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此类手术可作为扩大供体的一条新途径
得了肝病很着急,跑去北京的大医院就诊,却被告知失去了手术时机,而且预计还能活2个月!就在患者李女士陷入绝望时 ,决定最后来青大附院试一次。没想到,在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臧运金教授的操刀下,成功完成了山东省首例自体肝移植手术。目前患者已从移植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肝功能接近正常水平。
肝病患者绝望中来青求助
1周前,罹患肝病的李女士在当地及北京等多家医院就诊,但都被告知失去手术时机,无法手术,预计生存时间仅为2个月。最终,家属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经人推荐来到青大附院,求助于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臧运金教授。
器官移植中心团队的仔细评估后,发现该患者肝脏病变位于肝脏中央后部,向下侵及门脉、胆道及左肝矢状部,向上累及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及下腔静脉前臂。
“常规手术根本无法切除,只能另辟蹊径!”经过慎重考虑,臧运金认为:首先,由于患者既往无明显肝病病史,血AFP水平正常,但CA199水平明显偏高,结合其腹部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考虑患者初步诊断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目前存在胆道梗阻伴肝功能损害,除了手术治疗别无可选。
那么问题来了,由于该病灶位置特殊(包绕第二肝门),如果常规肝切除手术难度较大,无法彻底去除病灶,且肿瘤体积较大,已侵及肝静脉等大血管,超出肝癌肝移植标准,可考虑自体肝移植手术。
山东首例自体肝移植手术
11月24日9点50分,手术正式开始。以臧运金为首的移植团队仅花费不到2小时即将病人的肝脏取出,在体外进行快速灌注保存,切除病变部分,将剩余的肝组织及肝内静脉等重要管道结构进行修补、成型,最后将修补后的肝脏植入病人体内。
由于病变已侵及多支肝静脉以及下腔静脉,幸运的是,当天正好有一位器官捐献的供者,臧运金在完成前一台肝移植手术的同时 ,事先保存了部分血管,正好派上了用场 。他从容利用当天预存的异体血管予以流出道重建、门静脉和肝动脉搭桥以及胆道原位重建等高难度步骤,成功完成手术。目前患者已从移植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肝功能接近正常水平。
据介绍,自体肝移植手术是肝胆外科最顶尖的技术,即对侵及重要血管无法手术切除的病变,运用肝移植技术,将肝脏全部切除,台下进行快速低温灌注,在无血的状态下将病变及侵及大血管部位切除后,再将缺失血管进行修补和重建,之后将修复后的肝脏重新植入原位,并重建相关血管及胆道的技术。自体肝移植手术既可彻底切除病灶,又可避免肝移植相关的难题(如器官短缺、术后需服用免疫排斥药物和原有疾病复发等)。
专家介绍说 ,通过该类手术治愈的患者,可以最大程度地切除病灶,较常规肝切除手术治疗更为彻底,同时,无需其他供体,且术后也无需服用抗免疫排斥药物,可以应用于各种无法常规切除的肝脏疾病。在目前供受者矛盾日益凸显及器官严重短缺的严峻形势下,这种手术可以作为扩大供体的一条新途径。
据悉,该类手术难度大,此次自体肝移植手术为山东省内首例,全球开展数量不过二百余例,国内也仅有三家医疗机构曾开展过。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王鑫鑫 通讯员 饶伟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