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萍正搀扶着丈夫代西敏锻炼腿部力量。记者 颜安 摄
原标题:女子十年不离不弃 助瘫痪丈夫站起来
“1步、2步、3步……1000步!”前不久,瘫痪了10年的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的职工代西敏特别高兴,他用拐仗拄着走了1000步。对于一个一级伤残病人来说,这算是一个奇迹了。
“胡萍,没有你我就活不到今天,更不能行走……”代西敏抱着妻子胡萍,兴奋地哭了起来。“老大不小了,还哭个啥?”胡萍一边嗔怪,一边给丈夫拭去眼泪。
代西敏在10年前的一场煤矿事故中受伤,并被确定为一级伤残。那时,他刚年满38岁,躺在病床上,望着35岁的妻子胡萍和10岁的女儿代小燕,他心如死灰。
从四肢健全到半身不遂,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代西敏变得暴躁,他常常乱发无名火,每每这时,胡萍总是默默忍受。
“他刚瘫痪那会,动不动就发脾气,不管白天晚上,伺候他吃喝拉撒我都不怕,就怕他生气。看着他绝望的样子,我比他还难受。”面对记者,胡萍谈起了10年前受伤时的情景。起初,代西敏的大便拉不出来,医生便给他开泻药,喝了药,他就拉肚子,床上、身上全是屎尿,给他擦身子、拆洗被褥,胡萍每天晚上几乎不能睡个踏实觉,而白天她还要去矿上上班,所有的劳累,胡萍都不敢在丈夫面前表露出来,更不敢露出一丝烦恼情绪,只有在没人的时候,才敢偷偷哭。
就这样过了约半年,胡萍不断开导、鼓励丈夫,加上代西敏自身也不断调整、平复心态,他整个人的情绪才逐渐平和下来。但是,一看到自己不能动弹的双腿,他总是唉声叹气。
“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丈夫站起来。”看到丈夫的愁容,胡萍暗暗下了决心。
虽然医生说丈夫康复的可能性极低,但是她没有放弃。
每天,她都给丈夫做按摩,并像带小孩一样,牵着代西敏的手做适量的锻炼,从最初的翻动身子到手脚的简单运动再到靠着床试着坐起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么多年来,胡萍不仅把家里照顾得井井有条,而且还督导丈夫站起来行走,真是不简单!”同幢楼的邻居廖长芳感叹地说,丈夫受伤后,胡萍再也没有机会出远门,甚至连城里都没有去过,顶多就是到镇上办点事,还得急着赶回来。
希望在不经意间来到。那是2011年7月2日,胡萍一大早上街买菜,独自在家的代西敏躺在床上想小便,但便壶放在距离床1米多远的地方,代西敏决定下床去拿。忍着钻心的疼痛,他一点一点地挪动受伤的腿,将身体的重量全支撑在床边,1步,2步……5步,费尽了全身的力气,终于拿到了便壶。受伤后4年多,终于能下床了,代西敏的心情比吃了蜜还高兴。胡萍回家后看到这一切,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此后,胡萍加强对丈夫的按摩,同时每天扶着他像小孩学步一样地踱上几步,这一过程又持续了5年多。
去年9月10日,是夫妻俩终身难忘的日子——代西敏在胡萍的陪伴下,抓着楼梯,凭着自己的力量,9年来第一次迈出了家门。受伤10年、近4000个日夜之后,那个被宣布康复可能极低的瘫痪老公,竟然能两手拄着拐杖到户外散步了!
胡萍觉得心里暖暖的:“丈夫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现在能拄着拐杖在院子里走动,女儿也快大学毕业了,我们这个家总算是苦尽甘来,希望一切越来越好。”
[编辑:夜楼]分享到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