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推进校园足球发展 专业教练球员成香饽饽

2015-12-24 07:57:45
作者:郝春梅
责任编辑:光影

3 业余俱乐部

业余教练员也研究起了“教育学”

除了职业足球俱乐部已经开始深耕校园足球产业之外,部分业余的足球俱乐部也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我们俱乐部从2011年开始跟教育部门合作搞校园足球活动,到现在已经四年半多了,现在合作对接的学校已经有18所”,鲲鹏俱乐部的总经理吴建滨说,起初他们是从市南区入手,现在已经涉及到了市北区和城阳区,“最早的时候我们是通过教育部门搭建平台,为学校免费派人去教孩子踢球”,吴建滨说,那时候咱们中国足球、青岛足球基本上算是跌到低谷了,“我们就想拿出一部分精力、财力来给青岛市的足球培养点后备人才,加上俱乐部的地址在市南,有很多退役的球员在我们业余球队效力,他们跟足球有很深的感情,这种契机之下就开展起来了”,没想到现在迎来了春天,“从去年开始到今年年初,校园足球一下子上升到国家层面,我们也成了受益者,寻求合作的学校越来越多,教育部门也在用购买服务、给予补贴等方式来让我们进入校园,俱乐部也从最初的十个教练员,到现在已有接近40个教练员了”。

从职业或者业余球员到入校教孩子,这其中也需要有个转型的过程,因为面对的是孩子们,这些球员 、教练员们展示出来的东西就特别重要。对此,吴建滨说,教练员首先要具备行业主管部门发放的教育部门认可的校园足球教练员上岗证书,“我们要参加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班,我们自己内部也有培训课程,还跟国字号的教练员合作,开展实战授课”,除此之外,鲲鹏俱乐部还请学校的优秀教师,给教练员们教授有关少年儿童心理、生理特征方面的内容,“让教练员能够抓住孩子的心,让孩子愿意跟教练员学习和交流,此外,我们对教练员也有一些行为规范的要求,毕竟他已经不是一名单纯的教练员 ,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了,他的言谈举止对于跟他踢球的孩子影响会很大,如今社会大环境转好,俱乐部已经有很多教练员从业余转为了专职,成绩喜人。

4 市北区

足球教师和校长,半年培训不下三次

据位于市北老城区的陵县路小学校长管彦莉介绍,目前全市每个区都有足球特色学校,“像市北的延安二路小学、上清路小学、宜阳路小学,这几个学校从硬件设备上,和搞校园足球的时间上都做得很好 ,他们已经搞了很多年,很有成效”,管校长介绍说,虽然近两年校园足球得到了很高的重视,但这个项目一直都有学校在做,“有的学校已经积累起了成熟的经验”。管校长说,目前全区对足球教育都非常重视,“最早的时候确实出现了师资不足的问题,没有专业的足球教练,即便是有的能够教一教,也只是凭借一定的兴趣爱好 ,大都是非专业的足球老师”,管校长说,但是近几年市北区加大了对老师的培训力度,“光这个学期针对教练和校长的培训就不下三次,规模非常大,次数也很密集,对师资的培养、对校长专业知识的帮助都很大。”

不过,管校长也坦言,虽然师资问题已经不大,但场地仍然受限,“比如我们学校,场地比较小,很难达到标准化足球场的标准,搞比赛在学校里就很难进行”。据了解,陵县路小学目前的校园足球课上,会把技术性的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但如果要搞比赛,就必须要把孩子带到大型场地去,“这样一来,能否找到合适的场地,如何包车,以及安全问题等都会一个一个跟来”。

虽然因为场地受限,陵县路小学只是把足球作为一个体育运动项目来教学,“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掌握不同的技巧,这是体育课中的一项内容,我们学校是以一名专业的足球体育老师为主,另外两位搞排球和帆船的体育老师跟他集体搞课前教研,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主备足球的老师就要跟其他老师进行相关研讨,这个过程其实本身就是一种普及。

5 李沧区

13个学校实现了一校一个专职教练

说到与足球俱乐部的合作,李沧区很有发言权,李沧区教体局体卫艺科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李程告诉记者,李沧区和中能的合作从2013年就开始了,“中能的青少年训练基地坐落在李沧区,指导起来比较方便,起初是利用他们现有的教练给我们全区每个班轮流开展足球进课堂的活动,在这个基础上,给每个学校组建了学校的足球队,2013年区长杯的足球联赛上,我们就有71只队伍,在去年前年的基础上,2015年我们就进行了全面合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从中能聘用了17名专职教练员”。

据了解,按照17名教练员的分工,李沧区的学校分了三个层次:示范学校、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对前两类的学校实行的一个学校定点安排一个教练,李沧区在职的将近200名体育老师中,真正搞足球专业的只有十几二十个,而且他们还身兼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训练竞赛,真正能够指导校园足球项目的时间非常有限”,把这17名教练员充实到学校中以后,就有13个学校实现了一校一个教练,“他们每天下午都去上课,当天下午两节足球课,一下午的校队训练,我们利用中能教练员的优势 ,充分做好普及”。记者得知,中能俱乐部输送的教练员,最多的一个周能上10节足球课,“能带十个班级 ,我们通过对自己的老师进行的业务培训,也基本上达到了每个班级每周都有一节足球课,这就是我们普及的目标”。

据了解,李沧区抓校园足球,俱乐部抓青训,两家一拍即合,从起初的免费到如今的政府购买服务,记者得知,“两家合作投了约200万元,各自出了100万元”,李程说,这200万元除了聘用教练、给校队队员投保险、配备训练服装 、装备等,还包括平时搞区长杯联赛、夏令营等常规活动等的费用,一共42个学校享受到了专业足球教练员的服务,其他的师资、场地等各方面相对薄弱的学校,我们也采取一个教练辐射五个学校的方式,轮回给予指导,已经实现了李沧区境内的公办的中小学全部覆盖”。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