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姜姓是胶州十大姓氏 姜效汶跟着杨靖宇打鬼子

2015-08-27 08:43:36
作者:宋义彪
责任编辑:光影

大店村曾被称为胶县“小延安”姜姓家族抗战时英雄辈出

在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除了前文提到的几个,胶州还涌现出多名姜姓抗日志士。其中,胶州市胶东镇大店村人姜谔生17岁投身革命,数次逃脱敌人的魔掌,奋战在革命战场上;大店村人姜效汶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杨靖宇将军领导的抗日义勇军,1933年,在被日军围困在山上 ,壮烈牺牲;姜效汶之子姜立贵,1939年秋参加抗日部队,曾多次领导民兵开展游击战、麻雀战、地雷战。他们的事迹给胶州姜姓家族增添了荣耀。

姜谔生:百折不挠的抗日英雄

据《青岛党史人物简介》记载,姜谔生(1911—1944年),原名姜效骞,1911年7月出生于胶州胶东镇大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姜谔生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自6岁那年起就在本村村塾读书,成绩名列全班第一。1928年春,姜谔生考入胶县师范讲习所,并以文思敏捷、成绩优秀而闻名全校。他和同校的王石民、匡联文被誉为“胶县三杰”。这个时候的姜谔生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下半年,青岛党组织派田晓光来胶城秘密发展党的外围组织“互济会”,姜谔生立即参加了这一组织。不久,姜谔生与王石民、匡联文等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胶城建立了第一个党组织——师范讲习所党组织,传播马列主义,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先后介绍了本村姜效汶、姜风汉和大辛疃村丁瑞芝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农村传播革命火种。

1929年5月1日,姜谔生与匡联文等人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张贴革命标语、痛打克扣学生伙食费的司务长金明伦,后而被学校开除。同年7月,姜谔生考入济南省立乡村师范学校本科班,接上组织关系后,任乡师第一届党支部组织委员。

据胶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史料记载,1930年暑假期间,按照上级指示,姜谔生回乡与姜效汶一起,在沽河岸的大店及周围村庄,率先建立起胶县第一个农民协会,发展会员77人。1931年夏,由于受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在条件极不成熟的情况下,姜效汶接受青岛党组织指示,秘密组织“大沽河农民武装暴动”。姜谔生回家乡参加了暴动的筹备工作,组织决定7月12日举行暴动。因暴动计划泄密,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渠派兵到胶县店口、大店一带“围剿”镇压,暴动计划被迫终止。虽然这次农民暴动失败,农民协会也只坚持了两年,但在大店及周围村庄却播下了革命火种。

暴动失败后,姜谔生来到青岛,不久返回济南,在济南乡师被捕。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组织指示姜谔生打入国民党的“捕共队”,他不断将消息提前告知党的地下组织。1935年冬,姜谔生与“捕共队”前往牟平搜捕参与胶东“一一·四”暴动人员时,由于不明被捕名单,在临近村庄时,他冒险向一群众透露了消息,使该地党员干部及时转移。他一次次掩护我们的党员干部,受到了敌人的怀疑,在牟平县再次被捕,被押进济南监狱。据姜谔生妹妹姜淑贞回忆录记载,“全面抗战爆发后,哥哥获释出狱,旋即去鲁西北参加范筑先将军的抗日部队,被委以抗日宣传的重任。除此以外,一有机会,他就请求到前线作战。在一次对日军交战中,他奋力冲杀,缴获敌人一支枪和一匹战马。”

1938年春,姜谔生回到胶东抗日革命根据地。不久,被胶东特委派往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游击队姜黎川部开展统战工作。同年秋天 ,姜黎川反共,形势紧张。按照上级党委指示,姜谔生配合韩育民等及时将在姜部工作的党员干部及所控制的部队安全撤出。

1939年3月4日,八路军山东纵队胶济一支队正式成立,韩育民任支队长,姜谔生任参谋长。1943年上半年,姜黎川背信弃义,破坏与八路军合作抗日协定,姜谔生奉命撤出姜部。同年11月,胶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胶北大杜戈庄建立,姜谔生被选为胶县第一任县长兼任县大队大队长,增选为中共胶县县委委员。

1944年春,日伪军加紧对胶北抗日游击区根据地的“扫荡”。2月6日,胶县县委在赵家茔村召开会议,突遭日伪军袭击,县委决定分散突围。县委书记矫枫随县大队向东北突围,安全脱险。姜谔生带警卫员撤至北王珠村东南时,与日伪军马队相遇,终因寡不敌众遭捕 ,押往即墨日军阿部队。由于姜谔生的县长身份很快被日军查明,县委营救无效。敌人用酷刑折磨,名利引诱,都无法动摇姜谔生的革命意志。他是在日军的审讯室里被警犬活活咬死的,牺牲时年仅33岁。

姜效汶:跟着杨靖宇打鬼子

当年,和姜谔生一起策划大沽河农民武装暴动的还有一位姜姓抗日志士,他就是姜效汶。整个抗日时期,姜效汶和姜谔生有许多交集,姜效汶的入党也是受了姜谔生的影响。

据姜效汶的儿子姜立贵、姜立岳在回忆文章《大沽河的儿子》中讲述,1901年姜效汶出生时,家里很贫苦,全家靠爷爷种地编腊条筐和奶奶摆小摊为生。姜效汶从小就拾草拾粪,只上过很短时间的私塾,由于家境困难,被迫辍学。1928年,姜效汶到青岛胶济铁路保安大队服役,后保安大队编入军队,便回乡务农。此时,在胶州师范讲习所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姜谔生,经常回大店村秘密进行革命宣传活动。他与姜效汶经常来往,谈论国事,启蒙了姜效汶的革命觉悟。姜谔生觉得姜效汶忠厚纯朴,具有革命志向,于是在1929年上半年秘密介绍姜效汶入党。

1930年4月,阎(锡山)、冯(玉祥)倒蒋波及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由济南逃到潍县。军阀张宗昌的余部孙汉臣、姜振德乘乱起兵占据胶县,胶县县长叶镜英弃官逃走,县城一片混乱。于是韩复榘又委派了谢锡文来任胶县县长。谢锡文知道县城有匪兵为患,不敢贸然进城。待韩复榘重返济南派兵把孙汉臣、姜振德赶走后,由姜黎川派兵保护他进城,当了县长。他走马上任后,面对兵荒马乱、土匪如毛的局面,即下令成立民团 ,招考军官,扩充地方武装。趁此机会,党组织安排姜效汶考入这支队伍,当上了第一中队第三排排长。

姜效汶经过慎重试探和了解,发展了土匪头子孙小旺等人为党的外围组织。同时,姜效汶借民团军官的合法身份,掩护在国民党胶县党部任职的中共党员刘冰做工作。1931年春,刘冰因活动不慎,被敌人察觉,要逮捕他。姜效汶得知后,暗中送信,使他安全脱险。由于姜效汶在胶县县城从事革命活动,引起县长谢锡文的注意,谢锡文怕闹出乱子,就把他调到了前店口村驻防,任区中队队长。从此,姜效汶利用民团军官的有利身份,大力发展农民协会。

姜效汶首先在大店成立了农民协会,这也是胶县第一个农民协会。据姜立贵、姜立岳的回忆文章称,当天一大早,往日村里肃穆的古庙里,挤满了本村的农协会员和附近村庄的代表,连树上、墙上也坐满了人。“庙门两边挂着一幅父亲拟词,姜涵尘书写的对联:‘能牺牲,能奋斗,革命同志请进来;想升官,想发财,腐化分子滚出去。’父亲一身戎装,英姿勃发,在会上作了慷慨激昂的演讲。他个头不高,声音洪亮,挥动拳头,‘兄弟爷们要抱成一团,拿起刀枪,在农民协会的领导下,起来闹革命,打倒土豪劣绅。’他又指着身后的神像大声说:‘要人不怕,鬼不怕,天不怕。’从此,父亲便得了一个绰号叫‘天不怕’。”

1931年夏,大沽河武装暴动被迫停止后,姜效汶在党组织的掩护下,从青岛乘船奔赴东北,参加了杨靖宇将军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任旅长。1933年,姜效汶等被日军围困在山上,经过激战而壮烈牺牲。

姜立贵:地雷战、麻雀战、游击战都在行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用在姜效汶父子身上非常适合。姜效汶的儿子叫姜立贵,1922年5月11日出生,1939年秋参加姜黎川部队。

姜立贵的家乡大店村是个有500多户人家的大村,因该村的人参加革命较早较多,群众基础好,在胶县一带很有名,素有胶县“小延安”之称,“大店姜”也因此远近闻名。

1938年日本鬼子侵占胶县后,多次到大店村重点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方秀佳、姜辉在《抗日老战士姜立贵的故事》一文中介绍,由于姜立贵是抗日战士,其父亲是老革命,所以日本鬼子先后两次点火烧了他家的房子,家中的粮食、财产均化为灰烬。1943年10月的一天,日本鬼子又包围了大店村 ,五六个鬼子直扑姜立贵家,叽哩哇啦闯进门,一刺刀就扎在他弟弟的左胳膊上,鲜血直流,随后将他兄弟二人抓到了李哥庄据点。以后家里奶奶和母亲卖了两亩地,托人找到鬼子翻译官才将他兄弟二人救出。

国仇家恨,使姜立贵兄弟二人义无返顾地走上了抗日救国道路。1940年,姜立贵负伤回家治疗。1943年10月,参加八路军南海情报站,为八路军搜集日伪情报。1944年9月,姜立贵入党,不久就担任了胶县沽河区武委会副主任,组织全区民兵与敌人开展地雷战、麻雀战、游击战,反抢粮、反扫荡,割电线、扒铁路、炸铁桥,扰得驻李哥庄、前店口据点的鬼子、二鬼子(伪军)日夜不宁。

1944年7月,县里派姜立贵到南海军分区教导队专门学习地雷战。姜立贵凭着胆大心细,勤学苦练,很快就掌握了连环雷、子母雷、绊雷、踩雷等十几种地雷的埋设方法,一月后学成归来。当时胶东著名抗日英雄于化龙、于化虎(电影《地雷战》主人公赵虎原型)也派人到胶高一带配合他们开展地雷战。“铁西瓜,威力大,炸得鬼子飞上天 ,炸得汉奸地下爬,爬呀爬,像王八”,一时间沽河两岸雷声四起,鬼子汉奸胆战心惊。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宋义彪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