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哪条法律规定,过年女人一定要回婆家?”
男:“这不需要法律规定,这是人之常情。”
这是之前热播电视剧里一段经典的对白,也反映了当下不少“双独”夫妻对“过年该回谁家”的争议。这事儿,你怎么看?
【“考题”背景】
“双独”夫妻第一次翻脸
因没谈好过年回谁家
几天前,网友“斑斓”留言称,能否关注一下“独生子女过年回谁家”的事儿,帮助独生子女说些话,尤其是独生女。
昨日,记者与“斑斓”联系得知,作为独生女的她,正为“过年回谁家”与丈夫闹矛盾,眼看着春节临近,两人至今没商量好该回谁家。
1990年出生的她,老家在许昌,2015年结婚。“斑斓”称,她和丈夫都在郑州工作,结婚第一年回了丈夫的老家过年,今年,她想带着丈夫回许昌陪自己的父母过年,可是和丈夫没谈拢。
“提出这个想法时,丈夫没回答,后来他征求他父母的意见,老人也不太同意。”“斑斓”介绍称,因为这个事儿,她与丈夫结婚后第一次翻脸。
“斑斓”说,没结婚之前,每年过年都会在腊月二十八回家,贴春联、做家务、陪父母购置年货,一家人高高兴兴吃年夜饭。
“斑斓”称,她与老公都是省内人,去年过年,在老公的老家信阳待了几天,初五回许昌待了两天,然后直接到郑州上班了。
“虽然过年也回家了,但总觉得除夕夜的团圆饭和初一那天,才是陪父母最重要的两天。”她称,所以最终她还是跟丈夫提出要求,除夕回娘家过,“丈夫虽然同意了,可公婆接受不了。”
【数据调查】
23.3%受访者坦言
因“过年回谁家”与爱人闹别扭
2016年,有媒体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全国2001名在外地工作的夫妻进行调查,其中23.3%的受访者坦言,因为过年回谁家,曾与伴侣闹过别扭。
河南商报记者联系5个“双独”家庭成员了解到,在外工作的他们,都曾因“过年回谁家”的事儿争论过。
老家郑州,在上海工作的武涛(化名)称,他的妻子家在湖南,因为两地较远,又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俩之间曾因“过年回谁家”的事儿讨论了很久。
“根据老家习俗,结婚后,妻子肯定要跟丈夫一起去婆婆家过年。”武涛称,但因为工作原因,两人最终决定,每年轮流去一方家里过年。
而在郑州工作,老家重庆的刘先生也称,曾和妻子争论过这件事,两人最终决定,年前提前到妻子家看看,再一起回重庆陪自己的父母,年后再回老丈人家团聚。
【支招】
两家一起吃团圆饭
1979年,我国出台的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据统计,截至2015年10月份,中国大约有1.5亿的独生子女家庭。
如今,80后、90后成为社会主力军的同时,“双独”家庭也越来越多,“回谁家”成了他们遇到的共同问题。河南商报记者搜索发现,2013年至今,每年春节前都会有媒体报道出“双独”夫妻因过年回谁家而闹离婚的新闻。
“过年回谁家”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对此,不少网友支招称,婆家、娘家轮流坐庄是个不错的方式,每年去一方家中过年,这样可以顾及双方父母的感受。
也有网友提议称,“双独”夫妻,可以邀请双方父母一起过年,两家人一起过团圆年。如果吃不惯一方做饭的口味,还可以在饭店里订年夜饭,毕竟两家离得远,双方父母可能一年就见这一次。
网友“铭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支招称,春节带着双方父母一起外出旅游,不仅避开了旅游高峰,还对双方父母尽了孝心,一大家人挺好的。
【“名师”点评】
民俗具有变通性
父母也不该恪守传统
根据传统习俗,春节临近,女方应该跟着丈夫回到婆婆家过年。但在“双独”家庭越来越多的今天,是否也应该考虑到岳父岳母的感受呢?
在过去,春节过年时不用商量,女方肯定要跟着丈夫回到婆婆家,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但如今,因为独生子女的特殊情况,夫妻俩回岳父岳母家过年也是可以理解的,民俗最重要的特点是有变通性。
目前很多“双独”家庭都选择轮流到双方的父母家过年,男方父母也应该多一些理解,不能绝对地恪守传统,特别是女方父母或爷爷奶奶生病后,更应该鼓励两个孩子回家看看。
——河南民俗协会副会长、作家 孟宪明
[编辑:夜楼]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