏明在工地上班,日子很快就好了起来。结婚第三年,两个人不仅把家里的土坯房翻盖成三间大瓦房,还搞起了家庭养牛,很快成了村里的富裕户。

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张春玲就经历了人生的第二次变故,丈夫骑摩托车与出租车相撞。重度昏迷的丈夫被送到医院后,张春玲不顾一切地让抢救,家里的存款花完了,就开始卖牛。

虽然已经过去了15年,但张春玲仍然记得当时卖牛时的场景,“那时我丈夫还在开原的医院抢救,隔几天医院就说钱花没了,我就回家去卖牛。买牛的人知道咱家急着用钱,使劲压价,明明能卖5000元,人家就给3500元,卖完一头就把钱拿医院去,就这样一头一头地把14头牛都卖了。那个过程非常痛苦,不卖的话,又急着用钱,明知道人家价给低了也得同意。”

牛卖完了就四处借钱,亲戚借遍了就向外人借,哪怕多给点利息,张春玲也要救丈夫。治疗了8个月,花掉近40万元,但张春玲从医院拉回来的是一个几乎变成植物人的丈夫。

张春玲说:“后来钱实在借不到了,给利息也没人敢借了,人从医院拉回来时只有一只胳膊和一条腿能轻微地动一动,说话就像刚冒话的小孩,偶尔能蹦出一两个字。”

虽然花光了家里的钱,还借了很多外债,但张春玲相信,只要丈夫能站起来,用不了几年日子会重新好起来。可是,家里的条件不比医院,回家之后肖宏明病情根本不见好转,甚至33岁的生日都没过上就去世了。

张春玲非常爱她的丈夫,即使在15年之后,每次提起他都满含深情:“我和我丈夫的感情非常好,他去世那天,我当着两个大姑姐的面跟婆婆说,只要你跟我在一起一天,我就会好好对你。我丈夫他挺孝顺的,他没了,我最起码得把他的孝给尽了。”

在丈夫的遗像前张春玲作出承诺:“请你们放心,我一定把欠的钱都还上”

送走了丈夫,张春玲发现一个曾经让村里人羡慕的幸福家庭,在这场车祸后已经陷入绝境。每一个走进她家的人几乎都是债主,虽然其中有很多人在她家待了很久也没说出要钱的想法,但张春玲知道人家是来要债的。

当时的张春玲只有26岁,完全不知道怎样扛起这个家。

一天下午,儿子大老远地跑回来,进院就喊着要买雪糕,可当时家里根本就没有钱,感觉受了委屈的儿子大哭起来。

儿子在院子里哭,张春玲回到屋里偷着哭,但是她一点办法也没有。“欠了那么多债,实在没法再跟别人张嘴了,那时候要到谁家借5块钱我都得想半天。”

在农村,种地是最传统的生存方式,但对于一个急于还债的女人来说,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地干活的时候,看到别人都是一家一家的,而我就一个人,再看那么长的垅,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干完。有时候一到地里我就先坐在地上哭一场,哭完了再拼命地干活,活干完了我坐地上再哭,因为不想见人,总是等天黑了路上没人时才回家。”可是张春玲再怎么努力,有些重体力的农活还是干不了,一个刚刚没了丈夫的女人又没法去求人,她也不敢去求别的男人。

两年前,张春玲在“开原市最美家庭”交流会上曾这样回顾那段日子:“我也想过死,死了也就解脱了,可是每当面对年幼的儿子和70多岁的婆婆时,我就会变得坚强起来,我死了他们怎么办啊,我要把丈夫没有尽到的孝心尽到,没有做完的事情做完,因为我是他老婆,因为我爱他。”

张春玲在家待了3年,种地的同时还在周边打些零工,谁家插秧人手不够,谁家扒苞米缺人,她都去帮忙,干一天也能挣二三十元。不过,在14万元的巨额债务面前,这样的日子根本看不到把债还完的希望。

2006年,一个亲戚介绍她到沈阳打工,一个月600元工资。还没等出发,就有人断言张春玲这是要改嫁了。也有亲戚直接上门来劝她,趁着年轻,趁着孩子小,赶紧再找一个,何必守在这个家里遭那份罪。也许好心的亲戚有这样的想法,也许婆婆也这样想,但是张春玲说她从来没想过。

当然,也有人担心张春玲这么一走,她家借的那些钱也就没处要了。让人没想到的是,张春玲临行前把大部分债务人叫到家里,在丈夫的遗像前作出承诺:“你们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手,请你们放心,我一定把欠的钱都还上。”

把年幼的儿子和70多岁的婆婆留在家里,一个连开原市内都很少去的农村妇女要独自一人去沈阳打工,众人散去后,张春玲和婆婆抱头痛哭。

打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除了体力上的劳累,还有还钱的急迫。为了攒钱,别人一天吃三顿饭,她只吃两顿,别人吃水果时她就躲出去,因为她觉得这次吃了人家的,下次就轮到她买了,她舍不得花这个钱。

干完第一个月,张春玲领了600元工资,其中的500元被她还了债。张春玲说:“还钱的时候,我的手一直在抖,因为我终于可以自己赚钱还债了,这让我又有了做人的尊严。”

改变一生的机遇很多,张春玲的命运因为邻居说的“她丈夫都没了,还养着婆婆”这句话而改变

张春玲一个人在沈阳打工,婆婆在家照顾孙子,半年之后婆婆坚持不住了,张春玲只好回家。

回到开原,张春玲曾在服装厂打工,在药店做销售助理。虽然工作总换,收入不多,而且攒下的钱大部分都要用来还债,但是她又找回了家的感觉。张春玲说:“当时我攒够500元就还500元,攒够1000元就还1000元,还要给儿子和婆婆生活费,自己能不花的钱,一分都不花。我一直告诉自己,我是这个家的主心骨,再苦再难,也不能让婆婆和儿子看到。婆婆看到我这样不离不弃,对我越来越好。”

2007年3月,张春玲找了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一家卖韩国产品的体验馆当服务员,工资不高,但卖掉产品有奖励。张春玲没什么文化,也不怎么会讲解,但是她对人真诚,做事努力。更为幸运的是,她还遇到了一位从金沟子镇搬到开原的顾客,这个人认识张春玲,第一次进店就说张春玲挺可怜的,“她丈夫都没了,还养着婆婆。”

就是这么不经意的一句话,改变了张春玲的命运。

经历了那么多不幸,还坚持还债,还对婆婆那么好,善良的人们都用捧场的方式支持张春玲,很快张春玲就成了店里的销售冠军。

8个月后,更大的改变突然来临。店老板夫妇邀请张春玲到家里吃火锅,吃到一半时,老板说他要出国,想把店转让给张春玲:“这个店你干吧,你有那么多债要还,还得养活孩子、管老人。”

8个月相处,老板夫妇不仅听到了,也看到了,知道张春玲需要这样一个店来改变命运,也相信本分的张春玲早晚会把兑店的钱给他们。就这样,一分钱没有的张春玲赊下了一个卖韩国产品的体验店。因为有了这家小店,张春玲的日子算是缓过来了。而这时候张春玲想到的是,“我的这一切都是因为孝敬婆婆得到的,从此我对婆婆就更好了。”

2016年3月,张春玲把1.8万元还给自己的老姨,这也是2002年欠下的那14万元债务中的最后一笔。张春玲说:“还完钱我到我丈夫的墓前大哭一场,终于解脱了,我终于不用欠别人的了。”

还清14万元欠债和人情,张春玲用了整整14年时间,拿出了18万元。多出的4万元,有的是当初借钱时就说好的利息,有的是通过随礼还了当初借钱人的情。还有3份,还钱时人家说什么都不要。“我丈夫有一个好哥们,还他钱时,怎么说都不要。我丈夫都没好几年了,他还说跟我丈夫是哥们。那是我最难的时候,人家不要的不是500块钱,那个情我怎么还都还不了。”

补记

本分的力量

上世纪90年代的苏格兰爱丁堡小镇,一位年轻的母亲经常推着一辆婴儿车光顾一间并不知名的咖啡馆,点一杯最便宜的咖啡,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虽然侍者每次走近,她都担心是来下逐客令,但是这样的事一次都没有发生。

这位年轻的母亲叫 J·K·罗琳。当时的她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刚刚被丈夫打出家门,带着孩子回到英国,没有工作,只能靠政府救济勉强活着,甚至外貌和气质都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这间咖啡馆,如今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景点,因为哈利·波特在这里“诞生”,也因为它一直坚守以客为尊的商业本分,在5年时间里始终对一名贫困者保持宽容。

与那时的J·K·罗琳相比,困境中的张春玲似乎更苦,儿时丧父,青年时期丧夫,身负重债,既要照顾年幼的儿子,又要赡养高龄的婆婆。穷困和债务带给她的压力和恐惧,甚至让她几次绝望到想自杀,但是她却依然坚守着做人的本分。

丈夫刚刚去世,就不断有人上门催债,张春玲给予理解,因为很多人都担心她从此改嫁,甚至不声不响地一走了之,借出的钱也就没处要了。家里的地转包给亲戚,可转包地的钱没到手就被债主从中间取走,张春玲还是能理解,当初能借咱就帮了咱大忙了。

还钱时,张春玲也不给自己找任何借口。只要能说出多少钱来她就认,甚至包括一笔对方说只有她丈夫知道的债务。有人真心可怜张春玲,说那钱不要了。可张春玲一直没忘,不仅把钱还了,还给了利息。她说:“能借钱的都是关系特别好的,救我丈夫的钱我必须一分不差地还上,要不我也不能心安啊。”

丈夫是家中最小的,上面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但张春玲从来没有不管婆婆的想法。丈夫特别孝顺,她要把丈夫应尽的孝给尽了,何况她进门时就跟婆婆一起生活,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

就像爱丁堡小镇上那间咖啡馆,因为坚守以客为尊的商业本分,让一部伟大的作品得以诞生,也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张春玲把替夫还债当作应尽的责任,把替夫尽孝当作应尽的义务,用做人的本分赢得了改变人生的机会,赢得了人生出彩的机会。现在,张春玲已经开始帮助别人,每年都义务献血,并经常参加一些捐助活动,她说她想帮助那些生活陷入困境的人。

[编辑:夜楼]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到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