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青岛市第二期人体器官捐献协调信息员培训班开班。记者采访了解到,从2011年到2015年青岛器官捐献者共80例,从病因方面,脑外伤占了52例,从性别来看,男性71例 ,女性9例 。
器官捐献者绝大多数是中青年
近几年青岛市器官捐献的现状如何?记者拿到了这样一组数据:2011年有1例,2012年有2例,2013年有4例,2014年有24例,2015年有49例,共计80例。
从器官捐献病因方面看,脑外伤有52例占到了多数,脑出血有23例,脑瘤有4例,心梗有1例。其中,脑外伤多数是车祸,脑出血多数是高血压所致脑血管破裂。
从器官捐献者的年龄来看,25岁以下有9例,25岁~35岁之间有21例,35岁~45岁之间有20例,45岁~55岁之间有19例,55岁~65岁之间有8例,65岁以上有3例。这80例中,男性有71例,女性有9例。
全市有100多位人体器官捐献信息员
从这5年的器官捐献数据看,最大的转折点发生在2013年和2014年,人数直接从4例升高到了24例。这得益于人体器官捐献协调信息员的出现。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和信息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协调员是来自于红十字会和医疗机构的志愿者,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从与潜在器官捐献者沟通到填表,再到见证器官捐献、器官运送等全部工作。而信息员的主要任务主要是发现潜在器官捐献者,宣传器官捐献,人体器官捐献信息员可以是医护人员也可以是社会志愿者。目前,全市共有100多名人体器官捐献信息员。
信息员的屡次见证
作为一名社会志愿者,刘伟浩同时也是位人体器官捐献信息员,他的任期是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这两年时间他总共为十几位市民签了《捐献器官志愿登记书》。“每一次都是一次感动,带给我很多情感上的触动。”
起初,有人体器官捐献意向的市民会先打电话,接到电话后刘伟浩便和同事赶到市民家中进一步了解情况。“很多时候是老人同意捐献,而子女不同意。”
他跟记者讲了两件事:“有一次接到位老大爷电话想在去世后捐献器官,我们到家中一看,他的老伴非常反对,两个人都快吵起来了,来之前我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我试着做她的工作,希望她能支持老伴这个决定。好在阿姨很快转过弯来,在登记书上签了字。还有一件事给我的触动比较大,今年‘十一’时,一对夫妻结婚30周年签署了登记书,两个子女也都同意,但子女表示也要加入的时候,父母就反对了。”
刘伟浩见到那个场景,想到自己带着全家人都签订了《捐献器官志愿登记书》:“我突然理解了当时我父母的心情,心疼我但最终还是支持了我的工作。”
现在,刘伟浩还在想尽办法宣传人体器官捐献:“我发朋友圈,通过朋友做公众号,来加大宣传,希望能影响更多现在活着的人能加入进来。”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宫岩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